“要面子”讓他坐失江山、死於非命

“要面子”讓他坐失江山、死於非命

人之本性,除了追逐名利之外,還有一樣也是人們最為熱衷和追求的東西,那就是“面子”。為了面子,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不知發生過多少的悲喜劇、上演過多少的鬧劇。

“要面子”讓他坐失江山、死於非命


明朝的崇禎皇帝朱由檢,就是一個因為“要面子”而坐失江山、且死於非命的人。

瞭解明朝歷史的人都知道,在闖王李自成大軍逼近北京城時,崇禎帝完全有機會效法前朝之舉逃離京城而另作打算,至少可以延緩滅亡的時間。但是,他雖有心出逃,卻又怕落個“棄宗廟社稷而逃”的名聲而失了顏面。雖然導演了一出欲讓大臣陳演提出離京避難,然後順水推舟宣佈撤離京師的鬧劇(陳演因怕擔罪而變卦,反而又支持堅守京師備戰)而未能如願,好在還有楊嗣昌的議和主張作為臺階,但是,在這緊要關頭,終因為盧象升不明就裡地提出“臣只知道戰鬥而已”,又一下子戳中了朱由檢的軟肋——面子(跑了多丟人啊),於是,他又急忙改口“朕根本不想撤離和議和”。

“要面子”讓他坐失江山、死於非命


最終,在這個極其關鍵的時刻,他沒敢撕破臉皮爭取自己本來最想要、也是最該要的東西,而是選取了面子,放棄了爭取利益的機會。

在面子面前,他沒敢越雷池半步。在退不敢退、戰而無兵、議和怕失面子的困窘中,他只好煤山自縊而亡。北京城也迅速落入闖王之手。

“要面子”讓他坐失江山、死於非命


當然,明朝的滅亡,原因是多個方面的,但是,崇禎之死,真的是死於“要面子”啊!您說是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