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專業最好就業?

新華小魚


我個人為,沒有所謂的最好就業,也沒有所謂的最不好就業。就業是動態的,就像前些年會計、法律特別好就業,可現在呢?我在給家長進行志願指導的時候都會提示他們,會計、法律已經飽和了。

如果是頂級待遇的工作,那是給名校畢業生準備的,如果你是名校畢業,放心,肯定好就業,那些名校畢業賣豬啥的,都是小概率事件。

如果是待遇一般的工作,那就是看誰的學習能力強、誰的工作能力強了,現在跨專業就業太普遍了,學歷只是一個敲門磚。

總之,我在跟家長溝通的時候,很少提熱門專業,好就業專業,四年大學畢業以後,風向有可能就變了。所以,我們不要盯著什麼好就業,而是要在觀察大勢的前提下,努力提升自己,準備自己,這樣,機會來了,才能夠抓住。


賈濤賈老師


我個人感覺還是計算機專業,說一下我身邊最真實的例子。

我的高中同學和我一起在黃岡讀的大專,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我學的是數控專業。剛畢業那會他去了北京成為了一個北漂,18年他又去了上海,在上海基本上都是三個月一換工作,當時我還覺得不太靠譜,換工作太勤,覺得不務正業,沒想到他第四次換工作的時候告訴我說這次不換了,現在工資1.2萬一個月。聽到這個消息真的為他慶幸,同時為自己感到悲哀,畢竟當時自己才6000不到,他幹一個月頂我幹兩個月。

就現在這個目前來看以後都是智能化,計算機編程、軟件測試等關於計算機的專業不到就業好就業而且待遇也非常好。



都督周瑜


什麼專業最好就業?這個問題用2020年3月初的國家政策就可以完美解答了!2020最具發展潛力的16個新職業,以及國家“新基建”深度解析

3月3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近日聯合發佈: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全媒體運營師、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等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佈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

為什麼國家會在此時期,發佈這些相關的職業認證。這些新興職業將帶給我們什麼樣的啟示?這批新職業主要集中在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兩個領域,其呈現的特點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生產製造和建築領域的技術革新催生出新職業;

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和裝配式建築施工員。工業智能化,將是未來製造業的發展方向,這次危機也讓很多的製造型企業充分的認識到,工業智能化勢在必行。

①人力成本上漲及短缺加速推動工業智能化進程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力成本逐年上漲,對於很多的企業而言,依靠過去低價勞動力創造的紅利空間不在。同時受到我國人口結構影響,低端的僅僅依靠簡單體力勞動的可用工人嚴重不足。

據國家統計局發佈的《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2018年,農民工平均年齡為40.2歲,比上年提高0.5歲;50歲以上農民工所佔比重22.4%,近5年逐年提升。未來低端的體力型工作崗位將面臨無人可用的局面。隨著疫情得到控制,企業開始全面復工,全國各地紛紛出現了“搶人大戰”,而我們觀察,很多地區及企業大規模的人員缺口都集中在低端的基礎崗位。而相對於一線生產工人的緊缺,企業的改造升級迫在眉睫。富士康是一家勞動密集型的代加工企業,但是在幾年前就提出建造“百萬機器人”計劃,並在深圳等地已經建成多個“熄燈工廠”。

②科技進步為智能化提供了基礎條件

從科技的角度,我們可以看到,全球都在加快智能領域的研發與應用,並且已經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例如我們看到的工業機器人、無人配送車、無人飛機、以及更加智能的生產設備。已經為很多的領域提供了智能化工業升級的基礎。例如,碧桂園集團投資800億元在順德打造機器人谷。研發團隊規模超過2600人,其中博士就超過400人。並且已經申請專利超過300件,在研產品超過20種,8款建築機器人已進入工地現場測試。”同時我國即將迎來的5g時代,將會加速工業智能化及建築智能化的推進進程。尤其是最近幾日,國家公佈了“新型基建”清單,涵蓋5g基站、新能源汽車、城際高鐵、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七個領域。

國家政策的推動,以及對基礎設施建設,尤其是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項目將會加速工業領域的智能化。工業及建築智能化的發展對我們從業者有什麼樣的影響呢?

