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教育理論綜合知識(三)

1.在西方,對學習類型的分類有較大影響的心理學家是加涅。

2.最早提出遺忘曲線及其規律的心理學家是艾賓浩斯。

3.過度學習達到150%時,記憶效果最好。

4.在柯爾伯格的有關兒童道德判斷髮展階段的研究中,服從與懲罰定向階段屬於前習俗水平。

5.觀察性的記錄方式有項目檢核表、評定量表和軼事記錄三種。

6.教育心理學的研究對象是如何學、如何教、學與教之間的相互作用。

7.奧蘇伯爾的同化說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與知識結構簡化的過程,是一種積極的遺忘。

8.深層特徵的表徵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9.“親其師、信其道”,主要表明了道德情感的作用。

10.評價目標是最高水平的認知學習結果,要求超越原先的學習內容。

11.任何知識結構都可以用動作、圖像、符號表象形式來呈現。

12.根據操作對象的不同,可以將操作技能分為徒手型操作技能、器械型操作技能。

13.問題的三個基本成分是起始狀態、目標狀態、存在的限制或障礙。

15.領會超越了單純的記憶,代表最低水平的理解。

16.我國心理學家一般把學習分為知識學習、技能學習、行為規範學習。

17.心智技能的特點是觀念性、內潛性、簡縮性。

18.問題解決的特點是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

19.程序教學的創始者是普萊西。

20.對程序教學貢獻最大的是斯金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