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中醫學者對中醫學有哪些創新型基礎理論的研究發現?

雲遊24735908485


學者沒有民間有,因為現在的院校已經中學西了,就是中醫教授也是大談四象丟兩儀,把五臟六腑談的頭頭是道,極少談氣血整體性,丟了大道走小路,所以出現不了真正的創新。

民間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學理論,就有了新發現,為什麼我手中的方劑能“異病同治”?方劑的作用是什麼?為什麼能快速止痛?抱著三個為什麼,我認真學習探索中醫理論,經過近四十年的努力探討,我終於找到了人類產生疾病的根源——氣滯,為此,我提出了通滯化瘀理論,結合理論的提升,治療方法又有突破,“五臟平衡療法”,用中醫“內病外治”特色,結合現代儀器的加熱、振動功能,讓皮膚吸收藥物,達到五臟六腑平衡的目的,讓老百姓少吃藥、不吃藥。

“五臟平衡療法”如果普及,可讓中醫學子學有所用,學有所成,開枝散葉,世界開花,在治療實踐中提高自己的水平,在日常工作中豐富經驗,中醫的名醫就會在他們中間產生。


食醫堂


在黑龍江醫學界幾乎無人不知,張亭棟是全國使用民間偏方--砒霜治白血病的第一人,他和科研人員發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療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讓世界刮目相看。1950年,張亭棟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畢業,曾參加過西醫學中醫的訓練班,從此以後便步入了中西醫結合的研究之路。

上世紀70年代初,黑龍江省林甸縣民主公社出現了一大批癌症患者。省衛生廳派出哈醫大一院的5人專家小組前往調研,致力於研究血液病的張亭棟是組長。在住院的食道癌、子宮癌、胃癌患者紛紛向省城專家訴說病情時,一位曾被醫院"判死刑"的食道癌老人的述說引起了關注,他說,他的病好多了,不僅能喝水,一頓還能吃兩個饅頭。經檢查,這位老人果然癌腫萎縮,食道不再堵塞。是什麼帶來的奇蹟?原來,此地一位老中醫有個秘方,就是用中藥砒霜、輕粉、蟾蜍等毒物配製驗方,治療淋巴結核。起初,這位老中醫是用藥捻子,後來被一位下鄉巡迴醫療的藥劑師改為針劑,這位藥師還在老中醫的指點下把藥塗在自己母親身上治好了她的皮膚癌。1973年1月,民主公社衛生院開始用它給病人進行肌肉注射治療癌症,命名為"713"針劑。砒霜果真能治癌?經調查,大腸癌患者不便血了,宮頸癌患者的分泌物減少了,肝癌患者不疼了……

張亭棟和他的同事們對以上偏方進行了漫長的探索研究。同樣研究該課題的上海第二醫科大學、上海血液學研究所王振義教授和他的團隊邀請張亭棟前往合作攻關。

張亭棟、王振義等醫學家發現,砷劑對急性早幼粒細胞有誘導分化作用,並使癌細胞凋亡,這一研究成果表明,砷劑對胰腺癌、胃癌、肝癌、肺癌等也顯露出可喜療效。1996年12月,全美血液學大會在美國召開,張亭棟和時任上海血液學研究所所長的陳竺受邀參加。陳竺發言時詳細介紹了砷劑治療復發的白血病症15例,其中14例獲得完全緩解,當時,會場轟動了。1998年之後,國際醫學界廣為接受三氧化二砷對急性早幼粒白血病具有治療作用。

在砷劑治療白血病的課題研究上,張亭棟探索了一輩子。目前,張亭棟和他的同事們開創的課題依然被哈醫大一院的後繼者們繼續創新著。我國每年20多萬支的生產量挽救了大量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來取笑


《易演傷寒論》徹底,全面推翻《傷寒論》歷代註解。獨闢蹊徑,用六經十二闢卦模型全解八十五個具備期數,比如各病“某病傷寒某某日”千年未解之謎。吻合原著思路。《傷寒論》逐條前後關聯,一氣呵成。醫易同源在《傷寒論》中具體實現。這個算是對《傷寒論》研究的最新發現



易演傷寒論作者


當今中醫學者在中醫基礎理論方面談何創新?

一丶中醫基礎理論的依據是陰陽五行,也就是說陰陽五行學說是中醫基礎理論之綱,是本、是精髓。然而建國後視陰陽五行為糟粕、是封建迷信,今日之中醫院校有幾所真正講基礎理論之陰陽五行,記得前年問一位在某中醫學院讀研的學生,一問三不知,他說陰陽五行老師沒講過,是課外讀物…這就是當今的中醫研究生所學之教材?

二、因為中醫基礎理論的《黃帝內經》己經達到自然(天體、人體生命)科學(信息)之頂峰!今日之中醫學者只須理解、掌握、臨床實踐應用即可。假設《內經》基礎理論有不足之處,當今還有學者能夠創新、完善嗎?


