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都說無規矩不成方圓,大到一個公司,需要相關的章程制度來維持日常運轉,小到每一個家庭甚至是每一個人都有它的處事規則跟為人之道。我們很多人小時候應該都被自己的父母唸叨過要守規矩,因為父母作為過來人深刻的明白,很小的一件事情,就會讓人看出來這個人是否有良好的家教跟涵養。

之前春節的時候有一段很火的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多人在初一的時候到村子裡長輩家去磕頭拜年。浩浩蕩蕩的一大群人,年長的在前,年幼的在後,只要是輩分長的人不管你是耄耋之年,還是嗷嗷待哺,都能夠接受跪拜。很多人都在問這是什麼地方,後來才知道孔孟之鄉山東向來堅守儒家文化,所以這樣的風氣一直延續至今。我們小時候也是要磕頭拜年的,可是漸漸的,拜年概括成了朋友圈的一句問候,簡短之極。

我們在看影視劇的時候能夠知道,高門大戶家的祠堂裡放著一本厚厚的家規或者家訓,那都是一代一代傳下來的準則,教育家族的孩子如何修身立命。一旦家裡有人犯錯,就會依照家法來執行,這種時候一般都會請出來一根長長的鞭子,好讓犯錯的人不僅在思想上還有身體上都能得到深刻的教訓。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但是有依循典籍的正統家法,就有完全憑自己個人喜好的規矩。《情深深雨濛濛》裡依萍因為頂撞了自己的爸爸而被鞭子抽,父親雖然嘴裡說著要讓她守規矩懂道理,但其實這樣的規則全憑一個人的喜好,完全沒有道理可言。

在現在,所謂的規矩大多都是約定俗成的一些道理,而且很多都是為了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因為孩子就像幼苗一樣,要在沒有定性之前就要及時的告知對錯。一旦成人,大部分人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為人處世的辦法。而且兩個人結婚之後,也會融兩家之所長,將精華的部分傳授給自己的孩子。

婚姻之中也有一些約定俗稱的規矩,比如成家之後,兩個人就要孝敬雙方父母,有事情要共同承擔,要共同負擔生兒育女的責任等等。可是有的家庭偏偏要自創一套規則,尤其是在兒媳婦進門之後,想要通過規矩來給婆婆樹立威嚴,鞏固家庭地位。但是這樣的做法有失公平,也非常不人道。一個家庭裡的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沒有從屬關係,婆媳之間也沒必要非得誰管教誰,和平相處才是持家之道。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小月雖然家境一般,父母只是普通的工薪階層,但是從小媽媽對她就要求嚴格,告知她女孩要行事端莊,知書達理。遇到小季的時候,是單位的一個年長的大姐介紹的,說小季斯斯文文,看上去家教很好,很適合她這樣文弱安靜的小姑娘,兩個人便在大姐的撮合下試著開始交往。

雖然認識之初是因為他人做媒,但是兩個人相處下來發現,雙方興趣愛好相當,而且小季這個人做事的時候都非常符合規矩,對待小月也是彬彬有禮。所以小月就覺得自己可以託付終身。回家跟爸媽商量之後,媽媽提醒她如果真的要跟一個人走入婚姻,最好在婚前能夠了解一下他的家庭,看一下家庭氛圍還有他跟父母之間的關係,因為結婚以後不是兩個人的事情,而是一大家的事情。

小季的家裡相對來說條件比較好,父母早年經商掙了很多錢。但是小月並不是因為這些外在的條件才想跟小季結婚,只是單純的覺得這個男孩不錯,可以作為下半生的依靠。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小月聽從媽媽的建議跟小季商量了一下,說自己要登門拜訪一下未來的公婆,也好正式確定兩個人的關係。可是小季忽然猶猶豫豫,說自己的媽媽待人處事比較嚴格,兩個人剛剛才相處了幾個月,自己還沒來得及跟媽媽仔細介紹過小月。

