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女兒今年上初一,她自己攢錢買了支好幾百的鋼筆,應該說她嗎?

阿淴


既然買了,就不要說她。買鋼筆是為了學習。只能鼓勵她好好學習。千萬不要說任何傷害孩子心靈的話。她現在的年令,是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期。要認真地引導,以免進入誤區。這是家長的責任。也是走向人生的第一任教師。


尋你25


說什麼呀!你這是發現的早。我兒子也是在初一買的人生中第一支百樂鋼筆,那隻筆花了300多,接著就一發不可收拾,他用的筆都是百樂的,最近一支筆是1400多買的,他就是喜歡筆,無論收藏,還是用我都沒說過他,因為,我不知道啊!這還是在他朋友圈看到的,都是事後才知道,他寧可餓著肚子也要攢下錢滿足自己這一喜好,我當媽的還能說什麼?滿滿的心痛。


用戶6789501457864


我兒子春節,六百多買了一隻鋼筆,我想說他,話到嘴邊咽回去。孩子大了,有權利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況且鋼筆還是用來學習的,我小的時候也愛買筆,當時一隻英雄鋼筆也不便宜,可是自己喜歡啊,。看到兒子拿著鋼筆天天沒事練字,很高興。


張跩跩


應該孩子心理有啥事,喜歡集東西,和孩子聊天問一問,也許是孩子在最開始用鋼筆的時候被人說過還是和別人比不如別人心理有個鋼筆梗。我上學的時候住宿舍,因為到了冬天回宿舍腳凍的冰涼,就脫了鞋子把腳伸到爐子風門那裡烤火,爐子在宿舍裡是自己生火,一天宿舍裡都沒人,爐子也是半死不活的,穿的是尼龍襪子,感覺沒考熱,沒想到襪子底已經考爛了,那時候上學一個月回家拿一次伙食費,回家就給媽媽說襪子烤火給烤爛了,再給我買一雙,那時候家裡哪有多餘的錢給你買襪子,直接被罵了一頓,敗家子,我現在都忘了多時候才有新襪子的,但是襪子就成了我心裡的一個梗,自己掙錢了就特喜歡買襪子,從超市幾十一雙的到10元五雙的地攤貨,通通不放過,現在那種牛津布的收納箱滿滿一箱沒穿過的新襪子,襪元素搞活動也參加,即便這麼多,有時沒事逛馬雲家還喜歡看襪子。所以孩子的這種行為總是有原因的,她喜歡收集又沒有影響生活就以她吧。和孩子多溝通,打開心結。


綠桑梓


這有啥好說的,為啥要說她呢?

孩子自己攢的錢,買的鋼筆,鋼筆是學習用具。說明孩子是重視學習,熱愛學習的。

看來孩子是喜歡鋼筆的。她用自已積攢的錢買這支喜愛的鋼筆,也許是為了努力學習的自我激勵和鼓勁!

這位母親,你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把錢用在買零食,買玩具,買化妝品上,不也很正常嗎?當母親的你又能怎樣?

我認為,對孩子用自己攢的錢買支貴重一點鋼筆這件事,你當母親不僅不瞞怨,反而應該表揚她是把錢用在正地上了。

你應該因勢利導,要與她溝通。鼓勵她買了這麼好的鋼筆,不僅要愛惜它,還要充分發揮它的作用,刻苦學習,不斷提升自已的學習成績!

這位母親朋友,我的說法你同意嗎?


傳峰看世界


如果真是這種情況,從某種程度上可以給予孩子提些合理化的建議。

01 自然人的民事行為能力

你女兒在上初中一年級,虛歲可能是在十三至十四歲。按照法律上說,它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民法總則,對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做了如下規定:

▲八週歲以上,不滿18週歲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

▲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獨立的實施法律行為,如果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理,其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法律行為,是有效的。

▲依法不能獨立實施的單方法律行為(比如遺囑、捐助、出合同、免除債務),則是無效的。



02 對孩子的財產來源的分析

女兒所謂擁有的財產,是因“攢”而得來。可以說,是其他人對她的財產的贈與,她對此擁有所有權,因此,她也就擁有對此財產獨立的支配權利。就題主所言孩子的購筆行為,是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題主之所以有感覺,我想應該是在這支筆的購買價格上面)

03. 從所購產品用途看來看

孩子用自己所有的財產,購買用於學習的鋼筆,表面上看,確實屬於對自己財產的合理支配。如果要說是不同的看法,那就在物品的金額上面。

花費大幾百元購一支鋼筆,以常人所看,總認為物超所值。問題的關鍵先不在於是否物超所值,而恰恰是在於孩子有沒有權支配這大幾百塊錢。



04. 從日常生活和孩子學習層面看

如果家庭條件允許,孩子的合理支配,我們看似也就平常。試想,如果孩子因擁有用這支筆,心情舒暢而努力學習,並且增強了自己的學習信心,從而提高自己的成績,那麼,作為家長的你,這是用大幾百元錢能買來的嗎?(當然,這是我們家長的共同願望,也是是家長感覺較為舒服的解釋)到那時你會說“物有所值”!

再者,從生活層面來看。初一年級的孩子,學習用筆或者其它的學習用品,以能夠正常使用為宜,買過於奢侈的學習用品,大可不必。試想,如果不小心一旦丟失,反而會影響自己情緒,造成心理負擔,更影響了自己的學習,那就得不償失了!

