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什麼環境能靜心?

魔童天降


什麼環境能靜心?好,我來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

我們幾乎都錯誤的認為,越是清靜、越是優美的地方越能讓我們的內心沉靜下來,我個人覺得這是一種誤會。如果非得這樣認為,那也是一種表象,而且針對的是一小部分人群。這類人群的相似之處在於,工作、生活、家庭,相對比較順利,煩心事較少,心境比較平和。

能夠讓我們真正靜下心來的,從來不是環境,而是我們自己。改革開放四十多來,社會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人民的生活質量顯著提高。但同時,在高強度、高節奏的工作壓力下,我們還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甚至負擔。邁入商品經濟時代,幾乎大部分人都深深體會到了:住房、教育、醫療、養老、就業等等方面給我們帶來的困擾和壓力。所以,很多人覺得很累,心累。在這階段,我們渴望尊重、理解、鼓勵、安慰和幫助,我們的內心變得脆弱和浮躁,有時候會整宿的失眠,甚至患上了心理疾病。我們也開始關注健康,也開始各種調理,試著安靜的地方去靜心。可是,環境優美的地方也只能暫時吸引一下自己的注意力,等到夜深人靜的時候,我們內心卻又開始鬧騰起來。

所以,我認為,要想讓自己的內心平靜,首先要改變自己的心態,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積極抽空去鍛練身體。只有好的心境,才有美麗的風景。











劉繼華


我覺得是去寺廟。

2019年6月13日的夜晚,我從某京報離開,沒有通過實習期。我在雍和宮的門口坐了整整一個晚上,期間有不少行人路過,還有好心人試圖安慰我。我想,那是我來到北京最為漫長的一個夜晚,我甚至都不知道我能不能見到第二天晚上的太陽。

我記得那天晚上很熱,我的淚水滴到脖頸,混合著汗水刺得我脖子很痛。我一直在默默祈禱著,讓我就這樣窒息而死。很快黎明就到了,當清晨的第一束陽光打在我的臉上,我知道我沒有死。我回頭看了看雍和宮,依舊大門緊閉,我站起來又哭了幾句,然後往回趕。

那一天是週五,2019年6月14日,我將揮手與舊生活告別。在家裡休息了兩天,投了不少簡歷之後,2019年6月20日,也就是我找工作的第4天,我來到了現在的工作單位,並順利簽下了這裡。

我不知道那天晚上到底是誰拯救了我,因為我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雍和宮的。後來我想,如果我的心緒再這樣聒噪的話,我就會去雍和宮。


北上旅行記


去什麼環境能靜心?

我來說一下自己的看法,有人說環境造就人,我說不一定全對,但我認為的確,對一個人的生活道路有很大的影響。

先說一個很多人都知道古人的故事,孟母三遷的典故,今天在簡單敘述一下。

孟子五歲時,他家住在鬧市區,周邊都是商號,左右都是買賣人,每天販賣商品,喊聲不絕於耳。

母親想讓孟子安心讀書,孟子經常溜號,被鬧市裡的熱鬧所吸引。

孟母看到後,幾次對孟子進行教育,還是無法使孟子靜下心來學習。

孟母想了兩天後,為了兒子學習,做出搬家的決定。

搬到新家後,發現孟子還是學習不專心。

原來隔壁是一家殺豬場,每天收豬聲,殺豬聲,賣肉叫賣聲不斷,孟子被深深吸引,經常跑到殺豬場去觀看。

孟母看到孟子,專心致志去觀看殺豬,心想,我兒子長大後就去殺豬,成為一名屠夫嗎?

