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自疫情發生以來,不少省市被誇上熱搜:

河南防疫宣傳十分硬核,大家想偷走他們的村長;

上海和山東更直接,一個捐市長,一個捐書記;

浙江多地包機免費接工人返崗,成為全國模範生;

廣東最沒存在感的城市雲浮,零確診;

……

但有個城市,一直沒動靜。沒錯,就是深圳。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其實,這也不奇怪。畢竟,低調務實是深圳的一貫作風。身處其中的我們,已經聽到了關於它的許多好消息:

深圳連續0新增;

深圳出院人數持續增加;

廣東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調整為二級;

深圳企業陸續復工復產;

就連久違的“堵車”,都令深圳的朋友圈興奮不已;

......

從1月19日深圳第一個確診病人,也是我省第一個病人開始,廣東戰線深圳第一個打響遭遇戰。作為全國超大型移民城市,是情理之中,意料之中,而意料之外的是,深圳沒有慌亂,而是用深圳速度、深圳科技展開低調務實的深式防禦。

如今,這場戰疫已經打了一個多月。此時,我們不妨當個“事後諸葛亮”再回頭看看,深圳究竟做對了什麼?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所有評價深圳的行為,都脫離不了深圳這座城市的基本特性——超大型移民城市。

深圳發現首例新冠肺炎確診,恰好是春運的第10天,也是春運高峰期的開始。每天深圳有數十萬的人員往來,流動性如此之大,全國罕見。

深圳的人口流動性,正是因為其人口結構決定的。我們來看看“深圳發佈”給出的人口數據——

“深圳的人口結構有三個“大數”:一是戶籍人口,總量接近500萬;二是常住人口,約1300萬;第三個數字,就是每天在深圳這片土地上工作、生活和出差旅行的實際管理人口,約2500萬左右。近幾年,每年春節後返深的人員數量,均在千萬以上。”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2500萬級的人口集聚,1000萬級以上的縱橫遷徙,城市人口密度第一.......

放在往年,這個龐大的群體是我們城市發展的原動力,但在當前與疫情膠著狀態下,這無疑是這座城市最嚴峻的一次挑戰。

當全國最大的移民城市趕上春運高峰期,深圳從戰疫的開始,便選擇了“地獄模式”。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擺在深圳面前的第一道難題,便是洶湧而來的返深大軍。據各機構預測,至今仍有幾百萬人暫未返深。

早在1月26日,武漢市長在發佈會上表示,因為春節和疫情的原因約有500萬人離開武漢。這些人都去了哪裡?根據百度地圖慧眼遷徙大數據,湖北遷出的人口中,在近半個月中,深圳均位於全國目的地城市的前十位,其中,隨著春節後返程開始,湖北人流流向深圳的佔比開始上升,1月26-28日,均是位居湖北遷出目的地城市的第一。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打開深圳的疫情統計我們發現,湖北人流返深高峰,與深圳疫情“爆發高峰”幾乎一致。

節後深圳一直穩居全國熱門遷入地的前列。隨著1200多萬人陸續返深,200多萬家企業先後復工。想必在深圳面前,沒有哪座城市敢輕言“輕鬆”。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面對這種“地獄開局”,深圳究竟做對了什麼?

這些天,圳長養成了一個睡前睡後閱讀“深圳衛健委”公眾號的習慣。據這段時間的觀察,深圳衛健委最遲發佈的時間是23點58分,最早的時間是0點15分。

作為一個官方自媒體,從寫稿到審核,到最終的發佈中間一定涉及到多個不同崗位的職能人員,所以只要一看他們的發佈時間,就能猜到他們大致的工作狀態。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這就是疫情下深圳的縮影。深圳可能沒有很多“全國首創”的舉措,但從戰疫一開始深圳便根據疫情變化的隨時響應進行調整,這也說明了深圳政府智慧管理的統籌能力。

說深圳做對了什麼,先看深圳沒有做什麼。面對千萬級的返程大軍,深圳至少沒有采取過度應激的行為,例如沒有封鎖主幹道、沒有封鎖進深路口,沒有封城。這說明大敵當前,深圳並沒有亂了陣腳。

而從“做了什麼”來看,深圳這一個月都在線保持清醒。

1月21日,深圳公佈了49家24小時待命的發熱門診醫院名單;

1月22日,深圳機場配備了7000套口罩免費發給旅客,並將武漢航班集中在三個停機坪;

1月24日,深圳公佈了15例新型肺炎病例的個案詳細信息,成為最早公佈個案詳情的城市;

1月27日,深圳開始對所有入深的車輛和司乘人員進行體溫檢測,隨後深圳49條市際道路全部設防疫檢查站,24小時檢查所有來深車輛;

1月29日,深圳海吉星增加3600噸出貨量,380家供應商全部開業,農貿市場、生鮮店也都被敦促提前開業;

1月30日,深圳響應市民需求,公佈了第一批31個曾有“新冠肺炎”病人逗留的小區(場所)名單。深圳成為最早精確到小區和場所的城市,是外界公認的“最透明”;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2月2日,發佈《關於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醫療保障工作的通知》,不管是否參加了深圳的醫保,新冠肺炎的疑似和確診患者在深均可享免費救治;

2月8日,深圳發佈“深圳惠企16條”;同蘇州、北京等城市出臺的惠企防疫政策相比,“深圳16條”的出臺時間略晚,但打出了一套政策“組合拳”,其力度、含金量更高,周密性是有目共睹的;

