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買與賣如何走進鄉村?

就算我裝逼也感覺自己萌萌噠


我是東北農村的大元,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

農村特產要通過電商賣出去要分析幾個方面。

一,產品

1.產品特色很重要。想開電商首先是要看賣什麼,你的家鄉或者你所在的農村產品有什麼特色。

2.產品受眾很重要。你要在網絡上推的產品是哪一部分人群所需要的。受眾人群是年輕還是年長?是是高消費階層還是普通大眾?這部分人群是否喜歡在網絡上購物?不一樣的人群產品定位不一樣,店鋪裝修產品包裝風格也不一樣。銷售平臺也不一樣。

3.產品定價很重要。做生意最重要的是利潤,如果沒有利潤幹什麼都沒意思。產品從收購(或者生產出來)利潤點是多少,一單是多大計量,能否包郵,是批發模式還是零售模式。這些都要仔細考慮。

4.產品生產日期很重要。如果是食品生產日期很重要,而且食品的話還要有相關的生產。服裝類要注意與時俱進,工具類的話沒什麼。

二,平臺

現在電商平臺很多選對平臺很重要

1.平臺選擇。如果是高端的,產品比較成熟,受眾廣泛。

就現在的形式我建議不要去做淘寶,直接花錢幹天貓京東。因為淘寶現在實際免費流量權重都很低,除非產品獨具特色,獨樹一幟,或者獨一無二。要不然幹淘寶就是幹砸錢,回報也很低。(只是建議)

2.平臺運營。

如果在農村的話運營很難找到合適的,我們農村這邊就是,我們離縣城還比較近都不行,能幹的運營都去城裡了,或者自己開店了。

想要運營好,有兩點方案。

①自己培養一個好運營出來,可以自己(或者請人)去培訓或者在網上學習,只要學習肯定有成效,一點點摸索。

②去城裡請一個運營,價格不等,能力高低不通。(不怎麼建議這種方法)。

三,物流

1.選好物流

哪怕物流遠一點,自己前期自己開車或者騎電動去送一下,也不要就近選擇一些發貨慢的物流。物流一定選擇大網點。發貨慢,物流運輸速度慢對網店的影響非常大。如果因為物流得一個差評不值得,也沒必要

2.物流價格

剛開始做,價格一般能做到10元以內,在這不詳談這些。反正價格非常重要,不要小看幾毛錢差距,干時間長了,就知道了。

因為文字表述有限,先寫這麼多,有更多想要了解的話,可以私信我,我也會盡快回答哦





yao早茶


我從2014年返鄉,開始做農產品電商,以銷售本地農產品為主,現在有自己的種植基地,我只能從賣的角度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首先,我覺得農產品上行電商是把雙刃劍。

先說有利的一面,電商確實能銷售更多的農產品出去,近幾年,隨著網絡和智能手機的普及,加上各級政府對農產品電商的幫助扶持,很多農產品找到了更廣闊的銷售渠道,舉個例子吧,2015年,蒙陰蜜桃銷售旺季(6-10月)每天大概能通過快遞發貨一萬單左右,到2019年,僅中通快遞每天發出蜜桃就能達到15-20萬件。銷量大增的同時,也間接帶動了包裝生產'務工'運輸等方面的發展。

不利面,我說的可能會很亂,希望各位別嫌棄。

1是從業者素質良莠不齊,行業和產品無標準

曾有外地朋友收到的桃子是用鞋盒子包裝發去的,也曾聽到因為申請售後被賣家拉黑的,還有用外地桃子或品質低的貨以次充好的。。。。

2是惡性競爭,無序發展,你賣50我就賣45,再找找肯定有40的,要知道,沒有利潤,怎麼帶來好服務?怎麼維護客情?怎麼提升產品品質呢?

3是隻求外觀好看放棄品質和食品安全問題。

以上幾點,造成了很多錯誤:

沒有利潤維持售後,所以採收標準越來越低,還是說桃子,之前8-9成熟採摘,運輸過程中磕碰出現售後會多一些,現在大部6-7成就摘,因為不容易出現售後嘛,桃子是可以後熟,但是放熟的和樹上長熟的口感帶給消費者的體驗度就差太多了。

惡性無序的競爭和發展,銷售上利潤低了,只能壓收購價,種植戶有苦難言。

只追求外觀,種植戶就不斷的加大藥肥投入,讓產品長的更大 顏色更好,可是,口感和安全越來越偏,土地和水源'空氣都深受創傷。

這些錯誤,間接或直接的讓產品銷售受影響,讓一些地標性產品的口碑持續下降。我個人認為,這也是為什麼會有很多產品滯銷的原因之一。

當然,任何事情的發展肯定是跌跌撞撞的過程,肯定有彎路有深坑,農產品電商也是如此,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投入這個行業,用實際行動去慢慢影響每個環節向良性方向發展,收購的標準提高了,才能倒逼種植端做出改變;品質提升了,才有溢價權;利潤提升了,才有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客戶體驗提高了,才會對產地和產品更依賴!這才是農產品電商應該做的!

最後,我把我認為的也是我們團隊一直堅持的農產品幾大要素先後排名寫下來,希望能給業內同仁或將入行的準同仁以啟發:

安全 口感 外觀

發幾張倉庫包裝發貨的圖,省得有人說我無依據的信口開河[捂臉]











狗蛋學種地


很多像我們這樣的個體實體店都在轉型整合上下供應鏈資源,並拓展網上線上下線銷售,為了給顧客更多實惠的價格和品質,以及增加果農收入,可以直接省去中間批貨商環節,直接與農村果農對接,產地直採,線上線下營銷有品質及實體店原有人員支撐服務雙重保障,可以幫助更多小店走出低迷銷售!另外可以有計劃的與農村果農協調產出什麼三農產品,儘量減少農村三農產品滯銷!另外建立誠信粘性資源上下鏈整合,資源共享,買與賣雙方共贏!