孟母決心還要搬家,這次她吸取教訓,多地考察,最後,把家安在學堂旁邊。

這樣,孟子耳燻目染,周邊都是朗朗的讀書聲,孟子每天就近去上課。

有了這麼好的學習環境,加上孟子專心學習,刻苦鑽研,孟子後來成為中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代表,他的很多文章編入高中語文教科書中。

對中國的思想教育發揮了巨大作用,與孔子兩人,合稱為中國的孔孟聖人,主張民本仁政。

一個好的環境,可以使我們靜下心來,去思考人生,去檢討自己的過去,找出自己的不足。

每天,要在睡覺前,大腦中過一下電影,對自己一天的行為,進行思考,想好明天起床後的工作。

重要緊急的事情先辦理,分清主次,更好地完成任務。

靜心思考,環境不是絕對因素,有很多在嘈雜的環境下,學習的孩子,也學有成就,還是靠自己的定力。

心靜了,一切外在雜音干擾不到自己,專心致志去幹好自己的事情,成功的大門已經打開了。







北大荒二代農墾人


環境與靜心其實沒多大關係。“不是風動,不是幡動,是心動”,這是大家都熟知的句子,是說,心靜則萬物靜。

弘一法師李叔同出身名門富家,詩詞歌賦棋琴書畫篆刻無一不通,卻在四十多歲時,拋家別子,告別了熱鬧的紅塵,靜心入佛。

佛門淨地,應該是靜心的地方吧,可大師臨終卻寫下“悲欣交集”四個大字。半生佛門,仍心有波瀾,淨土也未能使其靜心。

有人要說陶淵明的“南山菊園”,能靜心。也對,陶公採菊東籬下的悠閒,讓人羨慕,遠離喧囂市井的田園讓人嚮往。沒有鬧市煩擾,沒有名利追逐,沒有貧富攀比,只有南山,只有菊園,只有我。此心靜矣!

但,我們處在繁雜的社會里,“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每一個個體皆裹挾其中,我們沒有弘一法師的寺院,也沒有五柳先生的南山菊園,難道我們找不到一塊靜心的場所嗎?

那樣的硬件設施我們沒有,但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最安靜最隱秘的所在————心境。

我們可以在內心深處修籬種菊,讓心安靜,不浮躁,不虛名,不慕富貴,不逐名利。自覺自悟,遠離塵世的紛紛擾擾,在一縷縷菊香中,讓自己成長為一個內心強大的人。如此,何處不能靜心?





春風輕秋月明


我覺得可以從兩個角度來幫助靜心。生活中想讓心靜下來不是很容易,我們可以去一個遠離塵世喧鬧的地方,可以是海邊,可以是郊外,可以是遼闊的草原,可以是潔白的塞北。其實去哪裡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個地方有你看著不煩的景緻,比起怎麼靜心我覺得不煩就已經很好了。有句話叫“心靜自然涼”,像是某種修行,修的是心。也有句話說“事情往往能改變人,人卻改變不了事情”,有些消極卻也道出箇中真諦。

如果你能通過內在的調整讓心靜下來,你只需要把眼睛閉上,調整呼吸,聽個音樂,像陶淵明一樣把擾亂你的情緒關在院門外,“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做個超凡灑脫的人,把心變得向海一樣寬廣,自然是能納進百川而不變其貌,改變不了世界那就豁達心境吧。

亦或是去一個屬於你的世外桃源,場景不限,只要哪裡能讓你靜下心來那便是屬於你的解壓聖地,小的時候我有很多的不理解,想不通了就會去一座橋的橋洞下面,把煩惱寫在水泥石柱的橋墩上,那裡沒什麼美麗的景緻,確是我在放鬆的地方,夏天的時候江裡的水涼涼的,不時有蟲鳴鳥叫,現在回憶起來都很嚮往,不止讓我靜下了心,也在我的記憶中留下了一道清涼。

不管是從內而外的修心,還是藉助大自然的神奇的修復力讓自己充個電,在我看來只要是能幫助自己理清思緒重新投入到生活中的方法都是好的,畢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誰還沒有個煩惱的時候呢?希望你能選擇屬於自己的方式來調整自己,記住心情很重要。


貳兩半


悟道:靜在心,不在境

物隨心轉,境由心造,一切煩惱皆從心生。

人心能靜,雖萬變紛紜亦澄然無事。靜在心,不在境。

無論周圍環境如何,我們都要學會靜心:

遇到失意之事,能夠處之以忍;

遇到快意之事,能夠視之以淡,

遇到榮寵之事,能夠置之以讓,

遇到憂憤之事,能夠平之以穩。

生活就是這樣,苦辣酸甜,五味俱全。

俗話說:心靜則神悅,神悅則福生。

內心平靜,能使人的精神隨之愉悅。

美好的事情,也會接連發生。



芸希小姐姐


太喜歡這個標題,為什麼這麼說,前段時間一月未出門🚪!每天其實很忙,可是內心深處焦慮不安,所有的事情拿在手裡忙茫然不知所措!

