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型農民工的未來在哪裡?

城鄉結合部的小夥


很高興能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同屬90後,自己也是普通工人,沒覺得年輕型農民工會收到排擠,而且這是一個很大的缺口。

現在在工地的年輕人很少,大部分都是50,後,具體原因如下:

1.不得不說年輕一代人沒有老一輩人能吃苦,而且幹活不踏實穩重,好高騖遠,愛面子。或許有一些偏見,但是工地事實確實如此。

去年給家裡裝修一個鋪地磚的大叔55歲,因為經常在工地就會和他聊天,一開始就他自己來幹活,我以為開始需要準備所以先他自己來,後來接著幾天都是他一個人。然後就說到了他的兒子,他兒子和他在一起住,但是兒子不願意來和他幹活,說是嫌髒嫌累。我問他兒子現在做什麼,他說和他的朋友一起工作,工資也不高三四千塊。這位工人大叔說他一個月最起碼做兩戶,給我裝修手工費一共是6000塊。每個月一萬多完全可以的。但是,確實很辛苦,他就住在工地樓房支一個床,然後自己做飯。所以,年輕人很難踏踏實實吃下工地這份苦,何況裝修這個活兒比工地還好一些。

2.雖然說現在工地農民工的工資都不低,而且一般都會在工地附近有宿舍,工時相對來說會長。工作環境也比較惡劣,尤其夏天曬得黢黑不說,在陽光直射暴露的環境中幹活,很考驗人的。

3.現在快遞,外賣騎手反而是年輕人的主打,這個聽起來相對好的職業,其實也是風吹日曬,早出晚歸。一個電動車,一部手機撐起的職業,穿梭在馬路上,為了避免差評違反交通規則是經常的然而也是危險的。

除了工地環境會讓年輕型農民工望而卻步,更多的是現代年輕人的思想作祟。

1.以北京為例,地鐵,公交,機場,火車站,大廈,小區,多少保安都是年輕人,而他們的收入只能夠勉強自己消費。但是,還是那麼多人一直在幹,和農民工相比,差點就是體力,和工作環境。寧可穿著不合身的制度,也不願意戴安全帽。

2.農民工,也是一種技術活兒,不像我們看到的只是搬磚,推小推車。那種施工方式已經過去了,而更多的是協助機器,或者做好鋼筋結構,然後澆築。之所以大部分都是50後,是因為在這部分人年輕的時候,他們剛出來已經做了很多年,有經驗,上手也容易。而相對來一個年輕的農民工,除了不能達到耐力要求以外,技術也要也是不行的。

3.關鍵的還是對農民工職業有誤解,覺得自己做了農民工,提著一個可以裝好幾升水的大水壺,帶著安全帽,穿著邋遢就是低人一等。

未來,人工一定是最昂貴的。雖然說我國基建現在很發達,但是任何環節程序都是需要人工輔助的,除了機器可以做的,需要人工的還是居多。那麼,如果放平心態,放下心裡的顧及,在農民工中,你做最優秀的那個,也是值得驕傲的。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苦,沒有什麼不勞而獲,年輕型農民工更應該顯出自己的優勢,可以讓自己多學習,多一門手藝,同樣是農民工,你乾的就是比別人好,比別人快,而且還完美,這也是佼佼者。

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如果環境你不能接納,又不想賣苦力,還想有多的報酬,哪裡找這樣的慈善機構。

沒有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優勝劣汰一直都是存在的,只要你優秀在哪裡都會發光,何不問問自己有多少能力去匹配你想做的工作呢?

