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報:三部門鼓勵銀行保險完善外貿金融服務

12月27日,《中國證券報》《上海證券報》《證券時報》分別在頭版或顯著位置刊文聚焦三部門鼓勵銀行保險完善外貿金融服務。《證券時報》刊文指出,12月26日,銀保監會聯合商務部、外匯局印發了《關於完善外貿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從總體要求、完善產品和服務、加強貿易背景審核、提升風險管理水平、強化內部管理、加強組織保障等六部分提出共計29條具體要求。《中國證券報》刊文指出,銀保監會、商務部、外匯局有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近年來,我國銀行保險機構外貿金融業務發展態勢總體良好,支持外貿發展的能力不斷得到提升。但也需注意,當前銀行業保險業外貿金融服務還存在機構間、地區間外貿金融服務水平參差不齊,部分業務風險較為突出,部分產品服務未能有效適應外貿企業日趨多樣化、個性化的金融需求、外貿金融整體滲透率不足等問題,需要進一步加以解決。《上海證券報》指出,《指導意見》要求銀行保險機構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結構、迴歸本源、專注主業,將服務外貿發展作為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著力點。鼓勵銀行保險機構立足外貿發展趨勢,以市場需求為導向,豐富產品服務類型,提升外貿金融服務質效。

新基金髮行份額成立數量雙創紀錄。今年以來,公募基金業績整體表現不俗,新基金髮行火爆。數據顯示,截至12月26日,今年以來新成立基金的發行份額達13677.48億份,創歷史新高;新成立基金數量達1015只,首次突破千隻。多位基金經理認為,當前A股估值具有吸引力,2020年仍有上行空間,將繼續關注消費、科技等板塊。(中國證券報)

外資搶灘A股:速度背後是格局。業內人士認為,中國經濟整體勢頭良好,經濟發展底氣足、有韌性。對中國經濟的中長期發展充滿信心,是外資機構看好中國股市的根本原因。同時,今年以來監管部門努力打造良好的市場環境,推出多項開放舉措暢通投資渠道,進一步完善市場基礎性制度,推動上市公司質量不斷提升,使得A股市場自身吸引力不斷增強。未來海外機構投資者有望繼續加大對A股的配置比例。(中國證券報)

新招硬招迭出 明年我國進口規模有望更上一層樓。進一步降低進口關稅、培育進口促進創新示範區、放大進博會的平臺促進作用……12月26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發言人高峰談到了近期我國擴大進口的一系列舉措。這些措施中,既有降關稅這樣的傳統“硬招”,也有培育示範區等“新招”。專家表示,2020年我國的進口有望擴大規模,更上一層樓。(上海證券報)

融資餘額逼近萬億元 內資外資“會師”科技股。交易所數據顯示,12月25日,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單日增17.35億元,最新數據報9983.27億元,逼近萬億元大關。融資餘額持續擴張,顯示境內高風險偏好的槓桿資金正在進場。而北向資金持續流入,則代表持股週期更長的外資也在加大對A股的配置。從資金流向上看,科技股成為近期內資外資進場的首選目標。(證券時報)

推進村鎮銀行專注信貸主業,銀保監會設四大指標。為推進村鎮銀行更好地堅守支農支小市場定位、專注信貸主業,銀保監會26日發佈《關於推進村鎮銀行堅守定位 提升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能力的通知》,要求村鎮銀行必須始終堅持紮根縣域,專注信貸主業,並專門制定了監測和考核村鎮銀行堅守定位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能力的4項基礎指標,同時要求屬地監管部門結合轄區實際,對基礎指標進行進一步細化和差異化。(證券時報)

(儲繼軍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