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14個共和國脫離,俄羅斯並未干預,為何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

在二戰結束後,蘇聯和美國是當時最具有霸主能力的兩個國家,但是在歐盟各國的逼迫下,蘇聯被迫瓦解,最終解體整個聯盟分化成15個國家,這些國家和主體國俄羅斯不再有依附關係,擁有獨立的政治權利和國際地位。這15個國家中,有14個獨立幾乎沒有受到多大阻礙,但是剩餘的那一個國家卻被俄羅斯極力阻攔,俄羅斯還為此發動兩次戰爭,為何俄羅斯放任其他共和國脫離,卻對這個共和國的獨立寸步不讓呢?

其他14個共和國脫離,俄羅斯並未干預,為何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

這個國家就是車臣共和國,從歷史來看,在第五次俄土戰爭中,高加索地區就被俄國佔領,到1829年車臣尼亞成立,車臣才有了國家的屬性,不過在30年後,車臣政權就滅亡了,被納入沙俄版圖,之後雖然多次起義,但是都被壓制。1936年,蘇聯將車臣和印古什合併為車臣印古什自治共和國,仍隸屬俄羅斯管轄。在蘇聯成立的時候,憲法規定加盟共和國有退出的權利,但是從歷史上看車臣並不是加盟共和國,而是自治共和國,屬於俄羅斯的管轄地區。

其他14個共和國脫離,俄羅斯並未干預,為何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

因此在蘇聯解體後,其他加盟共和國紛紛退出,各國實現獨立,因為有憲法的約束,俄羅斯無法干預,但是車臣共和國屬於俄羅斯的私有領土,俄羅斯絕不允許自己的領土分割出去。不惜動用重兵去阻止,俄羅斯也並不是一時衝動,車臣共和國的地位位置特殊,屬於高加索產油中心地帶,又連接俄羅斯和南高加索三個共和國之間重要的石油管道,掌握俄羅斯和周圍國家的運輸動脈,這麼重要的戰略地位,俄羅斯怎能輕易讓其分離出去。

其他14個共和國脫離,俄羅斯並未干預,為何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

蘇聯解體後,其他加盟共和國紛紛獨立,而美國等國家也希望徹底肢解俄羅斯,主動接洽那些政權鼓舞他們獨立,沙俄曾經瘋狂的侵略擴張,俄羅斯邊境的地區幾乎都是用武力吞併的,他們一直備受侮辱,內心渴望著獨立,車臣的起義也成為他們的示範,不過他們沒有行動在等待車臣的結果,一旦車臣獨立,就會出現多米諾骨牌效應, 這些國家必然會出來反抗。

其他14個共和國脫離,俄羅斯並未干預,為何在車臣問題上寸步不讓

俄羅斯在對待車臣的問題必然不能有一絲的手下留情,為了殺一儆百,不惜發動戰爭,維護俄羅斯的統一。不過雖然車臣面積小,面對擁有強大火力的俄羅斯顯得比較渺小,而且小卡德羅夫對普京非常的崇拜,願意屈服於其的政策之下,但是車臣獨立的意念堅定,說不定日後普京不再是俄羅斯總統,車臣問題又將是俄羅斯一個棘手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