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又要帶動哪陣風?


蘋果又要帶動哪陣風?


蘋果的16英寸MacBook Pro自推出以來就廣受好評。很多人都期待著14英寸版本的更新。從目前的消息來看,新款14英寸MacBook Pro不僅是尺寸的改變,更是為蘋果的產品線引入了一項新技術。


去年12月,天豐國際證券(Tianfeng international securities)分析師郭明福發佈報告稱,蘋果計劃發佈4-6款小型產品,採用小型化技術的IPad和MacBook可能會在2020年第四季度正式發佈到2021年底,我們是2020年和2021年蘋果小型LED產品的LED芯片獨家供應商。


蘋果已經在iPadPro上使用了OLED屏幕,這使得這款產品的價格超過了1萬元。什麼是迷你?有什麼好處?蘋果的賭注將如何改變這個行業?


多少迷你?


目前,屏幕技術主要分為兩大類:LCD和OLED。液晶屏的像素不能獨立發光,所以需要背光來照亮液晶顯示畫面;而OLED屏幕的每個像素都可以自行發光,所以OLED具有更好的色彩、對比度和更薄的厚度,可以做成靈活、彎曲、摺疊等形式,這也是目前主要高端產品採用的技術。


蘋果又要帶動哪陣風?


LCD需要背光模組,而微型led和microled技術則從背光模組開始,以減小發光顆粒的尺寸。微型LED的粒徑約為100微米,而微型LED的粒徑小於50微米。同時,發光顆粒的數量大大增加,從而實現更精確的光控制。


小型LED介於傳統LED和microled之間,microled對精度要求較高,目前仍難以批量生產。小型led被認為是微型led發展的前哨站。


蘋果又要帶動哪陣風?



與miniled相比,micro-LED不僅是一個精度問題,它可以充分實現像素的自發光,被認為是下一代顯示技術,而miniled只是LCD的一個改進版本。


微型LED最重要的特點,它是為了實現對局部背光的控制,也就是說,它可以達到類似於OLED單像素照明的效果,因此,它可以有更高的對比度,更好的黑色工廠性能,實現更精細的HDR分區,同時,它可以更輕。


與微型led相比,微型led技術更容易實現批量生產。與OLED相比,miniled具有成本和壽命的優勢,採用小LED背光設計的液晶電視面板與OLED有著相似的對比度,價格僅為OLED電視面板的70-80%,便宜的大碗,業界和消費者都喜歡。


雖然小型led是一種過渡方案,但它實現了性能、批量生產和成本的平衡,仍然具有實用價值。該技術可應用於手機面板、平板電腦、顯示器、電視等產品中。液晶屏向高端移動。除了OLED,它還有第二選擇。未來,小型LED的存在將非常高,這也有望帶動低迷的顯示市場,尤其是電視。


與OLED相比,microled具有更高的亮度和更快的響應速度。更重要的是,它不會燒壞OLED屏幕,壽命更長,更適合摺疊等特殊形式。許多業內人士認為,未來microled將取代OLED。


蘋果被引進後?


根據郭明福的報告,蘋果將在今年第四季度逐步推出miniled產品。事實上,蘋果已經開始試水。


2019年6月,蘋果推出旗艦顯示器pro display XDR,起價高達39999元。蘋果並沒有正式宣佈採用miniled技術,但業界認為這是一種“類似miniled”的技術。


該顯示器具有6K分辨率、576個LED陣列亮度區域、最大亮度1000單位、P3色域、1000000:1對比度。


蘋果又要帶動哪陣風?


長期以來,蘋果一直在規劃相關技術的佈局。2014年,蘋果收購了2009年成立的美國顯示技術公司luxvue technology。它主要為消費類電子產品開發低功耗microled顯示技術,並擁有多項相關專利技術,被視為蘋果押注microled的信號。


這筆交易看起來很穩固,來自賽迪智庫的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蘋果的專利在相關公司中排名第一。


當然,如上所述,miniled是目前比較可靠的過渡方案。目前,用於筆記本電腦和個人電腦產品的OLED顯示屏的型號很少,主要的限制是成本。大規模OLED的成本呈指數增長。為了升級現有的LCD體驗,有必要引入miniled。