①未來工業企業用人結構將會發生很大的改變。

過去企業的人員結構以基層的低技術工種為主,而未來將會是擁有知識及智能控制技術的高端人才控制生產。智能製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崗位相應而生。而隨著5g的發展,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遠程操控管理工廠的生產及加工。

受技術升級影響,工廠用工數量將明顯減少,以富士康的熄燈工廠為例,截止到2018年底,富士康就已經成功改造了多家“熄燈工廠”。以深圳的“熄燈工廠”為例,單條生產線從318名工作人員降低到38名工作人員,減員接近90%,但是生產效率卻提升了30%,庫存週期降低15%。在2018年,富士康完成改造的“熄燈工廠”共實現營收47.66億元,其中,產能提升18%,人力耗用減少84%,實現每百萬營收製造費用降低11%,管理費用降低8%。

未來工廠稀缺的不是基礎的體力從業者,而是具有知識技能的高端工人。

②建築業產業升級改變人員需求

裝配式建築施工員職位,是建築智能化的體現。從上面我們講到的碧桂園建築機器人的研發,未來建築業的用工數量將明顯減少。同時我們看到隨著機械化推進,無論是道路修建、還是樓房建築大量的採用大型機械,已經在逐漸擺脫過去僅僅依靠人力的現狀。

同時我們在這次疫情期間,武漢“火神山醫院”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僅僅8天時間,一座可容納1000張床位,總建築面積3.39萬平方米的火神山醫院,正式投入使用。火神山醫院之所以可以快速建設,因為建築的主體採用的是裝配式施工。

同時受國際關注的中國雄安新區的建設,未來將讓我們見證新時代的建築方式。中國建築設計院裝配式建築工程研究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張守峰在播出的一個訪談節目中透露,未來,雄安新區百分之八九十都將是裝配式建築。

所以在未來建築領域,急需的是具有建築知識及技能的新型建築工人,告別過去的繁重的體力勞動,在未來建築領域除裝配式建築施工員,還會促進大型機械操作人員的需求,例如大型吊車、大型運輸機械等專業領域人才需求將增大。

二、是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孕育出新職業;

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人工智能訓練師、全媒體運營師。

根據《2018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顯示,在第三產業就業的農民工比重過半。從事第三產業的農民工比重為50.5%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9年11月20日舉行新聞發佈會相關信息顯示。隨著我們國家人口結構的變化,就業人口的規模最近這些年大體穩定在7.7億左右,城鎮就業人口總數4億多,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第二、三產業單位從業人員3.8億左右。製造業的從業人員比重在下降,第三產業就業人員比重在大幅度上升。數據反映了;兩個方面的問題。第一,製造業規模效益在擴大,勞動生產率在提升,包括技術在不斷提升,導致製造業的用工規模總體下降。第二,第三產業點多面廣,企業數量大量增加,第三產業越來越成為吸納就業的蓄水池。

①規模化發展,相應管理人才缺口增大

同時我們也看到,在資本及市場競爭的推動下,各行業呈現規模化、品牌化、集中化的發展趨勢。例如酒店、超市等在市場競爭中,大體量、規模化的集團企業正在擠壓小微企業的市場,市場結構逐漸向寡頭市場發展。那麼就將會誕生很多的強大的連鎖品牌,連鎖經營管理師就是市場在這種發展格局下產生的新需求。

另外,產業的規模化與連鎖經營,勢必考驗的是整個企業的供應鏈體系。完善的供應鏈體系是保證企業穩定發展的關鍵。

這次疫情期間,快遞行業唯有順豐、郵政、京東沒有停運。京東在此期間可謂是賺的盆滿缽滿。這得益於京東的自有物流體系。保證了特殊時期能夠有序運轉,京東的配送體系優勢得以凸顯。同時京東能夠有序運轉,當然離不開強大而完善的供應鏈體系。

包括河馬生鮮、叮叮送菜等線上生鮮配送的發展,都離不開供應鏈體系的建設。

那麼隨之而來的需求就是,具有連鎖運營的管理人才及供應鏈管理人才的缺口在增大。

②“懶人”經濟將進一步推動“配送”就業

互聯網催生的“懶人”經濟,將進一步推動配送市場人員的需求,未來網約配送員依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特殊時期,生鮮網購、社區團購等網絡平臺及業績快速崛起,同時也進一步培養了“懶人”經濟。當人們一旦養成“懶”的習慣,只會更“懶”。那麼相關的配送需求將進一步得到發展。

