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華基金劉輝:遵循市場內在規律 不懼短期階段性震盪

□銀華內需精選基金經理 劉輝

#無接觸理財#

受當前疫情影響,投資人對市場產生了一些不安情緒。根據筆者從業20多年的經驗來看,市場都是服從它的內在運動規律,服從基本的趨勢和方向

筆者認為,只要我們能認清疫情對市場而言只是一次階段性衝擊,我們就不會覺得它是一件很令人恐慌的事情。2003年非典也引起了市場的恐慌,市場在短期下跌之後,很多股票出現連續上漲,股價很快恢復到下跌前水平。當時的情況就是,當新增發病人數逐漸平穩,市場很快就做出了非常積極和強勁的反應。

筆者的投資遵從於產業和公司的深度研究,服從於一到三年這個時間緯度上產業與公司的變化,面對短期波動乃至劇烈震盪,採取投資的長期眼光進行取捨評判。一般不做過短的交易,基本上都會選擇一些中長期的,比如在一年、兩年、三年內,既能夠持續持有,也能夠獲得相當收益的品種。如何來實現呢?主要就是靠上市公司自身能夠隨著時間的推移向前發展,帶動公司內在價值的提升,然後逐漸地獲得市場的認可,最後推升公司的股價。這種投資方式,能夠對短期的波動基本脫敏,但是對方向性的變化很敏感。也就是說,只要大的方向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對於這種階段性的波動考慮相對較少。因為對於投資而言,如果區間看得過短,幾乎每天都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在市場的波動上面。與其這樣,不如把有限的資源和精力投入到對公司中長期的研究中去。

我們坦然且樂觀積極地面對市場,必須看到中國A股市場結構性牛市逐漸成形並逐步展開這個基本趨勢。這個趨勢,來源於國家在內外環境下的長期堅定佈局,也來源於中國經濟結構變化和產業升級的內在驅動,具有很強且可靠的方向性,這不是階段性外生衝擊可以改變的。緊扣基本面方向是我們投資的重要任務,也不應在階段性震盪的市場中,迷失基本方向。

在筆者的思維框架中,市場的運行風格往往都是交替進行的。我們基本上把2018年11月6日以後的市場定義成一個成長股主導的市場。也就是說,在我們理解市場的時候,首先要看清楚市場運動的主導性力量在哪裡,在明確了目前是處於成長股為主導的市場的情況下,我們首先就需要去找到在當前中國經濟發展中具有重大發展空間的行業和公司。

  • 第一是科技股,特別是半導體。這其中既包括中國經濟整個產業升級、戰略競爭所導致的產業重構,也包括5G推動的技術發展。尤其是半導體,可能成為其中發展的重中之重。
  • 第二是醫藥股,我們需要看到目前中國的醫藥發展水平總體不高,但是整個國家的需求是巨大的。特別是創新醫藥、新產品開發等方面更是十分薄弱。這個方向的發展是比較確定可靠的,我們比較重視對醫藥板塊的配置。
  • 第三是新能源汽車板塊,雖然目前配置不多,但是這個方向確實是一個比較重要的方向。因為這是中國未來在汽車行業中能否取得主導權的關鍵環節。
  • 第四是高端製造板塊,比如機器人、新材料等方面,也需要進行較為深入地挖掘。

另外,對筆者來說,農業板塊是一個特定階段的投資機會,它代表著週期股方面的投資機會。目前來看,這一板塊在2020年會是一個預期差極大的行業。

除此之外,今年對於價值型的公司,比如證券、保險,包括建築等板塊,我們也會考慮進行跟蹤,因為這些板塊在下半年可能會產生一些指數性的變化。

總體而言,2020年的投資機會應該會比2019年更寬泛一些,但是單個機會的空間可能不及2019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