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硬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

看過很多的帖子,很多朋友對中國歷史朝代最不喜歡的就是清朝。尤其是清末鴉片戰爭後,在與西方列強的戰爭中,都是以慘敗導致的割地賠款,中國實行“閉關鎖國”的同時,西方國家已經進行工業革命,經濟、軍事高速發展。

然而,在中國的歷史上,有一個朝代,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為後世子孫所敬仰,那就是---明朝。

最硬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

明朝疆域圖


明朝(1368-1644)由太祖朱元璋建立,共歷經了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276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在煤山自縊身亡,宣告了明朝的結束。

回首歷史歲月,讓我們一起走進明朝,去看下最硬氣的一個朝代的興盛和衰亡。

走進開朝皇帝—-太祖朱元璋。


最硬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

朱元璋畫像


朱元璋出生在元朝時期,從小在一個家境貧寒的家庭長大,當時的元朝災荒不斷,百姓一直在生死的邊緣掙扎,為了生計,朱元璋放過牛甚至當過和尚。在他25歲時,走投無路的朱元璋選擇參加農民起義,從此,他的命運也徹底的發生改變。

參加起義後,作戰十分勇敢,而且,朱元璋很聰明,很快得到了首領的賞識,當時的朱元璋做事果斷、為人處世也非常得體大氣,每次的戰利品都是主動上交,得到的賞賜也是和將領們一起分享。靠著自己的努力,慢慢組建起自己的兵馬,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天,攻佔元朝首都大都,結束了元朝的統治,後晉割讓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

建國後,朱元璋大刀闊斧的改革,從此,明朝進入了鼎盛時期,萬曆時期佔世界GDP的70%。相當於整個世界的經濟,明朝佔據了一大半。

明朝的歷代君王,勵精圖治,全面改革才取得了這樣的成就。

經濟學的雛形

明朝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以中國銀兩為主、銅錢為輔的貨幣流通形式,奠定了後世中國的稅收收錢而不收實物,使得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白銀儲蓄池。農業上,甘蔗、棉花等經濟作物的大面積推廣,糧食生產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專業化、商品化趨勢,另外,手工業也隨著私營的崛起一步步走上繁榮,商業上更是由於商幫的崛起,使得國際貿易成為可能,由於當時的市場經濟的空前繁榮,使得中國開始進入了原工業化進程。

軍事上的突飛猛進。


最硬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

明朝神機營


最硬氣!“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

明朝成建制的火器部隊


當時,明朝的神機營是世界上第一支利用火器的軍事部隊,在對外戰爭中,這些火器發揮出了巨大貢獻,對

越南戰爭、葡萄牙戰爭、朝鮮戰爭、荷蘭戰爭中,均取得了勝利,這些戰績也奠定了明朝在中國歷史上的軍事地位。明朝的海軍也堪稱世界一流,大家熟知的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當時的船,在世界上是最大、最豪華、機動性最好的,大大的宣傳了我國的國威。各國對明朝都充滿了敬仰。

文學上的造詣

明朝文化璀璨,四大名著中,除了紅樓夢,有三大名著是出自明朝,明朝皇帝更是編著了號稱百科全書的永樂大典。在當時的條件上,除了明朝,編寫永樂大典所耗費的時間、人力在當時是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創作的。

在其他方面,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現在已經翻譯成了多種文字,成為世界醫學的重要文獻,而明末宋應星的科技著作天工開物的問世,明朝的科技水平達到了頂峰。除此之外,明朝的建築業也非常發達,大家在北京旅遊時,比如:故宮、天壇、長城以及十三陵等,基本上都是和明朝有關,這些在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建築也是為明朝增加人氣的重要砝碼。

我想,明朝成為眾多人心目中最喜愛的朝代最根本的一點原因就是明朝的氣節

明朝的氣節在歷來朝代中都是獨一無二的,明朝的皇帝一直奉行著不和親、不納貢、不賠款、不割地,天子御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信仰,朱元璋親自把這些信仰寫進了皇明祖訓中,時刻提醒著明朝的歷代皇帝。

翻開明朝的歷史,你會發現無論什麼情況,哪怕是敵軍圍攻國都,皇帝被俘,明朝皇室與將領也都沒有一個投降的,這是整個大明朝的血性,也是中華民族的血性。

綜上所敘,明朝在國人的心中是最高的,因為他代表著中華民族的一種永不服輸的精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