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戰在機場海關“流調”一線的日語翻譯

奮戰在機場海關“流調”一線的日語翻譯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支部書記,哪裡需要、哪裡危險,就請安排我在那裡工作!”這是市委外辦第四黨支部書記、港澳工作處處長張馳在疫情發生後的表態發言。作為一名老黨員、一名支部書記,張馳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抗疫鬥爭以來,他時刻以自身的實際行動體現著一名共產黨員的責任和擔當。

按照全市疫情防控工作的總體安排,從2月11日開始,市委外辦安排張馳下沉到雁塔區長延堡街辦青松路社區參加一線防控工作。當日上午8點,他向所在的長延堡街道青松路社區報道,與社區負責人對接,請領任務。

“我是黨員幹部,請把我安排到任務最重的地方去”。在他的堅持下,被分配到南方星座小區,協助小區開展防疫防控工作。南方星座小區防疫期間的日均人流量達500人次,張馳與小區工作人員對進出人員和車輛進行逐一登記排查、測量體溫,加大對環境衛生的消殺工作,他主動承擔起社區“疫情微信群”的問題解答工作。針對小區19戶外地返回隔離人員,每日採購生活用品、收送快遞等工作任務,張馳隨叫隨到,熱心積極,成為小區樓棟管理員的“好助手”。

隨著疫情發展變化,“外防輸入”成為防控的重點工作,作為一名日語翻譯人員,張馳同志又被臨時抽調到機場防疫防控指揮部涉外組工作。2月26日中午接到通知後,他沒有絲毫猶豫,立即趕赴機場開展工作。一到機場指揮部,受領翻譯 “告入境旅客書”“國際旅客信息統計表”以及“醫學觀察通知書”等任務。為了儘早投入使用,他夜以繼日、加班加點工作,以最快速度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得到了大家一致讚揚。

“把方便讓給別人,將危險留給自己。”2月28日開始,張弛受領了一項重要工作,為西安市疾控中心醫務人員在機場海關內進行的“流行病醫學調查”提供現場翻譯。由於“流調”是與發熱病人、密切接觸人員面對面進行交流,危險性高。

在參加“流調”工作培訓時,疾控專家反覆強調:“流調”工作是在最前線,面對面的開展,即使防護充足,還是有相當的風險性,因此絕對不能馬虎大意,必須做好一切準備,應對各種可能發生的狀況。由於指揮部的日語翻譯人員大多是大學生志願者,考慮到他們畢竟年輕,心理承受和抗壓能力有限,張馳主動要求承擔海關現場的“流調”日語翻譯任務,他給機場指揮部的領導說:我是黨員,義不容辭!為了圓滿完成“流調”工作,張馳進行了大量前期準備工作,查閱大量資料,重點掌握相關專業術語,並電話向日語翻譯專家進行請教,確保醫務人員在詢問外籍旅客相關問題時連續順暢。

在“流調”現場,他與醫護人員並肩戰鬥,共同耐心與外籍旅客溝通,安撫他們因長時間等待產生的急躁情緒,使所有調查程序能夠順利完成。完成一趟國際航班的“流調”任務,要持續將近6個小時,當摘下早已被霧氣佈滿的護目鏡、脫下密不透風的防護服時,張馳全身都被汗水浸透了,他說:“我的選擇和付出是值得的,要無愧於共產黨員的稱號,無愧於上級組織交給我的任務。外賓們臨走時感謝的話語,就是對我努力工作的褒獎。”

圖/文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閆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