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健康白酒成消費趨勢

疫情期間,社會中主要流行的觀點之一:只有經歷過失去,才知道擁有的彌足珍貴。

在消費升級不停步的趨勢下,健康,更將成為消費關鍵詞。

對於白酒行業,也是如此。


疫情過後,健康白酒成消費趨勢


雖然健康行業被行業唱響,但其中還有不少存疑,重要的一點是,這與前幾年的“健康白酒熱”是否雷同?早在2017年,白酒曾引發“健康白酒”行業熱潮,但最後歸於不溫不火的局面。那麼,這次“健康消費”的共識,是否會淪為行業噱頭?

這兩者,本來存在質的不同。2017年的“健康白酒熱”,是基於國家政策的預判,即2016年10月,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發佈後,迅速在全國範圍掀起“大健康”熱潮,而消費受眾在此前並沒有經歷健康需求的過程。

而此次疫情的洗禮,消費者尤其是白酒的消費群體,對活著,對健康,對生命的思考,會有更深層次的認識。


疫情過後,健康白酒成消費趨勢


所以,對於白酒行業而言,有了2017年以來的”健康白酒熱“的鋪墊,加上本次疫情的深刻認識,“健康消費”越發明確。

另一個變化有2個方面,一是白酒會從“聚會應酬”轉變為“感情交流”,理性飲酒會變成酒桌的常態。二是喝健康酒的觀念會深入人心,追溯產品的根源,即對原材料、生產工藝、所含微量元素、酒體雜質等愈加註重。於白酒消費者而言,在健康消費的驅動下,對健康屬性的白酒亦會更加青睞。

健康飲酒、飲健康酒,或將成為普遍共識。


疫情過後,健康白酒成消費趨勢


醬香白酒,經過“三高”工藝,酒體含有大量的微量元素。現代醫學表明,人體內有機酸的多少直接影響人們的健康。有機酸能刺激人體消化腺的分泌,增進食慾,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同時,有機酸也具有抑菌、消炎、抗病毒、抗突變,促進新陳代謝等作用。

另外,由於酒體中同時含有甲醇、糠醛類、雜醇油,含量過高,對人體的健康有一定的損傷作用。過量飲酒,會對人的大腦、胃、肝等器官造成某種程度上的損傷。與健康消費的理念相悖。所以,在不影響酒體口感的情形下,過濾除雜尤其顯得重要。

醬香的固態釀造工藝環節複雜,與原材料、釀造環境、存儲條件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酒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也不相同。酒中的一些醛類物質是酒體香氣的組成部分,但是,長期飲酒的話,在酒後不易排出,長期積累在人體當中,會引起肝功能損傷等其它疾病。過低則會影響白酒的口感,顯得味短,留香短暫。如何有效檢測酒中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值,則顯得至關重要。

可以預見,基於行業對於“健康消費”預判,疫情過後人們在進行消費時,對健康的重視和關心會逐漸增強。尤其對於白酒的消費,這個時候產品品質較高、品牌基因好、有健康因子的白酒,會成為消費者首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