腳踏實地,任勞任怨,還不能忘記學習,否則在某一天,你想做農民工都沒有能力是勝任,那才是最大的悲哀。

我是難得糊塗,歡迎評論


難得糊塗


我就是一個80後的農民工,分享一下個人觀點:

我只有初中文化,初中畢業後,去學修摩托車,學了一年多(弟弟妹妹在上學),沒有錢開店,去廣東工廠打工,那時大家都去打工,因為文化不高,在廠裡最多也只能做到“拉長”,做到主管的極少數,做了兩年,日夜加班,也沒有存到錢,後來決定學一門手藝,拜了師傅,就跟師傅一起去北京工地做學徒當小工,工資30一天,努力學一年半後,成為了師傅,既是體力活也是技術活,做了兩年存了點錢,心裡想著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在家人的支持下去上海學插花,一年後,在北京大興日月星辰花卉市場開花店,後來轉到廣東從事花卉行業致今。

個人覺得文化不高,要根據自己的興趣學一門學藝,這點很重要。不喜歡就不能長久,興趣所在才能學藝精通,這也是個好的出路,現在這些泥瓦工,木工,等工種工資收入300-500元一天,只要能吃苦耐勞,肯學行行出狀元,送外賣,開小店,種養殖,哪一行都能有所收穫,隨著經濟的發展年輕型農民工,選擇越來越多,多元化化展,未來在自己的手中。

隨著國家、家庭對教育的投入,現在農村也有好多大學生,碩士,博士等人才,農民工人進入各行各業,隨著人們觀念的改變,就沒有農民工人與城市工人之分。

農民工人的未來,一定是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出來的。未來在我們的“手上”。

個人觀點,歡迎討論,喜歡加關注[笑]


楚鄉小李子


我是部隊轉業後沒有要單位,就自己承接工程做,給我工地做事的現在大多數都是,60後,70後,80後有一部分,看現在的情況整體農民工真的是青黃不接,很多工地嚴重的差農民工,年齡大的現在做不動了。年輕的很多都不願意在工地上做事了。

我覺得年輕型的農民工的未來還要學一門技術,比喻機械方面的,參加培順學習一下工程圖紙會審,預算方面的知識,自己就是幾個人組團自己接自己做。

再就是回老家,現在農村發展的也很快。國家對在農村創業扶持力度也很大,回老家搞點養殖業,科學種植規模搞的好點國家都有補助,這樣還可以照顧到家人,總之做什麼都要能吃苦耐勞。


西北狼哥


九零後,最大的那一批再過三四個月就三十歲了。三十歲,在中國的傳統裡又叫而立之年,意思是:人格自立,學識自立,事業自立。

我就是九零後年紀最大的那一批人之一,而且還是一名難以對人啟齒的農民工,當年讀完初中時沒有選擇繼續上學,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我這樣做,在知道了這樣的事實後,從初中二年級開始我就沒有專心學習了,一直是在學校混日子。

後來初三下學期的時候,東南沿海的一家工廠直接到我們學校去招工,還在學校進行兩個星期的職業培訓,我也就順從了父母的心意,報名培訓,之後就座上了工廠派去的大巴,那是我十七年的生命中坐過的最長的一次汽車。暈車使我差點連膽汁都嘔了出來,坐了差不多三十個小時的車,下車後就像個醉漢般走路都東搖西晃。

時間過得真快,回首這段往事已經過去十二年了,那個把我從學校招來的工廠,並沒有讓我賺到錢,也沒有讓我找到個心儀的姑娘做媳婦,而由於經營不善,它已經倒閉多年,我也是快而立之年的中年人了。

前面說了,而立的意思裡就有一個是事業自立,這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對於那些走仕途,或者是讀書有成被公司錄用或者自主創業的同輩人來說,自然已經算是事業自立了。但我們這些進了工廠或者工地的農民工,並沒有什麼自立可言。

勞累的工作之餘,我也在思考,我們這些人的未來到底在哪裡?是一輩子在工廠打工終老一身還是回到老家去種地呢?這都不是我想要的,雖然說在工廠打工還是能賺到一些錢,夫妻倆如果勤勞肯幹,兩夫妻一個月收入一萬三四是沒有多大問題的,這樣的收入想當有錢人自然是不可能的,每個月除了給遠在老家的孩子和父母的生活費以及孩子讀書的費用,自己也要吃喝,已經存不下多少了。

