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书记”的战“疫”剪影丨那些看似浅浅淡淡的忙碌身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会恐惧、会焦虑、会无措,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希望和对春天的向往,因为总有人在努力,总有人在黑暗中点灯,让我们相信,我们能赢!

在前线,无数医务工作者是这点灯人,他们用行动甚至是生命践行当初穿上白大褂时最初的誓言,用有些单薄却又无比伟岸的身躯为捍卫生命筑起铜墙铁壁,令人动容。

在后方,也有许多基层工作者在默默付出,那些看似浅浅淡淡的忙碌身影,在尽最大努力阻断疫情蔓延的可能,守护一方平安。

从北京通州法院选派到基层村委会担任第一书记的杨晓航和赵学田就在这些身影中。

“曾经的军人,一辈子的志向”

杨晓航是北京通州法院司法警察大队的副大队长,也是一名退伍军人,目前,他被选派到通州区西集镇车屯村担任第一书记,他曾经因为挺身而出救起一名落水的残疾人而被评为“通州榜样”。他说每个公民都要有社会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在和谐社会里享受阳光、感悟生活。

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作为第一书记的他也在用行动履职尽责。

“大家要做好自身防护,切记!”

“盯紧外来户,做好登记和体温监测。”

“所有返京人员,必须自行隔离两周。”

“宣传一定要到位,让村民们意识到这次疫情的严重性,这关系到每个家庭。”

“疫情刻不容缓,大家辛苦了!”

除夕夜、大年初一,杨晓航没有把太多心思放在过年上,而是忙着转发防疫的信息、通知。按照组织安排,他从大年初五开始到村里值班,每天忙碌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上面这些对话是他反复跟村里的党员干部、工作人员强调的。这段时间以来,杨晓航作为村里的第一书记,带头逐户摸排、做好防疫宣传工作、带队巡逻值守、为居家隔离村民提供生活帮助、对村里的公共位置进行消毒……

“冲在前、想在前、干在前”,这是他对第一书记的“第一”二字的理解。“曾经的军人,一辈子的志向,我只想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是他对自己的评价。

“没有什么比村民们的生命健康更重要的,必须做得更细一些,摸排得更准确一点”

赵学田是北京通州法院后勤服务中心的一名干警,也是一名部队的转业干部,2019年底,他被选派到通州区漷县镇小屯村担任第一书记。刚刚上任不久,就遇到这次防疫“大考”,他感到很有压力。他说疫情防控工作是涉及到村民们生命健康的大事,没有什么比村民们的生命健康更重要的,必须做得更细一些,摸排得更准确一点,这样才踏实。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北京市第一书记联络办公室就号召全市第一书记在这场疫情防控攻坚战中践行初心使命、体现责任担当。在赵学田看来,对于基层干部而言,践行初心使命不是什么宏大的口号,而是把很多细碎的接地气的工作落到实处,是把村民们朴实合理的需求、权益解决好、维护好。疫情发生以来,赵学田立即投入到防疫工作中,在正月里连夜值班,挨家挨户摸底排查、准确做好信息记录、持续开展健康监测、设立检查登记点和劝返点、引导村民正确应对疫情、做好全村清洁和消毒工作、及时统计上报相关信息……

面对疫情,一开始村民中总会有些恐慌的情绪,赵学田和村“两委”班子除了要做好日常防控工作外,还要做好村民们的疏导工作。赵学田就常常在小屯村的村民群里鼓励大家,在关键时期把全村人拧成一股绳。防疫期间,村里有多位村民主动捐献消毒液、洗手液等防疫物资,整个小屯村展现出健康积极、团结一心的防疫氛围。大家的心越来越近,相互间的信任越来越多,赵学田对防疫工作就越来越有信心。

现在,赵学田还是每天带着口罩,在村里忙碌着,检查登记能看到他的身影、发放物资能看到他的身影、铲雪清路也能看见他的身影。他们忙忙碌碌着,村民们才能安安心心的。

透过第一书记的战“疫”剪影,我们能看到那些默默守护百姓的基层干部们的付出……无数个他们,秉持着习近平总书记“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夜以继日的工作着、奋斗者、努力着。

面对病毒,他们也是普通人,可能也会有些害怕吧,但他们还是站在那里,没有退缩!关键时刻,亮明党员身份,履行党员义务,各司其职、尽心履责,尽力的用信念和行动为焦虑的大众注入力量和希望,只为践行入党时那铮铮的誓言!

我们坚信,我们能赢!春天一定会到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