鮮果地生鮮連鎖店


電商如何走進鄉村這個問題也可以說是老生常談的問題,目前在我國農村已經普及了農村電商,老百姓通過互聯網把農產品買到全國各地,也在網線買自己想要的東西。

那麼,到底電商要如何走進鄉村呢?剛好本人也正在農村做互聯網創業,那就分享一下這裡面的心酸。

一、思維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網上買賣已經成為了主流。但是在我國還有大部分農村還沒有普及電商,原因有多方面,思維就是其中之一,拿我們村舉例,由於遠在山區,90%的年輕人都外出打工,村裡留下的基本上都是40歲以上的中年人和老人。由於文化程度低,這部分人的思維還停留在實買實賣的階段,思想轉變十分困難,接受不了新鮮事物。

二、引導

電商進農村缺少不了政府部門的引導與幫助,以綜上為例,年輕人外出打工,農戶思想無法轉變,村一級領導老齡化,缺少新鮮血液注入,對電商認識不清楚,對上一級安排的任務敷衍了事,導致電商進鄉村困難重重。反之,許多村大量年輕人返鄉創業,將互聯網思維帶回農村,使農副產品買賣般到網上,再加上政府的大力扶持,農戶得到了很大的收益。

三、壟斷

在電商沒有普及之前,農戶買賣農副產品基本以街(集)和小商販收購為主。往往一個村的資源被幾個小商販壟斷這是常有的事,他們弄過擠壓農副產品價格獲利,這樣一來就直接拉低了農戶的收益。

四、精加工

在很多村,在農副產品價格低迷的情況下,有帶頭人出來成立合作社或者公司,將農副產品進行精深加工,成為商品,打造品牌,在網上銷售。這樣一來,農副產品價格有保障,農戶的收益也就有了保障。

五、快遞

在中國,沒有快遞的村還非常多,總結來說就是貨少虧本,或者交通不發達,運輸成本高。如果電商進村,就直接帶東動了快遞業的發展。目前,很多農戶已經開始在網上購物,但快遞只能送到幾十公里外的鎮上,取貨和發貨都十分困難。針對這些情況,需要做的事情和攻克的難關還有很多,希望大家一起努力。

綜上所述,是個人觀點,如有異議,歡迎探討。








老嘴村記


1.基礎實施建設

電商買與賣之間是一個互通的環節,但是現在大部分基礎實施不是普遍普及,雖然家家通公路,也有網線的佈局,但是很多村落都沒有開通網絡,也沒有相應的物流車與取貨點,農民購買的物品,大部分都是在鎮上取貨。從以上反應的問題看來,基礎實施的建設是電商進村的關鍵。政府部門需要通過各種措施,推進農村網絡建設,給農村人普及網絡知識與簡單實用的操作。

2.商家優選商品

農村是一個廣闊的市場,有了基礎實施的搭建,商家可以優選出適合農村的相關產品,比如:廚房用品,家電上門,房子裝修,服飾等等。方便農村人的基本生活用品,在農村,有趕場的活動,每週趕一次,如果電商能快速發走進鄉村,我想趕場經濟可能會受到一定的衝擊,因為電商方便人們的生活,減少人們的出行成本和時間成本。

3.因地制宜打造農產品

每一個地方都有特色,農村可以根據當地的自然環境與土地資源,打造屬於本村的特色農產品,從而拉動農村經濟,以達到脫貧致富。打造農產品,要規模化,專業化,政府部門也需要提供相應的技術支持,輔助農村真正進入電商經濟的角色。


尋味香


看到大家的回答,都分析得很透徹,現在的形勢,無論是初級、或是精加工的農副特產,還是其他的日用百貨,最關鍵的就是一個賣字。我們縣是阿里重點扶持縣,農村淘寶、微淘直播、菜鳥物流,早幾年就已經入駐了,平臺直接給予流量支持,派淘寶大學的老師過來面對面教學,到現在也是不了了知。問題出在哪裡、我們也不知道,現在是一個賣貨難的時代,多學點營銷策劃,從中悟出些道來,才是出路。


鄉村快車


你好我是娜日娜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

我認為隨著現在經濟的日益發展,以及電子商務的發展,廣大農村地區越來越多的人喜歡網上購物。農村的面貌也被電子商務逐漸所改變,農村現在不是落後的代名詞,也越來越充滿科技感。農民也不會只低頭種地而且農村公路實現村村通 物流更方便這也使得從網上購買的物品能夠及時的送到村民的手中 加上電商信譽度越來越高產品有了保障 價錢確實比實體店實惠老百姓都能接受 等 這些因素都使得農村的電子商務更加的活躍,得到更大的發展,



多倫小姨


電商進入鄉村。買,拼多多已經做到了。賣,拼多多也已經做到了!


安心侃電影


買與賣得看當地情況!賣得有貨源!買得有客戶!賣的話如果有當地的特色產物可以包裝宣傳做特產!買的話那得看農村的常駐人口和購買力!生活在農村的主體人群與年齡!現在不管買還是賣都是拼服務的年代![大笑][大笑][大笑]


兔子的老兔子


現在很多電商平臺都可以做到的,並且還有農村電商這些細分的電商服務體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