所以不是萬不得已,誰也不想一輩子打工,但除了打工,沒有文化,也沒有什麼特長的我還能去做什麼呢?現在已經不是草莽英雄懷揣幾千塊錢就能創業的年代了,所以如果想創業當老闆,也沒有了哪怕一絲的縫隙讓我們乘虛而入的。就算有不甘平凡的真想闖出一片天地,也極可能是血本無歸,最終還是得再回工廠積蓄資本。這樣看來,我們的命運就只能一輩子綁在工廠這艘小船上了。

其實在工廠也不是一無是處,如果人夠機靈,也比較善於交際,那在工廠謀個管理還是很有前途的,但一定要有人願意追隨,現在的工廠,誰能給老闆帶來優質員工,誰就能當管理,條件好說,直接和老闆談。我們這應該車間的生產主任,一個月的工資也有一萬二三。班組長一個月也有萬把塊,這個收入也不算低了吧。

綜上,我們這輩農民工,如果不甘於當工人又有一定的承擔責任的能力,建議自己拉起一幫人,找個廠去當管理吧。還有就是去創業,開店,或者是搞特色種植養殖是比較容易的。如果想開公司當大老闆,並希望自己能躋身於富豪的行列,還是省省吧,看看最近這些創業成功的年輕人,哪個不是自帶光環。還有就是動輒燒錢幾千萬,幾億這樣可怕的天文數字。

所以,我只能自甘平庸。認了,這就是命。





綏化卡哥


技術流啊,一心學技術,比如:泥瓦工,木工,沉下心來學上三五年,一旦出師,一年賺個十五萬,簡單之極。

我去年開了一個店,木工幹了大概六天左右,人工費是4000元,一天下來是680左右,而且有個前提,這個木工我認識,要是不認識人工費在5000左右!

大家可能覺得沒那麼多活,大錯特錯,這個木工冬天fftjb有活!因為人家手藝好!

所以老人說的:三十六行,行行出狀元!只要你的手裡活精細!沒問題!

還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砌牆工,管吃管住,技術好的一天三百往上說,我可能都說少了


成長的80後


這個得說說,剛起床,還沒洗臉,頭條就拉住我要我談看法。我也曾是農民工中一員,未來在哪?誰問的,該打,往遠了說,都去死。往近了說,未來在手,在自己的選擇,有心者學管理,學技術,走一條馬雲,曹跨國等的發展道路,逼著許家印們用設備代替農民工。最不濟者,回農村,繼續耕種那幾畝薄田。順便養他幾萬只雞,幾十頭牛,幾萬斤魚,急了眼的養王八,噩魚也行。多了將農作物醃了,賣給餐飲鬼們,麻醉東西方食客。累了,建幾棟民宿學學城裡人將生活放逐在山野,溪邊,陪陽光生活。如果再有了小小農民工,買幾臺電腦,手機,用任正非的5G,用馬化騰平臺抖音,將各種boss們產品牽掛到地圖南北西東。到那時,未來巳來就不要再叫農民工了,沒有農民工了。再叫不理你了,傻呀,去洗臉。


電網373


城市的發展之所以能發展迅速,一部分原因是要歸功於農民工的。

相對於種地,打工能掙到更多的錢,還能開闊自己眼界,增長自己的知識。過年回家拿著自己掙的白花花的票子也心裡美滋滋的,讓人羨慕不已。但是隨著國家對環保重視程度的加強,質量監管越來越嚴,導致很多工廠就倒閉了。加之工廠的招工門檻越來越高,沒多少知識文化的農民工就面臨“失業”,大量工地停工便讓我們年輕的農民陷入進退兩難的處境。

回家種地吧,種地劃不算。創業吧風險大!年輕的農民工未來到底該何去何從呢?

