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氏宗祠“石溪堂”重建

查氏宗祠“石溪堂”重建


宗祠,是家族文化之本,家國曆史之魂,既可增強宗親的認同感,家族的親和力,也能夠使全體族人尋根溯源,培養尊祖敬宗的良好品德和素質修為,能充分體現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和民族團結精神。

1368年查姓始祖九三公從安徽休寧舉家遷徙至高郵,設地名查家甸,他們以擺渡、種地、開店經商為生,辛勤耕耘,繁衍後代。六百多年成就了一段可歌可泣、感天動地的家族發展史。使得該地區查姓子孫枝繁葉茂,奮發圖強,鄉賢輩出,經久不衰,在波瀾壯闊的地方宗族歷史長河裡,劈波斬浪,在百家姓氏之林中,引領風騷。

而今欣逢盛世,我輩有幸遇上了民族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好時代,傳承家風家訓,尋找宗親族人成為必然夢想。通過對查姓家譜及其族人遷徙情況的研究,大數據平臺信息傳遞和查氏宗親聯誼,找到了從高郵周巷查家甸遷居到宜興150餘年的宗親,使他們同住一個小區,天天見面打招呼但不知道對方姓名,但實為同祖同姓的幾位查氏宗親見面時恍然大悟,激動不已,個個流下愉悅幸福的淚水,使得他們及時認祖歸宗。2014年夏,現居江蘇省宜興市的知名成功人士、九三公第16世孫查良才先生,提議重建查氏宗祠“石溪堂”的美好構想,得到了九三公始祖地高郵宗親們的積極響應,時任江蘇省高郵市公安局警務督察大隊大隊長、主持局紀委日常工作且為揚州查氏宗親聯誼會會長的查禮明先生,在其夫人湯連香女士的鼎力支持下,義無反顧、義不容辭地擔當起該項目的牽頭人。他利用工作之餘,克服身體疾患帶來的困難,起早貪黑,廢寢忘食,運用曾經在家鄉周巷派出所工作二十多年的人脈資源,數十趟往返於城區的家與祖源地周巷查家甸等查氏宗親聚居地,去省進市拜訪老領導及相關機關部門,溝通協調區劃調整後的臨澤鎮黨委政府和現在祠堂歸屬地陳甸村黨總支村委會,將正在規劃之中的省級“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爭取落實到陳甸村查家甸自然村莊,把祠堂建設作為該項目的核心內容確定下來。同時,查禮明先生通過祖源地查庭高、查義高、查佔剛、查乃生、查際廣、查禮宏、查志高、查志龍、查儀學等宗親的不懈努力,不厭其煩做好原祠堂宅基地、現居民姜慶華和單玉英二戶的徵地拆遷工作,為他們在周巷集鎮小區購置了商住樓予以妥善安置。期間,查禮明先生反覆協調市財政局分管領導、臨澤鎮村建、土管部門給與支持,通過分佈在高郵市各鄉鎮宗親召集人,東燈查金銀、查家甸查忠勇、葛家查永喜、錢鏡查安華、司徒查榮金、城區查乃東、姚夏查須榮、子嬰河查永鴻,以及籌委會常務理事,宜興查良才、查順良、查夕良、查宏明、查餘年、高郵城區查廣清、順達通訊查中順、北京查明清、揚州查力爾、鹽務局查學軍、教育局查儀勇、東燈查金來、建築監理查寶宏、紅星美凱龍查寶剛、揚州新華中學查寶才、周巷中學查文紅、臨澤查徵兵等宗親的全力協助、精心運作和廣泛發動,完成了規劃製圖、徵地拆遷、三通一平等基礎工作,確保了祠堂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2018年1月,在舉行隆重的開工儀式後,由現居高郵市經濟開發區東燈社區的九三公第21世孫查金山先生先行墊資,在位於兩面濱臨周臨河,“美麗鄉村”查家甸自然村的東南角,“石溪堂”的原址上組織進行祠堂建設。經過近一年的緊張施工、簡裝,同年11月,佔地面積近千平米,二層建築面積六百平米,雄偉壯觀、莊嚴肅穆的查氏宗祠“石溪堂”工程建設基本竣工。


