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氣數”

“氣數”這個詞,是中國人特有的。

人們經常說,某某朝代、某某家族“氣數”己盡。就是說,這個朝代、這個家族已經弊端叢生、搖搖欲墜,崩潰、滅亡的命運已經無可挽回。

當然,這種變化是從極細微開始的。《易經》管這種變化叫“幾”,就是很微小的意思。也就是所謂“知幾者其神乎”。

這樣說似乎很神秘,甚至有一種迷信色彩。

其實不然,“氣數”的說法是宋明理學的產物。

曾經寫下“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張載認為,“氣”是宇宙的根本,陰陽之氣的相反相成產生了人和萬物。

邵雍則把天地萬物陰陽剛柔的變化歸之於“數”。邵雍曾經寫過一本《皇極經世書》,就是想用“數”來演繹天地萬物的陰陽消長和世道變遷。

當然,崇尚實踐的中國人很少為理論而理論,而是用“氣數”解讀歷史和社會。

舉兩個例子。

唐朝是那個時代世界上最偉大的文明。能取得這樣的成就,一方面是貴族開國者特有的開放和包容,另一方面要算它的律令體制。

唐朝有所謂三省六部,也就是中書、門下、尚書三省,尚書省下面又有六部。其中,中書省負責制定政令,門下省負責審查,不合規可以“封駁”,合乎要求的,才交給尚書省六部執行。

這種相互制衡的程式,皇帝也不能破壞。

比如:任命五品以上的官員,皇帝和丞相商議後,按上面的程序運作。如果中間哪個環節卡住了,任命也就泡湯。六品以下官員,完全由三省操作,最後報皇帝備案。

到了武則天時代,為了稱帝,武則天要培養自己的勢力,律令體制因為礙手礙腳,被丟棄不用。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恢復過來,但後來發生安史之亂,為了方便打仗和徵收軍費,權力必須集中,這些制度進一步被破壞。

皇帝的權力確實大了,但依靠的不再是一個相互制約的機構,而是宦官和近臣。

皇帝一步步落入這些人特別是宦官手裡。到最後,不僅誰繼承皇位宦官說了算,甚至皇帝的性命也由宦官決定。

到這個時候,所有人都明白唐朝的“氣數”盡了。

再說清朝。

太平天國以後,曾國藩到京城接受封賞。後來,跟最貼身的幕僚趙烈文說起大清的國運。

趙烈文說,本朝創業太容易,奪取天下太過機巧,誅戮太重,殺人太多。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奕做事又過於“威斷”。將來“抽心一爛”,必定“根本顛仆”,四分五裂。

面臨剛剛中興的局面,趙烈文已經覺察到,大清朝“大勢”己去,“氣數”將盡。即使有“好太后”、“好皇帝”也無濟於事,更何況沒有。

聽完趙烈文的話,曾國藩也難掩失望,甚至希望早點死掉,避免看到悲慘的結局。

44年後,歷史幾乎不差分毫地應驗了趙烈文的預言。

趙烈文的洞燭幽微也就成了“氣數”的最好註腳!


採自弘德新國學《國學100秒》第175期


更多《國學100秒》:

身懷利器,殺心自起

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

處小人亦有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