如果蘋果想把產品推向高端,更好的屏幕是最吸引人的功能之一。畢竟,蘋果設備出色的屏幕性能是許多專業視頻和圖像用戶喜歡它的原因。小型LED技術的引入有望帶動新產品的銷售。


此外,蘋果推出miniled也有助於平衡供應鏈。


眾所周知,OLED屏幕的大部分生產能力掌握在三星手中,這也使得屏幕成本居高不下(iPhone 11 Pro系列屏幕的成本為66.50美元)。蘋果今年曾試圖將英國央行(BOE)作為供應商選擇之一,但這一比例仍不平衡。引進miniled,支持相應的供應商,希望平衡屏幕的供應鏈,再次主動。


與液晶顯示器相比,小型LED仍然是一項昂貴的技術。根據郭明菊的報告,蘋果的小型LED產品預計在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別為LED芯片供應商的收入貢獻約1.8億美元、6億美元和14.3億美元,而臺灣晶電是第一批獨家供應商,預計將從中受益。至於潛在的第二批供應商,三安光電是最值得注意的長期潛在受益者。


超車的機會是開闢一條新的賽道


目前,代表高端顯示技術的OLED主要在韓國企業、大陸和臺灣地區擁有話語權,小型LED和未來的微型LED都被視為在角落裡超越的機會。


臺灣業界表示,到2020年,大陸電視品牌將推廣小型LED背光液晶電視,主要是為了瓦解韓國品牌過去幾年用OLED佔領的高端電視市場。


高行業研究led曾指出,預計2018-2020年,小型led將保持175%左右的增長,2020年小型led市場規模將達到22億元。隨著國內大屏幕顯示器需求的增長和小尺寸led價格的下降,小尺寸led顯示器也有望開始逐步增加。


大陸和臺灣多家相關供應鏈公司已公佈了miniled的相關佈局:


在臺灣,2018年,景源光電有限公司已為電子運動筆和高水平顯示器小範圍出貨小型LED背光產品。現在,它接受了大蘋果的訂單。精典估算,今年整體小型化產能佔精典藍光產能的5%至10%。


2019年8月,友達推出汽車後視鏡面板、專業監控面板、超薄電子競技筆面板等產品,均採用小型LED背光技術;群創是瑞生光電、群峰君科技、群峰鴻科技三家獨立企業,隨著小型LED技術在不同領域的佈局。


在內地,2020年3月3日,TCL華興與三安半導體簽署了“戰略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研究小型和微型LED顯示業務。今年上半年,TCL華星計劃推出量產背光小LED產品,


2019 年 9 月,華燦光電與京東方等企業在深圳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共同開發MiniLED。


華燦認為,小型LED背光燈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和應用,目前正迅速進入成本降低階段。11月,京東方董事長陳燕順表示,未來京東方將停止對液晶生產線的投資,更多地關注OLED、新興小型led和微型led領域。


在日本和韓國,索尼和三星值得關注。2012年,索尼在CES展會上推出了全球首款微型LED電視“水晶LED顯示屏”。2017年,索尼將“Crystal LED顯示屏”技術命名為“Crystal LED集成結構”,並於次年推出大規模顯示屏。


但三星要更活躍一些,2018 年的 CES 上,三星就展示了名為名為 The WALL 的超大電視,採用 MicroLED 技術,2019 年則是展示了這一技術的家用版本,定價高達 10 萬美元,目前 OLED 屏幕是三星第二大收入來源,嚐到甜頭的三星,也在發力新的顯示技術,2018 年 2 月,三星電子也和廈門三安建立了 Micro LED 戰略合作關係,共同推進 MicroLED 的研發與量產。


同時,美國也不容忽視。根據賽迪智庫的報告,美國是世界上微型LED顯示技術最發達的國家,具有專利佈局較早、企業併購活躍的特點。2017年,美國蘋果、x-celleprint和Facebook累計25項微led專利申請量排名全球前三。


蘋果作為消費數碼的龍頭企業,在上下游生產線中起著導向作用。


如果蘋果推出miniled,必將推動產業鏈的發展。未來幾年,我們將看到一些小型化產品陸續上市,相關產業鏈也有望受益。目前,微型LED和微型LED還處於群眾鬥爭的初級階段。總體來看,臺灣產業鏈完整,美國技術先進,日韓有大企業可推廣,每個人都想複製三星在OLED領域的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