查氏宗祠“石溪堂”重建


查氏宗祠“石溪堂”是供奉先祖們神位的聖潔殿堂,是追根溯源、祭祖議事、文化交流、紅白聚會、傳承記載家族發展史的場所,為查氏家族所共有。同時也作為查之家幫扶基金會高郵幫扶站、陳甸村民俗館,為當地鄉親的文化活動場所。祠堂建設項目共投資一百五十萬元左右,在起初收到捐資數額不多,資金缺口非常大的情況下,查禮明先生的女兒查茹玉看到父親成天眉頭緊鎖,寢食不安的樣子,心疼不已,在聽到其母親隻言片語,透露父親準備變賣他們現居住在城區的房屋,用於償還祠堂建設債務的情況後,主動向父親提出,將他們夫婦工作以來的四十萬元存款全部捐獻出來用於還債,以減輕父親的精神負擔。但九三公的子孫們牢固樹立“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眾人划槳開大船,眾人拾柴火焰高,抱團抬石事竟成”的理念,全體查氏族人眾志成城,團結有為,密切配合,想方設法籌集資金,解決實際問題。在項目牽頭人查禮明先生率領查金來等宗親四處“化緣”籌資還債過程中,讓人欣慰和動容的是,宜興查良才的父親,九十高齡的查志芳老先生,在聽了祠堂建設情況報告後,老人家毫不猶豫地當場表態捐資五萬元,他激動地說“我都九十歲了,兒女們非常孝順,吃不愁、穿不愁,看到你們在為光宗耀祖東奔西走做實事,特別高興,我有點私房錢,現在不拿出來不為老祖宗作點貢獻,更待何時呢?我要錢擺在那兒又有什麼用呢?”老爺子的語言樸實無華,情真意切,論輩分他是現代查家人的活祖宗,更是感動查氏族人的楷模,是激勵我們年輕查氏人戰勝困難的動力與榜樣。期間,良才先生攜順良、夕良兄弟三人和老爺子志芳先生全家捐現金二十萬元,宜興宗親宏明、餘年在當地拜訪明賢,宣傳發動,不遺餘力助推捐資工作,通過群策群力,宜興宗親共捐現金二十六萬餘元;同時,查之家幫扶基金會永恩理事長,惠興會長等江陰宗親也熱情相助,共捐贈三萬餘元;泗陽義萬夫婦在百忙之中聞訊趕來雪中送炭、慷慨解囊,現場捐贈五萬元;中華查氏文化研究會會長從發先生雖因故未能親臨現場,但也真誠地發來賀電,關心關注備至;邱玉林先生作為查氏姑娘的優秀兒子,中華紫砂工藝大師,不吝割愛,捐贈價值五萬元的紫砂寶壺等。2019年4月6日上午,九三公的子孫們在重建的祠堂裡舉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禮,現場人山人海,興高采烈,其樂融融,現場簽到宗親達488人,當場收到現金捐資六十萬五千八百元,這再次充分體現了宗親聯誼,家族情懷。

通過祠堂建設、宗譜纂修、祖墓修繕、扶危濟困和互幫互助等查氏文化的有效傳承,查氏子孫低調做人,實在做事,精誠團結,負重拼搏,敬宗睦族,振興中華,共同發展的願望一定會實現,查氏家族光前裕後、傳承美德的明天會更加美好!


查氏宗祠“石溪堂”重建


此文出自《高郵市姓氏文化研究會》會刊第八期。版權為查氏宗親聯誼會所有,未經作者同意,切勿轉載!文章配圖,如涉及版權,請聯繫管理員,及時刪除。原創美文徵集: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