總之,對於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所擁有的合理的財產,他們有自己的支配權。未經法定代理人代理,他們所實施的、與其年齡、智力、精神狀況相適應的法律行為,是有效的。我們作為家長也只可“說說”而已!


圩鑫法務


我女兒上初一,今年自己攢錢買了只好幾百的鋼筆,我應該說她嗎?

如果我是你的話,我覺得我不會說女兒。原因如下幾點:

1、因為是自己攢錢,所以這些錢也就是平時她沒有花的錢,可能是一些零花錢,可能是一些買文具的錢或者是一些壓歲錢等等。既然是自己攢的,這筆錢就是她自己要消費的,不管她買什麼,肯定她都有自己的考慮初衷,所以既然是她自己的錢,一次性消費或者是一筆一筆的消費都是她的自由。

2、因為初中是青春期,這個時候如果你說她的話,如果方式和語氣不當,很多時候會發生一些親子矛盾,並且鋼筆這個東西並不是一次消耗用品,上百的鋼筆其實用起來很多時候可以用很久。所以最好不要去幹涉孩子們的選擇,買的是鋼筆又不是其他東西,我覺得自己可以接受。

3、孩子大了都開始有自己的一些主張,這支鋼筆不管是她自己用還是要去送人,都是她自己的決定,孩子逐漸大了,家長就不要用自己的價值觀以及金錢觀去衡量孩子的消費,畢竟他們有自己的朋友圈,他們有自己的消費價值觀。

如果題主不放心的話,可以趁機和女兒溝通一下,就如何建立正確的金錢觀可和孩子進行一些探討。溝通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否定她花幾百塊錢買鋼筆這件事情,而是由這件事情引發一些金錢方面的思考。

在中國很多時候對於金錢方面的教育還是比較缺失的,致使一部分孩子過分的節儉不願意去消費,還有一部分孩子就是過度的浪費,不知道節儉,那麼初一這個年齡也正是價值觀,人生觀,金錢觀形成的過程,這個過程可以就這件事和女兒進行探討和溝通。我想對於孩子也是人生中一個不錯的一課。


親子成長手冊


首先,鋼筆是她自己攢錢買的,並沒有問你要錢向你提出要求。這說明她非常想要這支鋼筆,而且也知道鋼筆很貴不應該向父母提出過分要求。而且她買的是一支鋼筆,是學習用品,不是玩具。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個孩子還是懂事的。

家長也可以想下自己小時候是否也有過這種經歷,非常想擁有一件東西,寧願不吃不喝也要省錢買下它。可以跟孩子聊聊天,產生共情,問問孩子為什麼想買這支鋼筆,內心有沒有什麼小故事呢。另外也要適時教育孩子正確對待金錢,養成不亂花錢的好習慣,培養正確的消費觀。通過跟孩子談話的方式,找到原因,並且引導孩子要養成節儉的好習慣。


投資移民助手


首先明確我的觀點,說可以說兩句,但是一定要新平氣和的交流,比較孩子是自己攢錢,是買的學習用品,這不是件壞事。

  • 還記得自己小時候特別想得到一件自己心愛的東西時,那種夢寐以求、寢食難安的心理嗎?做家長的要學會換位思考,從孩子的角度進行思考問題,才能更好的和孩子進行交流,才能在交流後更好的引導孩子的成長。

  • 每個人都有這樣那樣的需求,需求的只要是合理的好的東西,做家長的是不需要干涉太多的。很多時候有些家長就是對孩子管的寬了,從而導致孩子和家長之間的隔膜越來越深,這就是孩子越來越不願和你說心裡話的原因。
  • 孩子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她想要一隻鋼筆,她知道你可能不會給她錢去買,她省下了自己的零花錢,自己去買了心愛的鋼筆。一沒給你增添經濟上的壓力,二也鍛鍊了自己節省零花錢的能力。這多好呀。
  • 但是,我們做家長的還是要和孩子好好的談談的。談話時你必須要保持心平氣和,且不可脾氣暴躁的強行灌輸自己的想法。

  • 談話內容一:零花錢怎麼攢下來的,是不是委屈了自己的日常花費,比如:伙食費等,希望她能夠以後有什麼事,和你好好的說,如果我們需要一些東西,媽媽會給你錢的,你不用掖著藏著。孩子和爸爸媽媽間不能有這樣的秘密,這樣不好。

  • 談話內容二:為什麼這麼昂貴的鋼筆,初中生常用的文具消耗都是很快的,沒必要買這樣貴重的鋼筆。再說拿到學校中如果丟失了,你不會心痛嗎?是因為喜歡它的外形還是喜歡它的昂貴价格,是不是和別人進行了攀比等等。讓孩子明白,我們要樸實一點,不該花的錢別亂花。

  • 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我們做家長的日夜守護著的。如果和孩子交流不暢,我們就無法真正的去守護她,所以講究交流的藝術很重要,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鄉村小教員


當然可以說她,初一已經基本發育完成是大姑娘了,要學會以成熟的方式面對來自各方不同的意見。

如果你市場上找到有性價比更好的鋼筆就推薦給她,告訴她品牌溢價都是智商稅,成本工藝都很透明,而使用者本身的素質對筆的使用價值也有促進作用。然後就是錢花這裡了,她其它消費相應按比例減少,要學會自己理財。

但講一次就夠了,後面不用一直嘮叨,不然會逆反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