我想去我向往已久的工作環境,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工作小夥伴展開拳腳!學習的輸入和工作的輸出,使我的內心變得強大而安靜。我們總說為自己的生活狀態找個平衡,這個平衡是你工作中的狀態!有好多小夥伴家庭的幸福快樂和工作中的遊刃有餘都是兼顧的,心情的變化是隨著情緒波動變化的!我們的心情往往是被需要被認可,從而對自己進行肯定!

圖片來自花瓣

想去有山有水的地方旅行🧳!在那裡感受大自然的饋贈!不用為生計奔波勞碌。靜下心來感受此時我和陽光空氣和溫度的溝通,此時的我不用擔心語言上會傷到對方,不用計較此時的我說話會不恰當,也不用自責話語的分寸感會導致我讓人討厭,就那樣吧暢快淋漓的表現自己的喜樂、內心深處空蕩蕩,把自己化為一片塵埃滿天滿地在這裡打滾兒。

去什麼環境都可以靜靜心,對自己有點耐心,你的❤️心浮躁了,是你還沒有準備忙起來,工作中的剖析,學習中的決心!應對各種問題的解決辦法,愛自己一些,我們總是對別人觀察入微,對自己確太冷漠,坐下來觀察一下你自己是否受傷了🤕️!你要溫柔善良對自己寬慰,沒有關係你已經很好👍了!輕易不要放棄自己的努力,對自己說聲對不起,讓你不開心了!

圖片來自花瓣

去自己想去的任何地方,心是自己的愛人,無論如何你都要懂得,所以我們才能瞭解我們會去什麼環境更適合自己。


小三豐


想要用環境去靜心,那就交給心去選擇它所需要的環境。每個人的人生經歷,感悟都不不一樣的,所以各自選擇的也不相同。每個人有屬於每個人的天地,從古至今,比比皆是如此。

  • 小隱隱於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這是陶淵明選擇的靜心之所,在鄉間田園尋找著自己不為五斗米折腰的快樂,追尋著自己如蝴蝶般自由的選擇,在鄉野之間看四季變化的秘密,等待著“一歲一枯榮”的生命力的頑強。這是他自己的心中快樂的天地與生活。

  • 中隱隱於市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李白的肆意灑脫,在朝堂不稱心意,滿腹才華空空被擺設,只有五花馬為伴,以酒寄情,瀟瀟灑灑,不枉人間走一回,過自己內心舒適的生活,走自己的路。“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這是懷國憂愁的希望與無奈,在人間行走,才給予詩仙的靈魂,才有了千年詩仙的傳說。

  • 大隱隱於朝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這是范仲淹被貶之後,仍舊掛念朝廷大事,做一個為民稱職的官員。不管居於何職,盡心竭力,為自己祖國奉獻自己的力量。“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心中有國,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才能“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成為支撐國家的棟樑之才。

心靜自然,看得是自己所在的精神層次,自己的理想的抉擇,自然是萬物的集合體,所以尋找自己所處的環境,那就問一下自己的內心,然後一路芬芳都是你留下的痕跡。


卓小軒


靜心是一種修行。

環境有助於靜心,但也不是絕對。到深山大澤是容易靜心,紅塵煉心也可以。這要看一個人的境界。

《大學》裡說:“知止而後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靜心就是沉澱自己的心,靜觀世事變遷,思想,生活才會順達。心靜的人不會憤憤不平,處事更理智,更容易相處。

找靜心的地方,不如找靜心的方法。我是從黃帝內經開始的,不但靜心還能治病。


雪小浪


什麼環境能讓自己心靜如水,準確的說應該是心嚮往之的地方。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有的人靜如處子,有的人動如脫兔。一盞清茶、一壺老酒、一本新書,都可比做靜心之術。靜下心來,問問自己想要什麼,就大膽去做吧!人生短暫---放過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