尋蹤追源


很少因為說都沒人聽!就如西醫病因起於感染、炎症、所以基體西醫就是消炎殺菌必備。

而中醫病基以氣候暑溼、人體寒熱、利滯、厭躁等為切入,治病先從安人、通利、化溼去熱為根本、配合對症施湯,定會卓見成效,而學迷文本多重針對直接對症施方、這雖然無錯、但也會強弱一意。這根本療法有多少人能領會、理會?

就因為中醫學術不受重視、所以學述上不能做到百家爭鳴、只有各專其宗,未達精武精神、很多國學何仿不是這樣!


4949147318802


無論什麼醫,歸根到底要看藥物正副作用看療效看經濟。現代中醫其中藥製劑化即藥性提純是發展方向,如此,使用起來如在藥物計量,藥方調製調配方面會更為精準方便,正所謂更科學。傳統中醫除了對藥性的要求,還有一點就是對存在於原生態藥物內部特有磁場信息的採集應用,這種雙重作用的治病原理只有存在於傳統中醫理論中而發揮效力,這就是中醫拒絕給不信中醫的人不治病的原因,用科學的說法這叫心裡療法,這就是傳統中醫與現在中醫不同的地方,人體本來就是個小宇宙,其運動規律與軌跡於大宇宙相仿,拋開了宇宙學說就無法正確理解中醫,就不能更好治療疾病。作為醫學作為病人主要看療效而不是看方式方法,過分追求醫療目的之外的東西實不可取。


guanshanyhhy


一些無聊的人總是在網上提出這種煽動性的問題。讓黑中醫的和挺中醫的爭論的不可開交,誰都說服不了誰。我覺得這些爭論沒有必要,也很無聊。首先是中醫事業的發展與否是國家的決策,國家不會因為某些人的爭論而改變方向。其次是民間需不需要中醫。據我所知,在縣級以下看中醫的還是有相當一部分人 ,這些看中醫的群體主要包括有犯老年病的,有患慢性病的還有長期讓西醫治療去不了病根的。由於居住環境的因素,接觸到看中醫的人比較多,瞭解到中醫治病還是有一定長處的,也是有效果的。況且自己曾經有病也受益過中醫。但是存在的問題是,比較好有醫術的中醫很少,自己居住的縣有50多萬人口,能夠拿的出手的中醫不超過10人。他們每天收看四十多個患者,由於看病的人多需要提前取號,有時第二天才能看上病。現實當中對民間中醫的發展,存在一個相當大的問題,就是中醫醫術不外傳,只穿給自家人,這就限制了民間中醫事業的發展。

綜合上述,我反對在網上提出這些問題,網上的爭論也不會有結果。中醫的發展一要看國家的政策,二是要看患者的需求。在一個國家裡多一種醫學是好事,多一種醫學就會給人們治病多一份選擇。有需求就有市場,有市場就能生存。在現實生活中只相信西醫而抹黑中醫,或者只相信中醫而抹黑西醫都是錯誤的,中醫或者西醫不會因為個人喜好而消亡。


手機用戶50102446641


中西醫不要對立,要相互結合,服務於治病救人這個根本目標。中國的醫生對中西醫學應該同時學習掌握。這也是傳承發展傳統文化和吸收先進文化的自信結合。

為中華民族繁衍數千年保駕護航的中醫,從來不否定西醫,從來都是強調博採眾長。但在資本推動下的某些西醫和西方勢力不遺餘力妄圖滅絕中醫。

中醫重實證辯析,系統整體,天人合一,西醫重量化分析,化學器械,局部發力,各有所長,必須走相結合,互作輔助,結果導向的路子。

反中醫甚至反漢字是百年前為了民族出路矯枉必須過正的符號,現在迴歸正常。革故鼎新,初始階段新事物更難被接受,需要強力推行,後期階段主要是資本推動下的西醫想滅絕中醫這個競爭對手,更成了公知和反華者的抹黑工具,但傳統的東西真有生命力仍然不會被丟掉,中醫用療效說話,科學不能解釋中醫,那不是中醫有問題,而是科學自己還有問題解決不了。

中國成功之因就是主動“吸收一切先進的文化”,中醫現代化已經在路上,寄望真正有仁心大愛且有開創能力的醫生主動接受對方,融合貫通,中醫的全局理論之道終究能夠吸收進西醫這個局部理論之術,形成全新的中國現代醫學。


滄海一粟20160415


中國的祖宗留下好東西,快給不孝子孫敗光了,這些逆杵劣種瘋狂踐踏自已,辱罵自已的祖先,詆譭自已的人格,出賣自已的靈魂,振振有詞不知羞恥,中醫將在國外開花結果,以後看中醫將出國看了,國家重視不夠將巨大的財富拱手出讓,衛建委裡多要留中醫一方之地。


滾滾洪流874


要想創新,跟上時代步代,中醫用西醫器械來檢測,同種病證,有用中醫中藥的,有用西醫西藥的,物殊手術的除外,如早用中藥,可能會不用手術,經治療後你再化驗,檢測,看體內,誰的負作用少,要是大病,如癌症患者,一週化療,一週中藥療,看看多項數值的差別大小,中藥味數,中藥某味品的重量或曾,或減,那種病,在什麼程度用中醫治療更劃’算,那種病用西醫比較好,這就更深行人心,就發展了,為法創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