國家逐步的推進現代化建設,隨著科技的不斷髮展進步,未來大中小城市需要大量的縮減崗位勞動力。農民工進城打工這條路就越來越窄。所以從長遠來看,未來農民工進城打工不是長久之路。

很多人可能也注意到意識到了這種現象,同時他們也認為,目前還是有很多的選擇的。

1、農村創業的開始興起,政府提供補貼和扶持,手裡有部分資金可以回家創業,抓住這個機會。

2、轉型做職業農民。未來農業的發展傾向於規模化,科技現代化,機械的耕種,提高了勞動效率,提高了糧食的產量。

3、土地確權即將完成,土地和宅基地能夠向銀行抵押貸快,農民也可以用土地入股等等,這些都是當前新的形式。

4、選擇中小城市謀生。中小城市的工資可能比大城市的工資低一些。但離家更近,有利於照顧小孩和老人,能讓左鄰右舍的鄰居人際關係更加和睦。

社會在不斷的發展,年輕的農民工應儘早的有轉型的意識,從現在起就要做好準備,埋頭苦幹早晚被時代淘汰,畢竟未來是屬於有知識有文化會科技年輕新時代的農民。

喜歡的話請您點個關注,謝謝!





藍色的彼岸123


我是做工地的,工地上的人員結構大概瞭解,現在工地上人員結構基本成金字塔結構,大量的主要體力勞動還是由60後和70後的部分人在做;80後有但很少,在工地上做的也是一些帶有技術性的活;90後有學校畢業來的技術員和一些比較輕鬆的活,但從事體力勞動的基本很少見。

為什麼人員結構呈現金字塔結構?1、這與他們從事的勞動有很大的關係,基本都是強體力勞動,一個沒有長期從事體力勞動的人,到工地上可能連半天也不能堅持,我認識的一個人原來在工廠上班,看到工地上工資還可以,計劃到房建工地上班,去了做了半小時就不做了,他承受不了那種高強度體力活;2、工資沒有我們看到的那麼高,有很多人能發300-500元/天,甚至更高,但沒有任何保險之類的,有的連工傷保險都沒有,算下來也是一份不小的帳;工地上工資很多都是按照出勤和工作量來計算的,一年中除開下雨、工序的倒換和工地之間的接替時間等很多人一年也只能上100多個班,算下來一年很多人都只能掙幾萬塊錢,這中間也有一部分頭腦聰明的人,能夠隨時找到活幹,一年掙十幾萬也大有人在。3、工資保障,前些年經常聽到有人說沒有接到工資,這一兩年改變還是很多,很多地方成立了農民工工資專項資金,由政府代發農民工工資,但我們也不得不防範偶爾出現的包工頭捲款跑路。4、對於80、90後來說,大家的文化水平普遍有很大的提升,在城市裡面有很多選擇,就是沒有坐辦公室的工作,送快遞、外賣、司機等各種工作也相對輕鬆。

這也逼著施工企業逐漸努力提高工資待遇和福利水平,吸引更多的80、90後進入工地,同時也要努力改進施工方法和技術水平,提高工地施工機械設備使用量,減少人工使用。這也就給我們新時代的農民工給了新的機會,多學習施工機械、技術等,到時候同樣的可以成為一名有技術的高收入農民工。


莫0303


我是一個七零後農民工,對我們這代來說,已經沒有什麼好的選擇。現在上有老,下有小的正在上學,只能靠微薄的收入維持生活,經不起折騰了,身體和能力都已經趕不上趟了。

但對於比我們年輕一代的農民工而言,是有知識,有體力和能力的一代,對他們的未來必須有所作為,1.乘還年輕,紮實勤奮,為自己積攢第一桶金。2.多學門手藝,為將來創業做充分的準備。3.利用資源交自己所在行業的朋友,積攢人脈。4.去更好的城市安家立業,因為哪裡有更多的機會,有更好的資源為孩子上學,我們已經錯過了自己的年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是一個西北農民工,純屬個人觀點,歡迎關注





勤耕細做


這輩農民工,如果不甘於當工人又有一定的承擔責任的能力,建議自己拉起一幫人,找個廠去當管理吧。還有就是去創業,開店,或者是搞特色種植養殖是比較容易的。如果想開公司當大老闆,並希望自己能躋身於富豪的行列,還是省省吧,看看最近這些創業成功的年輕人,哪個不是自帶光環。還有就是動輒燒錢幾千萬,幾億這樣可怕的天文數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