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环内人士鄙视的拼多多,越拼越多!---“体验平等"的推动者?


五环内人士鄙视的拼多多,越拼越多!---“体验平等

1 先理解下一些概念


技术是为了服务用户,但针对某一项产品及技术的进步速度总是大于相对的客户要求的速度导致两者产生速度差。

性能过度可以渡让出一部分市场,可以使后来企业运用可廉价获得的新技术,满足巨头不屑于去捡的市场。体验的平等的概念:我们去欧洲、美国,乡村和城市使用的东西、生活品质区别不大,顶多一些奢侈品大牌乡村不卖,但审美和品质是一致的。而低价的需求在当下依然是大多数。我们往往会被自己常关注的东西所迷惑,认为世界就是这个样子。新用户的出现,是由红米为代表的低价智能手机普及,快速让三到六线用户上了网,农村互联网的渗透率提升。中国的物流网可以达到村村达。

这带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你是在捍卫一个刻板的经济学理论,还是回归到一个简单的商业常识。

五环内人士鄙视的拼多多,越拼越多!---“体验平等

Show Your Talent

2


五环内人士鄙视的拼多多,越拼越多!---“体验平等


拼多多的快速发展与未来锚点。

现在

  • 拼多多满足的是一个人的很多面(比如买高价相机上京东,买垃圾袋等可以上拼多多),利用技术与客户需求速度差理论以及中国的特有市场现状,精准的踩到空缺市场。

未来

  • 不会天猫/京东化,这没有任何优势。让供应商二选一?这对拼多多不现实。
  • 供给侧改革。王兴提出叫三高三低的原则: 低客单价、低毛利,低成本。但是高技术、高科技,高效率。而高科技本身这个供给侧改革本身会成为一个护城河。
  • 供应链升级,构建供应堡垒。
  • 培养中间人。供给和客户两头让步,进入半计划,半市场性的定制化服务。


3 拼多多如何崛起| 电商说起来死去活来,难得要命,但核心就是三件事,获客、开店和供货。


五环内人士鄙视的拼多多,越拼越多!---“体验平等


获客

获客时机:智能手机的乡村层面普及,社会在信息获取方面全面升级,微信覆盖9.3亿用户,淘宝月活用户5.5亿,产生了3.8亿用户数量差。这就是巨头不屑的空缺市场。

获客逻辑:吃腾讯小闲的流量/网上的超市打折区/现金签到/砍价免费拿/拼单捡漏区。

现阶段最有效的是熟人推荐。把小闲转化成笨笨。拼多多的逻辑是再不拼这个团就没了,而且先付款再拼团,淘宝是还有原来PC的逻辑,遇到想买的东西先加购物车,到周末把购物车里的东西比较一通扔掉一部分再买。这是淘宝的逻辑。


开店

拼多多开店流程极简:

  • 卖个商品送一个店铺
  • 注册,设定价格,系统自动标不拼单价格,确定生成订单。
  • 页面甩出去,买家付款,发货,到钱。

对标系统复杂,流量见顶的电商平台。


供货

  • 2008 淘宝商城
  • 2011 拆分独立
  • 2012 改名天猫
  • 2015.6月打假----- 24万三无商家被抛弃 拼多多2015.9月成建制吸收

低端供应链和低消人群的安放如果无法解决,产业没有升级,即便把拼多多灭掉,社会仍然不会变好。在2004年,淘宝刚开始时,在淘宝开店的人就是城市无产者,他们在城市里拿不到资源,租不起店面,只能在互联网找机会做事。但随着淘宝越来越复杂,庞大和体系化,2012年后,流量就已经见顶了。如果没有钱打广告,学习这个系统的新创业者,只想用付出换得创业机会的时候,其实在淘宝已经鲜有机会了。

4 未来:电商领域的头条 供应链端小米化的推动者


五环内人士鄙视的拼多多,越拼越多!---“体验平等


这个说白了就是如何用新技术(包括新的互联网基础设施)做最具性价比的产品,满足广谱用户,做成本减法(一头砍掉中间商,另一头由于新技术的发展和客户的集中化降低生产成本,提供爆品)。第二曲线升级行动起来,整合供应链,减少中间环节,扎扎实实改善一下廉价消费市场,拼多多的用户品类里,你有没有看到至少有100个你可以颠覆式创新的机会呢?

5 期待! 能否越拼越多!


拼多多是否能担起推动者的角色。

拼多多的机会其实是叫做过程机会(或者叫过程原罪),但最终的终局一定是客户体验的平等。

拼多多管理层是否是这个概念,能做工厂的坚定支持者么,让供应侧低抽成,高毛率。还是也变沉有约束供应端自由度的中间商?第二个淘宝,第二个美团? 希望拼多多,越拼越多。

「子系统越活跃,母系统越稳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