③新媒體崛起

從過去的微博、微信,到今天的短視頻、直播。新媒體正在快速的進入我們的生活及工作。以微信為例,微信用戶突破11億,微信公眾號創作者數量突破2000萬。同時1月6日,抖音發佈《2019抖音數據報告》。截至2020年1月5日,抖音日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億,作為國內最大的短視頻平臺,繼續領跑市場。2019年被稱為直播電商元年,直播電商總規模預計將達到4400億。

這些數據告訴我們,新媒體正在改變和推動著商業模式的轉型與變革。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企業及個人進入新媒體的營銷領域。如何專業化的運營新媒體?是現在很多企業都面臨的抉擇與機會。

所以未來企業必須做好線上線下結合,作為主要的營銷方法,新媒體的全面運營將是企業關注的重點,那麼全媒體運營師這一職位將成為市場中熱點職位。

據媒體報道,雲南一所院校的直播專業首屆40名畢業生全部提前就業。這也充分顯示了市場對此類人才的稀缺。

三、是健康照護服務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職業。

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諮詢師、康復輔助技術諮詢師。

這次疫情,從某種程度上,加深了人們對健康的認知,當危機來臨時,健康才是我們第一要守護的。

這次疫情,也凸顯了我國醫療健康產業的不足,2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各省市要加強重視醫療衛生等領域的項目建設。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河南、廣東、四川、江蘇、福建以及陝西6省份今年計劃投資超過5000億元 加大醫療衛生領域投入。

同時在此疫情期間,據中國新聞網報道,從全國各地支援湖北的數萬名醫護人員中,有一百多名“呼吸治療師”,他們不是傳統的醫生或者護士,治療的主要理念也不是用藥,呼吸治療師的技能也不單是運用呼吸機,針對新冠肺炎患者肺部炎症導致的痰液堵塞,他們還有細緻的排痰手法。呼吸治療師,在救治新冠病毒患者過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隨著國家醫療體系建設的推進與完善,將會誕生更多的醫護領域的專業職位。

綜上所述,隨著科技的發展及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未來就業的形式正在發生著很大的改變,或許將影響很多人的職業規劃。

同時我們也認識到,每一次變革,都是對人才結構的一次調整,未來稀缺的是高、精、專的核心人才,我們必須瞭解各行業的發展趨勢,積極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努力提高自己的從業能力。


鹿老師物理


推薦以下幾個專業

①師範類專業

師範類專業畢業後可以去學校當老師,考編不好考的可以去各大機構給學生補課或者線上網課。我就是從事教育行業,教育還是很不錯的,就業前景也不錯,教育行業一直都是朝陽行業,不僅可以培養祖國的未來花朵,還可以幫助很多孩子改變命運。

②醫護類專業

男生和女生都可以當醫生或者護士,男護士是目前比較稀缺的行業,男同胞可以考慮一下😄,雖然辛苦但是收入還是可觀的。

③建築類專業

這個行業男生居多,雖然這類工作不好乾,也比較累,但是這也是一門手藝,不是什麼人都能幹的,學好了還是挺掙錢的,這也是就也不錯的專業之一。

④財會類專業

經濟、金融、會計等專業都是比較不錯的專業,但是很重要的一點是需要考一些含金量高的證書,這樣以後才能拿到豐厚的回報,比如CPA等等。所以大學還是要好好努力學習噢。

⑤外語類專業

這個包括英語及其他類似的小語種,比如西班牙語,我有個同學大學學的是西語,平時出去做兼職,幫人翻譯兩小時就能掙1000元,所以不管是英語或者小語種都好學好了,都是很好就業的。

我就提供以上幾個專業,供大家參考,謝謝!











