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來源 | 瞭望消金(lwxj001)

作者 | 咖喱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加之疫情防控的 “推波助瀾”,金融服務在電商圈掀起熱浪。


阿里、京東、蘇寧等電商巨頭,早期佈局消費金融領域的不少電商平臺也藉機名聲大噪。


就拿美團來說,瞭望消金曾報道,今年以來,美團金融“生意貸”、“生意寶”雙管齊下,鉚足勁盤活旗下金融業務。(文章回顧:美團“生意寶”來了)


然而,同是電商跨界做金融,有人歡喜,有人愁。


近期,唯品會揭露的2019年成績單顯示,其全年營收為929.9億元,同比增長10%”。但旗下金融業務已被納為其他收入來源,且該項僅佔到總收入的4.6%。


據瞭望消金所知,唯品會曾提出“電商、物流、金融”三駕馬車並驅的架構。去年以來,唯品會先是“忍痛割愛”,甩掉物流業務,又被曝出金融部門裁員減人,金融產品也陷入“停用風波”。


如今,唯品會金融業務在財報中悄然“隱身”,寓意何為?


01

電商金融“熱”

唯品金融曾高歌猛進


哪有流量,哪有就金融。電商平臺作為消費的“高頻”聚集地,幾乎都涉足金融業務。


螞蟻金服、京東金融、蘇寧金服等依靠自身電商平臺的量級用戶,以及超群的產品運營能力,短短几年時間,已迅速瓜分國內消費金融市場,成為消費金融領域“獨角獸”企業。


近日在美股市場上“一枝獨秀”的唯品會也曾將金融業務視為核心發展目標。


2017年,唯品會CFO楊東皓曾對外表示,未來唯品會將形成以“電商、金融、物流”為支持的“三駕馬車”架構。


“消費貸是未來方向,電商正是消費者購買產品時最直接的場景。”在楊東皓看來,電商企業入局金融業務具備先天優勢:一是消費場景,二是電商平臺本身自有的巨大流量。


自2012年流血上市後,唯品會就意識到單一的特賣業務,不是長久發展之計。開始推動多元化戰略佈局,朝互聯網金融業務及物流業務發展,欲轉型為綜合性的消費電商平臺。


2013年,唯品會在B端試水,圍繞供應商需求,推出供應鏈金融產品“唯易貸”。2015年,開始發力於C端消費金融市場,推出消費貸產品“唯品花”


據瞭望消金不完全統計,目前唯品會手握第三方支付、小額貸款、保險代理、融資租賃

等多塊金融牌照。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2017年5月,唯品會正式宣佈拆分金融業務。有業內人士分析,“唯品金融”獨立門戶,將有利於唯品會在資本市場上獲得更高的估值和融資,減輕對唯品會現金流的佔用。


至此,唯品金融除“唯易貸”和“唯品花”,還推出了現金貸產品“唯品花取現”、理財產品“唯品寶”(對接貨幣基金)和“唯多利”(對接投資連結保險)、唯品眾籌唯品信用分等多款金融產品。


02

成績單“一鳴驚人”

流量護城河正在瓦解


3月5日,唯品會發布了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因各項核心數據亮眼,唯品會股價迎來沉寂已久的連續上漲,成為美股市場上中概股裡的“一枝獨秀”。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圖源:同花順APP,截至3月10日收盤)


數據顯示,報告期內,集團總營收達到人民幣929.9億元,同比增長10%,而淨利潤為40億元,同比暴漲88.7%。


但有業內人士分析,唯品會業績表現之所以如此搶眼,是轉型綜合電商受挫,終止物流業務、縮減金融業務人員成本,又迴歸特賣業務,兜兜轉轉才“拼”來的。


瞭望消金髮現,唯品會還出現了“增客不增收”的現象。2019年其活躍買家數,較2018年增長了850萬,但客單價卻同比降低了50元。


有業內人士指出,唯品會自身未拓展下沉市場,過度依賴於騰訊、京東的引流渠道,拉新能力不足。用戶是電商平臺的重要資產和根基,唯品會正在失去“流量”這個天然的護城河。


值得一提的是,唯品會發布財報當天,CEO沈亞在電話會議上表示,在金融業務上,資金端將逐步轉移到銀行,目前金融模式佔用現金已越來越少(從以往50-60億到現在10多億)。


在瞭望消金看來,唯品會活躍用戶的“質”與“量”,可視為唯品會金融業務的“天花板”。


03

唯品金融悄然“隱身”


此前,唯品會曾在年報中披露過唯品金融數據。2015年至2017年,唯品金融淨收入佔集團淨收入分別為0.15%、0.2%、0.34%;2017年壞賬計提達到1.2億元。


如今,唯品會的金融業務收入已“隱藏”在其他收入之中。


瞭望消金瞭解到,唯品會的其他收入主要包括,第三方物流,產品促銷和在線廣告,向第三方商家提供產品銷售平臺,小額信貸的利息和消費者融資,以及庫存和倉庫管理等服務收入。


而財報數據顯示,2019年其他收入佔比僅為4.6%。由此可見,其金融業務收入微乎其微。


有業內人士認為,唯品會迴歸特賣業務,主要是因為金融板塊缺乏明星產品及商業創新,風險比機遇更大。


瞭望消金通過唯品金融APP發現,由於平臺業務調整,其已於2019年6月25日10:00起,暫停開通理財賬戶,當前“唯品寶”,“唯多利”等金融理財產品已無法購買。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而此前深陷“停用風波”的“唯品花”已開放申請,瞭望消金在填寫完資料後, “秒”批了9200元的額度,且支持“唯品花取現”。但日利率高達萬10,年化恰好踩在36%紅線上。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瞭望消金注意到,“唯品花取現”是唯品金融為馬上消費金融提供的導流產品。通過與馬上消費金融合作,提供純線上無抵押的現金分期服務。


在此次財報會議中官方也表示,今後唯品會在金融領域將會逐步轉型為助貸模式,通過為用戶介紹貸款平臺獲取佣金的方式盈利。


瞭望消金還發現,唯品貸個人借貸合同中存在“霸王條款”。一旦用戶造成違約,很可能在不被告知的情況下,被上報到央行徵信及其他徵信機構,並遭遇受第三方機構的催收。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在各大投訴平臺上,唯品花因捏造法律函件、騷擾唯品會購物收貨人、未經過本人同意爆通訊錄等惡意催收行為的投訴不在少數。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電商金融“熱”,唯品金融為何悄然“隱身”?


04

結語


在瞭望消金看來,唯品會忽略自身綜合能力,盲目開啟多元化戰略,到頭來吃相難看。


就拿其並不擅長的物流業務來說,甩掉品駿快遞業務,著實有種“斷臂求生”的味道。


而金融業務方面,雖擁有多塊金融牌照,但都“華而不實”,幾乎沒有口碑產品,反而影響電商端的發力。


當前的唯品會,無論是主營業務,還是金融業務,都承受著持續增長的巨大壓力。


若後期無法聚焦和創新,提高活躍用戶的“質”與“量”。


那麼,“三駕馬車”可能會駛向衰落滅亡的下場。


關注瞭望消金

後臺回覆下列關鍵字

315消費金融 | 唯品金融 | 平安

美利車金融 | 達飛雲貸 | 宜信

還唄 | 招聯金融 | 品鈦 | 美團 | 戰疫

查看更多相關專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