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寸土寸金的蘇州觀前商圈裡稱斤賣的書店憑什麼可以活下去?


在寸土寸金的蘇州觀前商圈裡稱斤賣的書店憑什麼可以活下去?


昨天蘇州姑蘇區政府公告,從今天開始有100多家餐飲店可以堂吃了。這彷彿是給女神節送上一份驚喜。

今天上午天氣多雲,風大,到了下午開始陽光明媚,風也小多了。決定去父母家探望一下,也給母親這個老女神送上一份節日問候。

疫情後第一次乘坐公共交通,上車後有專人一一測量體溫,乘客也非常配合,人人都戴上口罩,車廂裡乘客也不多。

到了父母家敲門,母親開門後很是驚喜,忙著招呼我們進屋。過一會,她彷彿想起什麼來,說道:“你們沒有通行證怎麼可以進小區的?前幾天你妹妹妹夫來探望我們,只有妹妹一張通行證,妹夫硬是沒有能進來。”我回答她:“他們說沒有證不能進來,我告訴他們自己回父母家。”後來,工作人員登記詳細個人信息後同意放行。母親聽完後說:“放鬆了,放鬆了,現在麵店也可以堂吃了。”

在寸土寸金的蘇州觀前商圈裡稱斤賣的書店憑什麼可以活下去?


經過前期的嚴防死守,蘇州的疫情應該得到有效控制,不僅沒有新增,而且87例患者中,已經治癒81例了,總體上真正做到了可防可控,這些與各個社區工作人員的辛勤努力是分不開的。

離開父母家,從拙政園到臨頓路,再到觀前街,雖然餐飲店開業了不少,但是沒有見到有一家可以堂吃的,都只能外賣。觀前街上,人員稀少,基本都是年輕人,商家也沒有往年女神節大促銷的活動,幾個小吃店鋪門口,人們排起了長隊。除了肯德基和必勝客店鋪以外,其他餐廳都沒有堂吃,像得月樓這樣的老字號都還大門緊閉。

在寸土寸金的蘇州觀前商圈裡稱斤賣的書店憑什麼可以活下去?


不過,今天的觀前街終究比我上一次去時多了很多生機,人流明顯增多,人民商場、美羅百貨等大型商業中心也開業了。

本來想起鈕家巷九旬老人江老闆書店看看,一看時間已經過了四點半,老人已經下班了,就決定去美羅百貨邊上九勝巷裡的一家小書店,這家書店我常去,賣的都是過氣的書,書是按斤稱重購買的。剛開始我在想,在寸土寸金的觀前商圈賣過氣書刊,夫妻倆人守著店鋪,怎麼能賺錢呢?後來我慢慢了解,其實賣過氣書比賣新鮮書更容易賺錢。

在寸土寸金的蘇州觀前商圈裡稱斤賣的書店憑什麼可以活下去?


書商手中過氣的書基本都賣不掉,還要佔用倉庫,不如一次性比廢紙高一點的價格出售收回現金。單從紙張和印刷成本,一般只佔書籍售價的30%左右,如果能夠把這30%收回來也虧不到那裡,將庫存盤活收回現金也是經營之道。而買入這些書籍的老闆,只要高於這些成本的一半賣出,一般都是能賺錢的。比如一本售價40元的書籍,以低於12元進貨,然後以20元賣出,對於讀者是打了對摺很划算,對於店鋪老闆就相當賺到了40%的毛利。

只要店鋪有足夠的人流,每一天保持一定流水量,扣除房租和資金成本,剩下的就是夫妻倆的收入了,應該也不會是少。況且書店的地面和空間都是可以利用起來的,採用貨倉式陳列,攤到單本書的房租就非常低。這就是為什麼這家書店能夠在寸土寸金的觀前商圈裡長期存活。如果他們是賣新書的話,一定完蛋,不僅書商給的折扣少,而且店鋪陳設不能像倉庫貨架一般,攤到單本書房租就高。

在寸土寸金的蘇州觀前商圈裡稱斤賣的書店憑什麼可以活下去?


我選了八本書,一稱有八斤六兩多一點,20元一斤,合計174.8元,老闆把零頭去掉支付寶付了174元,裝了兩個袋子,對我千謝萬謝,自己乘著公交回家了。

到家後把書的原價算一下,合計362元,相當於書價打了四八折優惠。書商老闆、店鋪老闆和店鋪房東還有我皆大歡喜。

疫情讓很多商業活動停擺,各方受損嚴重,現在開始漸漸恢復,希望一切商業活動都能能夠像小書店一樣早日正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