學習修身者


1、師範類專業。師範類專業畢業以後可以考老師,省會城市或大地方的老師可能比較難考,實在不行還可以去培訓班當老師,也可以給學生補課或者網上授課。

  2、建築類專業。雖然這類工作不好乾、也比較累,但最起碼是一門吃飯的手藝,學好了賺錢多,不是什麼人都能幹得了的,也算得上是好就業的專業之一了。

  3、醫護類專業。女生可以當護士,男生可以當大夫,這行特別辛苦,但是賺錢確實非常多,付出都是有回報的,幹好了親戚朋友會非常多的,因為都想著可能會求到你。

  4、財會類專業。經濟、金融、會計等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專業都是好的,但關鍵看你大學怎麼去學,可能有的人畢業幾年後飛黃騰達,你卻灰頭土臉,原因就在於很多證(初級會計職稱、中級會計職稱、高級會計職稱、註冊會計師等)沒考下來,所以要想報這類專業,就業前景是好的,就看你有沒有決心和毅力把它學好。

  5、機械電子類。不得不承認,好就業的專業還是理工類專業,賺錢也比較多,因為會一門技術總比文職類工作要強得多,尤其是越無可替代越搶手。所以男生學機械工程類專業以及電子科技類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

  6、外語類專業。這包括英語,也包括其他小語種,但一般家庭條件要寬裕些才能學小語種,否則出國留學條件欠佳,只學一門英語就夠了。英語學好了也很有發展,現在是全民學外語的時代,很好就業的。

  7、學前教育專業。這個專業雖然很好就業,但是卻不合適男生學,一般女生學的比較多,而且女生要性格開朗、細心、有耐心。現在家長都很重視學前教育這一塊,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領域。

  8、設計類專業。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學設計,設計分很多種,就業前景也比較樂觀,就業率也很高,薪資當然也不低,是一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但也很累。

  9、電子商務專業。說到電商離不開馬雲,最近和互聯網相關的專業也被炒得特別火,也比較好就業,但工資可能沒大家想象的那麼高,只能踏踏實實去創業。

  10、材料工程類專業。好就業的專業還有化學材料類專業,以後可以進工廠,水利工程類專業可以進水利局等,建築工程類可以進工地。總之跟生產生活有關的專業都比較好找工作。


柚子honey


在中國這樣的泱泱大國,就業難一直是個問題,大學生隨處可見,所以在選專業時一定要慎重,只有選對了專業才有競爭力,下面給大家推薦幾個好就業的專業,僅供參考。

一、師範類專業。師範類專業畢業後可以老師,有實力的可以嘗試去雙語學校,實在不行的還可以去培訓班當老師,也可以給學生補課或者網上授課。

二、醫護類專業。女生可以當護士,男生可以當大夫,這行特別辛苦,但是賺錢確實非常多,付出都有回報,幹好了親戚朋友會非常多,因為都想著可能會求到你。

三、財會類專業。經濟、金融、會計等專業都是不錯的選擇,專業都是好的,但關鍵看你大學怎麼去學,一定要有決心和毅力把它學好,把該考的證書都拿到手。

四、學前教育專業。這個專業雖然很好就業,但是不適合男生學,一般女生比較多,而且女生要性格開朗、細心、有耐心。現在家長開始重視學前教育這一塊,是一個很有發展前景的領域。

五、設計類專業。無論是男生還是女生都可以學設計,設計分很多種,就業前景也比較樂觀,就業率也很高,薪資當然也不低,是一份有技術含量的工作,但也很累。

知道的太少,大家有什麼好的專業可以補充一下[耶][耶]



德澤教育


什麼專業最好就業?

師範院校最好就業;畢業拿到教師資格證幾乎可以100%就業,現在回家學校越來越多,非常缺老師,特別是小縣城,偏遠地區更是需要教師,馬雲退休第一件事情就是做了鄉村教師計劃,扶持教師。馬雲也是杭州師範學院畢業的。

在師範院校中,英語,數學,語文這三個專業又是最好就業的專業。英語不僅可以做英語老師,同時也可以負責學校對外交流合作業務,翻譯等等,數學永遠都缺老師,特別是優秀的數學老師,從小學到高中數學一如既往的被認為是最重要最難的學科。大語文時代的到來,讓語文老師的地位也越來越得到重視。隨著我國越來越強大,漢語對全世界影響越來越大,外國人學漢語已經很普遍了,特別是全球已經有548所孔子學院。正是需要語文老師的時候。

當然歷史政治物理化學體育音樂等專業也是非常不錯的,特別是體育老師,中考體育成績分值越來越多。

總而言之。我個人認為,讀師範專業最好就業。



姬紅波英語老師


如果說不怕苦不怕累,那就學醫吧,有人說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這句話有多少學醫的人都認識的這麼深刻,因為現在的醫患關係,沒有疫情以前是這麼嚴峻,可疫情以後真的會變好嗎?

