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工作後,我們一輩子與爸媽可以見多少次?

拾拾1010BAKING


我今年32歲了,從上高中開始就離開家門了,每年寒暑假回家。

大學在徐州上學,畢業之後也留在徐州了,接著在徐州工作,結婚生子。

我的母親已經不在了,父親是從我工作之後開始和我一起生活,接著我結婚生子,父親還是一如既往的和我生活一起。

我是一個比較幸運的人還和父親一起生活,等孩子2歲半左右,我把公公婆婆也接過來一起生活,因為我要上班了,孩子需要公公婆婆來給帶,所以他們也過來了。

現在已經有了兩個寶貝了,我們是一家七口人,一起生活,每天家裡充滿了歡聲笑語。

我想我還可以和父母一起生活,還能陪伴著他們,有很多人是沒有和父母一起的,也沒有時間來陪伴他們,時間都去哪裡了!

在不陪伴父母他們就老了,在不回家看看他們,也許以後就沒有機會了,天災人禍,意外,誰知道什麼時候到來,我們唯一能把握的就是現在。

把握現在,珍惜當下!

愛她,如她所示!


樂妞寶貝


長大的孩子,就如離窩的鳥。

動物成年離開家族後,還有可能因為領地和捕食的原因,偶爾地相見,但是,作為萬物之靈的“人”,一旦不幸生在中國,成年之後,與父母相見的日子,可能比動物世界還要少!

我70後,雖說都覺得男孩18歲就應該成年,獨立,但是我23歲才正式離開老家,離開父母。因為心情,或是心境,頭7年一直沒有回家,包括過年。31歲那年,自覺稍微混出了點名堂(和妻子在蘇州開廠做生意,也算是有房有車),才在春節回家了。

期間情況不足為外人道也。只是從那以後,我和妻子只要有空,就必定回去。可惜的是,這種狀態沒持續幾年,二老就相繼去世。真的是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算起來,兒女成人,成家立業,在中國,基本上都要在25歲以後。25歲至45歲正是打拼最努力的時候。這段時間,時間就是金錢,作為兒女,能一年回去一次就算不錯了。等自己事業穩定了,基本上自己也老了;這個時候再想去看看父母,卻早已是物是人非了。

25歲以後,能真正陪在父母身邊的,不會超過30天!

且行且珍惜!

願天下父母永遠健康長壽!


harsny


我大學畢業,從事了工程行業,常年在外,一年也就回家三四次,後來成家,娶妻生子,在縣城買房,妻子懷孕嘔吐,需要照顧,母親來城裡照顧,我依然是三四個月回一次家。再後來孩子出生,六個月後妻子上班,孩子就是母親在農村一直帶著,一直到孩子上幼兒園,母親又跟著來了城裡,給孩子做飯接送幼兒園!這樣算下來,算是照顧我們父子兩代,可是見面的時間還是一年那幾次。

前年隨項目出國,一待就是20個月,每次電話或者視頻母親總說家裡放心,在外面要照顧好自己,注意安全,後來聽妻子說母親想我想的不行,聊天一提起我就想哭,那時我才真的知道兒行千里母擔憂!

每次回家見面總感覺母親老了不少,可是由於工作又不能陪在身邊,作為兒子,總感覺虧欠她,總是在外面讓她掛念!

我覺的,每一個做子女的,在父母有生之年,多回家看看父母,陪陪他們,這是對父母多大的孝順啊

最後,祝願天下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思念如風不回頭


這是一個殘酷的現實問題。大家都不能保證自己一輩子與父母見面的次數。

絕大多數的家庭都遵循著同一個模式。

我們從出生那一刻起,就開始了自我成長的旅途,其中父母給予我們的幫助最大,他們扶養我們長大成人,這期間要用掉十八年,而這十八年裡,只有在三歲前我們是與父母朝夕相處的,至少母親陪伴我們的最多,也犧牲自己的最多,然而這個年齡的我們,卻不會有太多深刻的記憶,只知道在這世界上我們最離不開的人是我們的爸爸媽媽,最依賴的人也是他們,恨不能把自己沾在爸爸媽媽身上,他們去哪我們就跟著去哪。

從上幼兒園到上小學,這期間我們要經歷九年,而這九年是我們從一個幼兒快速成長為一個少年的過程,這期間我們會經歷太多的犯錯與成長,也會經歷太多的第一次認知,第一次感覺自己是個獨立的個體,自己能面對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自己也會慢慢有了自己的小世界,好像爸媽只是在我們放學回家吃飯的時候,在我們遇到難題不會解答的時候,在我們和學校小朋友鬧矛盾的時候,在我們放了寒暑假的時候才會出現。而這個時期的我們最調皮搗蛋,而這個時候的爸媽也是最嫌我們煩的時候。

從初中到大學,這期間我們要經歷十年。人生能有幾個十年?這十年我們在外面辛苦求學,爸媽在一如既往的工作的同時,也會感慨自己的孩子已經不是從前的小孩子了,他不會像以前一樣天天煩著自己了,自己也不能天天見到他了,他在學校吃的習慣嗎?睡的好嗎?學習怎麼樣?而這個時期的我們偶爾會有點小叛逆,面對父母的嘮叨,會感覺他們什麼都不懂,還很招人煩。唉!在如花似玉的年紀,總是不能好好的面對自己的父母,想來也是一大遺憾。

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會為了工作到處打拼,我們會忙著處對象結婚生子,我們會有自己的小家,我們......我們好像總是很忙,不察覺到自己的父母好像突然間就老了很多,好像已經不是自己記憶中那個每天都充滿能量的超級爸媽了,而我們在思考自己還能與爸媽相處多少個日子的時候,也就說明我們,終於長大了,接下來該回報父母的養育之恩了!

其實,只要我們有心,就會騰出好多時間來和父母相處,哪怕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電話,或者是一句充滿關心的微信問候,父母都會感到無比的慰籍!

最後,還是那句老話,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趁著父母健在,用心去創造與父母相處的機會,好好的把握跟父母相處的每一刻。願天下父母都能有一個美好的晚年!


小清新呀


我今年26歲,22歲開始工作

學校裡出來就上班了,一開始的工作忙,實習期,經常加班,只有五一十一才有假期回家,過年回家,其他的根本沒有時間,實習了一年做了銷售

23歲做了銷售,基本沒有節假日了,真的,兩年銷售我沒有假期,本來就在外地上班,調休兩天時間根本不夠,那時候沒有車子,兩天的時間回家只能在家裡睡一夜,白天都是坐車

25歲結婚了,外嫁的,我老公對我很好,但是我還是後悔,不是後悔我老公,是後悔嫁遠了,離父母太遠了,

我26歲了,生了個孩子,回家更少了,我現在是一有時間就回家,哪怕就住一天,陪陪父母,父母很開心,忙著給我們做吃的,我們一起做吃的,一起聊天,真的很幸福的

當了媽媽才更理解父母,真的,我基本兩天開一次視頻給爸媽的,聊聊加長裡短

在外打拼的人哪,有空就回家陪陪父母,沒有時間的就多打打電話,和父母聊聊天也是好的,願所有的父母健康長壽!


二穎的生活日記


珍惜和家人待在一起的時間吧。孩子上大學以後和父母待在一起的時間只能論天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