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書:今天你聽了嗎?

今天在“得到”聽了兩本書,一是《哈佛非虛構寫作課》,二是《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講真,以前覺得聽書的行為太小兒科了,不過,今天的收穫還是有的。

但是,不得不說,這種收穫是建立在讀過原書或至少相當瞭解原書內容或作者一貫風格和主張等前提下。


《哈佛非虛構寫作課》是將某次研討會上與會者的文稿集結成冊的,所以本書具有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特色,內在邏輯也不太統一。但是由於編輯高超的技藝,把51位作者的文稿按主題分九章統合起來。

有鑑於此,《哈佛非虛構寫作課》聽書稿的寫作,其實不太容易。


印象較深的是,聽書稿作者大刀闊斧,刪繁就簡,只重點寫了其中三章的內容。儘管有些遺憾,但也只能如此了。

對於有非虛構寫作經歷的人,即使再簡潔一些,他們都懂;反之,也不然。


巧,《阿加莎•克里斯蒂自傳》正好是一本非虛構類圖書,且為阿婆本人親手寫就,可謂妙趣橫生。

聽書稿順著原書的時間順序少年、中年、老年寫成。雖然相對上一本書要容易處理一些,但是,整篇書稿讀起來相當通順易吸收,還不乏文采。這點,應該是聽書稿寫手共同追求的目標吧。


總之,聽書稿雖脫胎於原書,然而已自成一體,形成自身的價值了。

聽書:今天你聽了嗎?

一邊聽書一邊乾點兒啥?


聽書稿寫手的觀點或許已開始悄然主宰那些不讀原書的人群的思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