我期待,但不管有沒有變好,我都相信我會依舊現在從醫這條道路,醫學雖然累,可他的確真的好就業,如果是本科學歷,基本二甲醫院都沒有問題,因為哪一個醫院都是非常的缺人,而且學醫相比其他專業更加穩定的是你有一項技能可以生存。



大誠小醫


什麼專業最好就業?肯定是高職學校教授的專業最好就業,比如烹飪、西餐、婚慶之類的專業。因為高職學校作為職業教育,立足點就是就業,這一點是任何本科學校無法比擬的。

如果在本科專業中找好就業的專業的話,我想要先排除法學專業。法學專業是公認的難就業。如果你要當律師,要通過國家司法考試,這個考試還是有一定難度的;如果你要當法官、檢察官,那麼不僅要通過司法考試,還要通過公務員考試,更是難上加難。本科專業,計算機、經濟管理、英語專業都是比較好就業的專業。

在這裡,我想討論這樣一個問題。大學到底應不應該以就業作為根本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我看來,就業是職業教育首先考慮的問題。大學作為一個有理想青年的聚集地,應該培養大家胸懷天下的情懷。大學是培養人的,應該以培養合格的、有思想的公民作為自己的使命,如果天天總盯著就業,格局就有點兒低了。好大學是鎮國重器,要為社會提供前進的方向、理想以及信仰。


有點兒厲害啦


在我看來無論什麼專業,選你喜愛的和擅長的才能久遠,才能好就業。

把自己選擇的專業學好,才能有好的就業或者創業。一直堅持學習和實踐,就可能成為行業中的專家。

  • 有幾個誤區:

1.熱門的專業,就一定好就業。

熱門的專業一般都是社會需求大,收益比較好的專業。但是這也意味著有太多的考生報考這個專業,競爭很激烈。

有的時候冷門專業也會很好就業。因為,這個專業既然存在,就說明有社會需求。但是如果是冷門,學生少,反而供不應求。

比如,我有個同學大連外國語畢業的。當初也是學霸級別的,畢業後做了管理。她說學英語不如選小語種,反而好就業。

一個學金融的同學,全班就她一個學日語的。有個事業單位需要懂日語的學生,她還沒畢業就被錄取了。她的同學一般多是家裡和銀行有關係,畢業就上崗。也有個別是自己考進銀行的。

所以,熱門專業報考的人多,可能人才飽和。冷門專業也可能很好就業。這是一個變量,哪個熱門專業人才飽和,哪個冷門專業缺少人才,在你報考的時候和畢業的時候的狀況都是不太好說的。

2.覺得大學裡成績很好,表現不錯,就一定好就業。

(1)大學裡的學習多是理論性的基礎知識,甚至有些已經跟不上時代的變化和技術的發展。從大學裡出來,只能說明你有一定的學習能力,適應能力和基本基礎知識。而工作是實踐性很強,靈活性很大的另外一種形式。

所以,當大學畢業的你躊躇滿志想幹一番事業的時候,往往四處碰壁的人很多。

(2)如果大學期間,你能多接觸社會,讓知識在工作中實踐,讓社會適應能力在勤工儉學中提高,可能畢業的時候就會更有競爭力和意志力。

比如,我的一個同學,大學期間為了勤工儉學,派送洗髮水試用裝。他在工作中為了省力又賺錢,跟一些小超市的老闆建立了良好的關係。這個吃苦的經驗在後來的工作中就顯得很有用。他後來做了記者,他已經習慣了四處奔波與和人打交道。所以業績做的輕鬆又傲人,很快成為報社骨幹力量。

明星吳彥祖說他在上大學時學的建築,上學期間就已經在一家公司工作了。所以,像這樣的學生,沒畢業就是成手,不會擔心就業的。

3.覺得大學畢業了,學習就可以差不多歇歇了。

大學畢業的時候,你達到了自己人生有史以來的頂峰。一旦你有了滿足的想法,就開始退步了。

社會發展越快,我們越需要學習。不然,年輕一代一跟上來,我們的那點東西馬上過時。

如果你在不斷學習,你就會有更多的機會。

所以什麼樣的專業最好就業。我覺得,選擇你擅長和愛好的專業,把它做到極致就好。因為如果從專業本身來看,就業的供需關係是一個變量。最好把我的是自己,讓自己在專業和社會適應能力上不斷突破才更有把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