小月不知道小季為什麼一下子為難了起來,問他是不是不願意跟自己結婚,可是小季忙著解釋,說自己是願意結婚的,只是現在還不知道爸媽的態度。小月直截了當的說,“那你帶我回家,見過父母之後不就知道他們的態度了。”小季雖然還是猶豫,但是看到小月都這麼果敢,自己再唯唯諾諾未免顯的太小家子氣了。

到了約定見面的那一天,在車上,小季一路上都在跟小月說,他們家的家教嚴,自己媽媽要求高,希望小月待會能夠表現的好一點,要有禮貌,也要能耐住脾氣。小月聽得噗嗤一笑,“我是什麼樣的人你不知道嘛,你說你家教嚴,我從小到大都是很守規矩的人,我媽媽也是從小就奔著大家閨秀的目標培養我的。”小季只能寵溺的摸摸她的頭,不再繼續說話。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到了地方,小月發現他們家是在高檔小區裡的一個聯排別墅。進門之後,小季的媽媽就自己客客氣氣的,還吩咐小季給她拿拖鞋,然後拉著她在沙發上寒暄家常,小月看了一眼邊上的小季,用眼神示意他剛剛擔心的太多了。

未來的婆婆問了小月一些常規的問題,什麼爸媽做什麼的,家住在哪裡,現在做什麼工作啊。雖然問題普通,但是從側面也把小月的家底摸的清清楚楚,小月這個時候才知道小季之前一直猶猶豫豫的是什麼意思,沒想到儒雅的小季有一個這麼務實的媽媽。但是也能理解,那個年代能夠下海經商的人,又小有成就,為人精明也是肯定的。

小月這次過來媽媽特意叮囑她除了水果,還帶了一條絲質圍巾作為見面禮送給了未來婆婆。婆婆接過圍巾並沒有著急打開,卻對著小月說,“小月,阿姨看得出你是一個很懂事的姑娘,家教一定也很好,你跟小季處對象,阿姨沒有意見。但是醜話說在前頭,你要是想嫁到我們家來,我們家的一些規矩得提前告訴你。”“阿姨你說”小月不知道婆婆為什麼跟自己說這個,但是想著能答應她跟小季的戀愛,就耐著性子聽下去。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我們雖然是大戶人家,但是要求不多,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必須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你是個聰明的姑娘,一定能夠理解阿姨的意思,你自己慢慢琢磨琢磨……”說完變轉身進廚房收拾去了。

小月跟小季兩個人坐在沙發上看電視,“我媽剛剛都跟你聊什麼了”小月還在思索著剛剛小季媽媽說的話,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沒聊什麼,阿姨告訴我嫁到你們家要守你們家的規矩。”“我媽隨便講講的,你別往心裡去。”

可是小季媽媽這個時候卻從廚房出來,將手裡端著的果盤放下,“我可沒有胡說,每個家庭都有每個家庭的規矩,媽媽從小教育你的你都忘記了嗎?”說完拿了一個蘋果遞到了小月手裡,“阿姨,我不吃,謝謝……”“阿姨不是給你吃的,你把這個蘋果皮削了給小季吃。”小月一時間不知道該不該伸手去接,“媽,你在幹嘛呢?”小季一把將蘋果拿了過去,“我就愛吃蘋果皮,不用削!”

“我這是在教小月熟悉我們家的規矩,你這是幹什麼,好像我在欺負你的小女朋友一樣。”小季媽媽白了他一眼,又拿了一個蘋果遞給小月,“那這個削好皮給阿姨吃,我不喜歡吃蘋果皮。”小月這次只能接過來,雖然在家也會幫忙做家務,但是像這種樣子被強迫還是第一次。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不是說只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就好了嗎……”小月小聲嘟囔著,可是忽然想到剛剛未來婆婆的態度,驚出一聲冷汗。“阿姨,這個蘋果給你,我今天有事就先回家了,飯我就不吃了。”可是小季的媽媽忽然冷下了臉,“剛告訴你規矩,你就表現成這樣,飯都做好了,才告訴我有事要走。那以後要是進門了,是不是想回孃家就回孃家,都不用知會我這個婆婆了。”小月這個時候才明白,這哪是一條家規,這明明就是一條賣身契。

