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前引:【小時候看03版的《天龍八部》時常聽到“北喬峰,南慕容” “姑蘇慕容氏” 就覺得慕容復很牛,能和喬峰並列雙雄,最起碼背景肯定不簡單,不過也確實如此;慕容復口中時常“以光復大燕國為己 任” 而慕容復想要光復的故國也有其國,只是距離《天龍八部》中的北宋背景 已過去六七百年的歷史了。下面為大家介紹慕容復祖上的歷史】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慕容復 劇照


前燕(337—370)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前燕初期疆域

魏晉之際,鮮卑慕容氏部族從遼西遷徙到遼東北,289年被西晉封為鮮卑都督。公元307年,慕容廆稱鮮卑大單于。337年五胡亂華時期,慕容皝自立為燕王。燕國正式建立。342年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定都龍城。公元352年,擊敗了代替後趙的冉魏政權,前燕開始稱帝,疆域達到鼎盛,淮水以北,黃河之東,地盤橫跨冀州、兗州、青州、幷州、豫州、徐州、幽州,人口多達900多萬,與前秦平分北方天下。 360年燕景昭帝慕容儁(jùn)駕崩,燕幽帝慕容暐(wěi)繼位,前燕開始走下坡路,由於宮廷政治鬥爭,宗室大將吳王慕容垂出走前秦,前秦丞相王猛率軍殲滅燕國主力15萬軍隊,前秦天王苻堅趁勢領兵十萬包圍前燕的首都鄴城。公元370年11月,燕幽帝逃出鄴城,試圖返回遼東的根據地龍城途中被前秦軍俘獲,前燕滅亡。歷三主,傳國33年(從自立稱王始)。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前燕鼎盛時期疆域



公元383年短暫統一北方的前秦與東晉發動淝水之戰,想統一全國,而百萬大軍卻被東晉僅八萬軍隊擊敗,這失敗的一戰造成偌大的前秦分崩離析,先前曾被攻滅的各國王室後裔紛紛於各地起兵復國,西燕、後燕就是在這樣情況下立國。


西燕(384—394)、後燕(384—407)

384年,前燕幽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在華陰起兵,擊敗前秦後自稱都督陝西諸軍事、大將軍、雍州牧、濟北王。同時前燕宗室平陽太守慕容衝也起兵投靠慕容泓。之後慕容泓向長安進軍,並宣佈復興燕室,改元燕興,史稱西燕。六月,慕容泓被部將所殺,慕容衝被推為皇太弟,統領全軍,承製行事,置百官。在得知慕容衝率軍攻打長安時,前燕幽帝慕容暐暗殺苻堅的計劃意外洩露而被斬殺,385年正月,慕容衝在得到慕容暐死訊後在阿房稱帝,改元更始,此時西燕和前秦間的戰爭還在持續,六月慕容衝揮軍攻進長安。386年二月,因慕容衝不願東歸,被思歸關東的鮮卑軍民的部將韓延所殺,擁立鮮卑貴族

段隨為燕王。因段隨不是慕容氏之人,聲望權勢威懾不了部下,左僕射慕容恆、尚書慕容永殺韓延和段隨立前燕宜都王慕容桓之子慕容顗為燕王。三月,慕容永率四十餘萬鮮卑人離開長安。歸途中西燕內鬥不斷,宗室內慕容顗、慕容瑤、慕容忠先後被立被殺,慕容永被推為大將軍﹑河東王,率領部眾繼續東進佔領長子稱帝,改年號為中興 ,建都長子。西燕政權也逐漸穩定。西燕慕容永與後燕慕容垂都是前燕的宗室,慕容垂是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五子,而慕容永是前燕慕容廆弟運之孫,故慕容永是前燕的遠宗,遂產生正統之爭,394年被後燕所滅,歷7主,共10年。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十年短暫的西燕卻有7人先後稱王稱帝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西燕、後燕、翟魏

384年前燕宗室慕容垂在滎陽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正式立國,史稱後燕。385年8月慕容垂佔領鄴城後定都中山(今河北唐縣),386年2月慕容垂稱帝,改元建興。394年2月,慕容垂出兵攻滅西燕,之後又消滅翟魏政權。至此慕容垂基本恢復了原先前燕的版圖,統治區域在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成為十六國後期中原地區最強盛的國家。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鼎盛時期的後燕於東晉、後秦、北魏、後涼等國並立

396年北魏皇帝拓跋珪見慕容垂死後,後燕國內太子慕容寶新繼位混亂之際,親率大軍40萬進攻後燕。先後攻下太原、鄴城、信都等地,北魏趁後燕宗室爭權內亂攻下國都中山,隨後皇帝慕容寶北逃舊都龍城,後燕被截斷成兩部分,此時的後燕內亂不斷,最終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後燕歷七位君主,共23年。


南燕(398—410)、北燕(407—436)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被北魏攻下中山的後燕被截成南燕、北燕

後燕宗室范陽王的慕容德,在397年,當後燕君主慕容寶於參合陂之戰為北魏所敗之後,後燕被截成南北兩部分。398年慕容德在滑臺自稱燕王,史稱南燕。次年滑臺被北魏攻佔,慕容德率眾向東,攻取齊魯大地,入據廣固。在400年慕容德改稱皇帝。405年,慕容德病逝,侄子慕容超繼位。409年東晉大將劉裕率師北伐,於410年攻陷廣固,慕容超被押送到建康,南燕就此滅亡,慕容超在街市被斬首。歷二帝十二年。

407年,漢人馮跋發動宮廷政變滅後燕昭文帝慕容熙,擁立夕陽公慕容雲(高雲)為天王,定都龍城,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其實北燕的建立嚴格意義來講已經不是慕容式燕國了,慕容雲,本名高雲,其祖上是高句驪的旁支宗族,在397年率軍擊敗清河公慕容會叛亂,被後燕惠閔帝慕容寶收為養子,賜姓慕容,封夕陽公。】409年,慕容雲被部下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即天王位後仍沿用燕國號,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436年被北魏所攻滅,北燕滅亡。歷三帝二十九年。至此慕容氏五燕退出歷史舞臺。


吐谷渾(313—663)

《天龍八部》慕容復口中要光復的“大燕國”和“慕容氏”的歷史

唐朝時期的吐谷渾

慕容氏的燕國雖然滅亡了,但是卻有一支慕容氏分支建立的國家存在了三百多年直到唐朝,這就是吐谷渾。慕容吐谷渾,本為遼東鮮卑慕容部的一支,是遼東鮮卑慕容氏單于慕容廆的庶長兄,307年,身為嫡子慕容廆繼位大單于,與慕容吐谷渾不和,吐谷渾遂率其麾下所部西遷到達隴涼之地(今青海),建立國家。其孫子葉延繼位後,開始以祖名為族名、國號(這就是吐谷渾的由來)。一直到634年成為大唐西北邊患的吐谷渾被唐太宗派兵擊敗而歸附,663年唐高宗年間,吐谷渾被吐蕃所滅,慕容諾曷缽投奔到涼州,率領部眾附唐。唐朝置安樂州,以諾曷缽為安樂州刺史,子孫世襲“青海王”號。有意思的是末代青海國王居然叫慕容復,在唐德宗貞元十四年(798年),受唐封為長樂州都督、青海國王,不過這個慕容復可是卻有其人,並非小說《天龍八部》中的人物,其死後,停止世襲。

至此鮮卑慕容氏落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