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玉輝環境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在首頁輸入關鍵詞即可查看相關資料

提供下載/在線閱讀

 複習筆記

【知識框架】

左玉輝環境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重點難點歸納】

一、水資源和水環境

1.地球上的水

地球表層水體包括海洋、湖泊、河流、沼澤等的一切淡水和鹹水,大氣中的水汽、水滴和冰晶,土壤水、淺層和深層地下水,南北兩極冰蓋和各大陸高山冰川中的冰,以及生物體內的水,構成了一個大體連續、相互作用、不斷相互交換的圈層,稱為水圈,是地球表面最為活躍的圈層之一。

(1)水量及其分佈

地球上的水主要由海洋水、陸地水和大氣水三部分構成。

①海洋水量約佔地球總水量的97.4%。

②陸地水包括湖泊、河流、冰川、地下水等水量約佔地球總水量的2.6%;其中數量最多的是冰蓋和冰川,80%位於南極地區難以開發利用,其次為地下水。

直接供應人類生活、生產需要的河水和湖泊淡水的數量很少,是水資源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

(2)水的自然循環

①水循環的定義

水循環即水的自然循環,它是指地球上各種形態的水在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下,通過蒸發、水汽輸送、凝結降水、下滲、徑流等環節,不斷髮生相態轉換的週而復始的運動過程。

②水循環的過程

從全球範圍看,從海洋的蒸發開始,蒸發形成的水汽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被氣流輸送至陸地上空,在適當的條件下這些水汽凝結成降水。海洋上空的降水回落到海洋,陸地上空的降水則降落至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徑流補給河流和湖泊,一部分滲入土壤與岩石空隙,形成地下徑流,地表徑流和地下徑流最後都匯入海洋。由此構成全球性的連續有序的自然水循環系統。

左玉輝環境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圖1-1 水的自然循環過程

③水循環的基本動力

水循環的基本動力是太陽輻射和重力作用。

④水循環的必要條件

水循環過程得以進行的必要條件是在地表溫度、壓力下水可以發生氣、液、固三態轉換。

⑤水體的更替週期

水體的更替週期是指不同水體在循環過程中被全部更換一次所需的時間,是反映水循環強度的重要指標。

(3)天然水的物質組成

①天然水的定義

天然水是由溶解性物質和非溶解性物質所組成的化學成分極其複雜的溶液綜合體。

②天然水的化學成分(見表1-1)

表1-1 天然水的組成

左玉輝環境學第2版筆記和典型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③大氣降水組成

大氣降水的組成與當地的氣象條件和降水淋溶的大氣顆粒物的化學成分有關,不同的地區降水的化學成分差異性較大。

2.水資源

水資源一般僅指地球表層可供人類利用並逐年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水資源。

(1)水資源的特性

①作用上的重要性。維持人類生命、發展工農業生產、維護生態環境。

②補給上的有限性。水資源屬於可再生資源,地球上各種形態的水一般均可通過水的自然循環實現動態平衡。

③時空上的多變性。水是自然地理環境中較活躍的因素,其數量和質量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類活動影響。

④利用上的多用性。水資源具有“一水多用”的多功能特點。

(2)人類對水資源的利用

水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意義表現在生活用水、生產用水和生態用水三方面。

①生活用水。水是人類的生命之源,對人類社會而言,生活用水可分為城鎮生活用水和農村生活用水兩類。

②生產用水。水是重要的生產資源,生產用水主要包括農業用水、工業用水兩部分。

a.農業用水。水最早被用於農田灌溉,現代意義上的農業用水主要包括農業、林業、牧業灌溉用水及漁業用水。

b.工業用水。工業用水主要包括原料、冷卻、洗滌、傳送、調溫、調溼等用水。

③生態用水。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保障人類生存發展的必要條件,但生態系統自身的維繫與發展同時也要消耗一定的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