“阿姨,不會我結婚之後連孃家都不能回了吧。”“當然,沒有必要最好不要回去了,嫁到我們家就要無私奉獻,事事以我們家為主。”“等於我進門之後,我就是你家的財產了唄,一點自由都沒有了嗎!”“你當然有自由,比如說你可以自己選擇什麼時候生小孩,不過最好是30歲之前,年紀太大不好,還有最好連著生兩個,一起帶的也方便,而且最好都是男孩,你也知道的,我們家大業大,小季又這麼優秀,肯定要有接班人的。”

小月聽著實受到了驚嚇,沒想到現在的社會還有人這麼看中傳宗接代的事情,“高門大戶,家裡有皇位太牛了,今天我算是開眼界了。”小月不知道剛剛明明客客氣氣的人怎麼忽然一下子露出了這幅嘴臉。小季說過自己的家風嚴謹,但是說出這樣的歪理,怎麼也算不上有家教的人應該說出的話。這哪裡是在教導未來兒媳,明明就是輕視她的人格。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阿姨,你說的無私奉獻精神,我算是領教了。女人孝順公婆相夫教子是情理之中的,但是你要女人失去自我一味的付出,連自己的孃家都不顧,全身心的賣給婆家,對不起,我做不到,我求饒,嫁您家費命,還是另請高明吧。”說完小月就走了。

可是小季這個時候沒有追出來,卻在後面跟自己的媽媽爭吵,“這都第幾個了,您次次都是這樣,有意思嗎。”“當然,媽媽雖然是在給你挑老婆,但是這個人也是我們家的兒媳婦,如果不能滿足我的要求,一心為我們家所用,我就不准她進門。”

這番話小月還是聽到了,也終於明白小季帶自己回來時候的猶豫,高門大戶的家風她是一點都沒看到,滿眼都是算計跟瞧不起,這樣的家庭除了經濟有點實力,其它的真的一無所長。

我知道很多人從小就被嚴格要求,但是這個是為了成全自我,並不是為了將來服務於他人。教育女孩懂禮貌守規矩,也不是為了被婆家壓榨。即使是結婚,相夫教子是應該,孝敬公婆是應該,但是沒有人可以有權利讓她們失去自我。

“我家對兒媳只有一條家規”姑娘聽後求饒:嫁您家費命,另請高明


我有一個太婆,因為守舊俗,結婚之後就冠了夫姓,而且年老之後,別人都一直叫她張老太,有一次出門辦事,需要填寫姓名,我這個太婆想了半天居然想不起來自己叫什麼名字。後來我問她,她告訴我,已經很多年沒人叫過她的閨名,結婚之後就是成了誰的媳婦,後來是誰的媽媽,再後來變成誰的奶奶。

封建社會女性的無奈,我們沒有辦法去改變,可是現在社會男女平等,小季的媽媽自詡大戶希望自己未來的兒媳婦一心為夫家著想,甚至不要跟孃家多來往。但是她忘了,人嫁給你們家,不意味著就沒有了自我。而且要求生男孩繼承家產這個行為,我們就不多加評論了。是不是真的擁有良好的家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了。

小季這樣的男孩子,雖然本身品質優良,但是遇事的時候,卻不願意為自己的另一半去抗爭,初見就任由自己的母親言語攻擊自己的另一半。雖然後來進行了爭辯,但是並沒有付出實際行動。最終導致他自己的戀愛一次又一次都是同樣的結局。後來小月跟我講這件事情,我告訴她,這種言論聽後被嚇退是正常的,委曲求全同意結婚了,那麼婚姻肯定也是不幸福的,畢竟嫁人嫁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家庭。

我們說過各種各樣的婆媳矛盾,有大有小,終歸都不是圓滿的結局。兩代人的相處,有矛盾是正常的,桌子碰碗在所難免,但是我們要憑著一個互相尊重平和待人的心,將心比心,肯定能夠獲得良好的回報,婆媳關係安穩了,夫妻關係才能和睦,家庭才能夠欣欣向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