2月9日,深圳首批13名醫護人員集結到位,加入廣東醫療隊馳援湖北,為打贏湖北“殲滅戰”貢獻特區力量;

2月16日起,深圳地鐵全線網全面啟用實名制乘車,深圳成為首座需要實名乘地鐵的城市;

.......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管中窺豹,深圳的每一步都進行得有條不紊。

更讓深圳人底氣倍增的是,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即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二期的開建。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1月29日,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旁邊還是一片黃土,挖掘機進駐平整土地;2月11日,一層板房基本全部完成;而就在今天,這座網友口中的“小湯山”傳來首批順利交付使用的消息。

原本第三人民醫院就開放了1600張床位保障患者收治,如今加上二期新增的1000張床位,兩期加起來共2600張床位,比武漢雷神山和火神山醫院的總量2300張還多。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我們再來看一個數據,截至今天,深圳已經連續8天0或1新增病例。顯而易見,越來越好的趨勢是不需要大幅增添床位的。而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以“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備”的氣魄,正讓我們看到了這座城市的前瞻統籌能力和決心。

內防傳播,外控輸入。從交通到物資,再到透明化的信息公開,深圳應對疫情的各項防控措施,短時間內高效啟動。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疫情當前,深圳依然是那個深圳。

40年的改革開放,很多人把深圳的成功歸咎於敢闖敢幹的深圳精神。但全國不是隻有深圳“敢幹”,唯獨深圳幹成了,說明深圳一定有其獨特性。在這其中被讚美最多的,便是深圳“小政府,大市場”的理念。

這一次,在官方保駕護航的背景下,深圳企業和民間上演了一場“全民抗疫”的好戲。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1月25日,在廣東省首批啟動一級響應的兩天後,深圳華大基因生產出10萬人份的檢測試劑盒成品,即刻發往武漢。在武漢,由深圳華大基因創設的武漢“火眼”實驗室,這個全自動化的智能實驗室日均檢測量超一萬人份,佔武漢總檢測能力的一半以上。近期,日本頻現新冠病例,華大的試劑盒立刻向日本捐贈,展示了來自深圳的“山川異域,風月同天”。

在返深路上的高速入口處,無人機懸掛著二維碼向你不停地叮囑著“打開車窗,打開手機,掃描二維碼,進行登記。”不可否認,深圳的無人機成了這場戰疫的科技擔當。無人機消殺、無人機巡邏、無人機科普、無人機量體溫......全國多地紛紛啟用無人機替代人工,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還有,華為為“火神山”搭建5G基站;騰訊宣佈設立15億元戰疫基金;來自深圳的萬科物業用暖心服務上了央視;而深圳市“歡樂送”智能配送機器人成為了馳援“小護士”;深圳北站開通企業專列,接深圳人“回家”。

同時,深圳的民間組織也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動幫助疫情緊急和物資急缺的城市。比如,慈溪市深圳商會會員企業家們都積極捐錢捐物,前後進行了兩輪募捐共計230436.97元,2356套醫用防護服、400桶消毒水、1500個醫用護目鏡......被送往湖北、深圳、慈溪等醫院。

另一邊,深圳房東的減租,更讓全國人感受到深圳人的愛心;當福田一小區出現新冠肺炎疑似感染病例,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通告除了呼籲小區居民配合調查及消毒處理工作外,還特地懇請大家“不要歧視,在疫情面前,我們是同一個命運共同體,誰也不可能獨善其身。”寥寥數字的“請求”,感動無數人;大年夜,依然有很多深圳人利用自己的海外渠道,為武漢醫護人員採購口罩和防護服.....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如今,深圳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也超過了八成,從種種跡象來看,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有序復工復產的“兩手抓”是有明顯成效的。

為城而戰。在這場戰疫裡,如果說武漢是全國的武漢,浙江是政府的浙江,那麼深圳是深圳人的深圳。

“來了就是深圳人!”十年前,這句話被評選為深圳十大觀念之一。疫情當下,深圳人用自下而上實際行動踐行這句口號。

疫情防控,防控的不只是病毒;疫情下的城市治理,考核的更是一座城市綜合的現代治理能力。

信息透明、不搞一刀切,從政府到企業乃至民間自發,形成一種現代化防疫的合力。這場抗疫,更像是對深圳過往40年城市治理先進經驗的一次集中演練,面對不利的防疫“開局”,面對醫療配套現有的短板,面對千萬級的返深人口,面對防疫嚴控與城市經濟平穩運行的“兩難”平衡……雖然有如此多的“太難了”,但是今天深圳給出的答案依然鏗鏘有力。

換而言之,深圳式抗疫,不只依靠行政手段的大開大合,更是從上至下、從官方到民間的潤物無聲。這種共識與行為,正是深圳最不同凡響之處。

深圳式抗疫,不需要熱搜

▲第一位出院的患者

速度、溫度、信息透明度、科技高度,深圳,還是那個深圳。它一如既往地用“空談誤國,實幹興邦”來告訴我們答案。這,也是深圳不需要熱搜的原因。

深圳的低調,是這座城市的DNA。即使粵海街道有”宇宙第一街道辦“的美稱,一個街道辦就輸出了內地一個省的GDP,但深圳從沒對外高調宣傳過;即使深圳華為、比亞迪、騰訊、大疆、邁瑞在全球攻城掠地,但始終在國內務實前行。

一座千萬級人口的移民城市,如何以現代化的意識與方式抗疫防疫,以上就是深圳給出的答案,也是這座先行示範之城的又一次“示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