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紅日》中的國軍將領李天霞?

大不列顛的帝王


“李師長,看在黨國的份上,拉兄弟一把!”看過電視劇和電影《紅日》的,都會對這句臺詞印象特別深刻,因為這是國軍悍將張靈甫在垂死掙扎之際,求援時向友軍李天霞打出的求救電話,而這時候的李天霞一邊敷衍張靈甫,說他的部隊正在猛攻,讓張靈甫堅守待援,卻一邊讓部隊收著點打,實際上是出工不出力,不用真的拼死救援,不用太賣力氣,顯然是想借刀殺人,借解放軍的刀殺了張靈甫。

當然,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因為在孟良崮之戰後,國軍統帥部也確實認為,導致整編七十四師全軍覆沒、張靈甫陣亡的原因是離張靈甫的部隊最近的李天霞的整編八十三師救援不力,甚至將李天霞送交軍事法庭審判,並判處有罪,李天霞通過各種渠道行賄、說項,最終才免於牢獄之災。也就是說,李天霞救援不力導致張靈甫全軍覆沒,幾乎是國共雙方都同意的結論。所以,在電視劇《紅日》中,李天霞的形象非常負面,不僅坐視張靈甫覆滅,而且還貪汙腐化,導致張靈甫看不起他。

但無論是小說,電影,還是電視劇,都沒有回答的一個問題是,為什麼在張靈甫被包圍的時候,距離張靈甫的部隊最近的會是李天霞,而張靈甫不向別人求救,卻明知道他和李天霞關係不好,李天霞早就看他很不順眼了,卻還是要向李天霞求救?實際上,李天霞和張靈甫的恩怨要比《紅日》從小說到電影、電視劇所反映的情況複雜得多,李天霞和七十四軍也就是整編七十四師的淵源也非常複雜。

實際上,李天霞和七十四軍的淵源要比張靈甫更深,他在七十四軍軍中的資歷也要比張靈甫更深。眾所周知,七十四軍組建起來是在抗戰初期,而真正成名是在抗戰時期。但在七十四軍剛成軍的時候,李天霞和施中誠就已經在七十四軍中供職的,先後擔任旅長、師長等職務,並先後擔任了一百軍的軍長,而在他們已經在七十四軍中擔任師長的時候,張靈甫還才只是個團長,這還是王耀武經過一番運作才得到的結果,不然張靈甫就要因為殺妻案服刑,在牢獄之中渡過抗戰歲月了。

在常德會戰之前,王耀武升任集團軍司令,下屬兩個軍,除了七十四軍之外,另外下轄新編成的一百軍,也就是後來的整編八十三師。一開始,一百軍的軍長由資格最老的師長施中誠出任,七十四軍的軍長則由王耀武自己兼任。之後,王耀武對下屬的職務再次進行調整,施中誠調任七十四軍軍長,李天霞則升任一百軍軍長。這時候,張靈甫的職務還是師長,因為在講究論資排輩的國軍中,他的資歷既不如施中誠,也不如李天霞。

所以,按照常規,在施中誠調走之後,那麼就應該是李天霞調任七十四軍軍長,再另外調升一個人擔任一百軍軍長,也就是張靈甫。但王耀武卻不喜歡李天霞,而很喜歡張靈甫,所以,在王耀武的運作之下,在施中誠調離七十四軍軍長之後,並沒有將李天霞調回七十四軍擔任軍長,而是直接將張靈甫升任軍長。也就是說,在李天霞看來,這是本來應該屬於他的位置,被王耀武直接拿去送給張靈甫了,所以他才對張靈甫非常不滿,實際上也是對王耀武不滿。

抗戰結束後,國軍進行整編時,七十四軍作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被改編為整編七十四師,而一百軍也被改編為整編八十三師。但相比之下,整編七十四師作為國軍五大主力之一,自然要比整編八十三師更受寵,也更重要。但即便如此,在孟良崮之戰之前,由湯恩伯統一指揮圍攻山東解放區的時候,從指揮關係上來說,也是李天霞臨時負責統一指揮整編七十四師和整編八十三師,只是張靈甫驕橫跋扈,遇事直接報告南京,不聽李天霞指揮罷了。

實際上,李天霞當時對戰場形勢的分析和判斷,要比張靈甫更準確,也更符合實際情況,所以,如果張靈甫能夠聽進去李天霞的命令,不那麼貪功冒進,而是和其他友鄰部隊保持好距離,穩步緩進,不過分突出,不脫離國軍的整個陣線,也就不會導致整編七十四師覆滅了。正是因為他不聽李天霞的命令,才導致整編七十四師的突出態勢,並被粟裕指揮華野部隊分割包圍,最後加以殲滅。也可以說,如果王耀武當初把七十四軍交給李天霞,而不是張靈甫,也許這支號稱國軍統帥部御林軍的部隊就不會成為五大主力中第一個被全殲的部隊了。


蕭武


李天霞這輩子背的最大一口黑鍋就是“孟良崮見死不救”,而孟良崮戰役後,國民政府對李天霞的“從輕發落”也成了國民黨軍腐敗不堪的證據。


然而如果我們仔細梳理歷史,就可以發現,指責李天霞見死不救是沒有道理的,李天霞當時真的盡力了;而事後湯恩伯等人為李天霞說情主要原因也是因為李天霞確實在“整編七十四師被全殲”這件事情上確實沒有太大的責任。


我們來看李天霞手下的整編83師的情況。


在國民黨展開所謂的“山東重點攻勢”之前,李天霞的整編83師(原100軍)是兩旅四團制,僅有官兵1.8萬餘人,各種火炮47門(不含迫擊炮);在進入山東後,國民黨方面把整編44旅也劃歸李天霞指揮,這樣一來,整編83師共轄有三旅七團。


然而在孟連股戰役開始前,整編44旅130團已經因為李天霞指揮失誤被全殲,而他手裡的57團跟著74師進了包圍圈,其實張靈甫曾經拜託57團團長給李天霞帶話,請求他火速支援,但是由於該團長認為自己“又不是李天霞的舊部”,又不滿“進入山東以後,李總是以這個團打頭陣”,所以張靈甫的的話,該團長“張的這些話,我當時沒有轉達。”



而且根據57團團長自述,湯恩伯來電詢問垛莊情況時,垛莊還沒有遭到攻擊,湯恩伯還讓他轉告張靈甫,讓74師務必派部隊“確實佔領”垛莊,而57團團長也轉告了湯恩伯來電,可惜當時74師並沒有重視。


由57團團長自述可以看出,湯恩伯當時也並沒有要求李天霞全力確保張靈甫後路,反而是要求74師自己派人確保後路。(《中華文史資料文庫》第6冊P575—577)


所以,當孟良崮戰役打響時,李天霞手裡的7個團,130團已經被殲滅、57團在包圍圈裡、131團守在臨沂;187團、189團又被華野6縱阻擊在馬山,李天霞手裡真正能用於增援整74師的就第56團和第132團。


而李天霞所面對的是華野2縱、8縱兩個縱隊組成的阻擊力量,李天霞在孟良崮戰役中唯一可以商榷的一點是他沒有第一時間把手裡的6個營全部壓上去,而是先派2個營作為先鋒試探;但是結合抗戰和之前一系列戰鬥,我們可以明顯看出這就是李天霞一貫指揮風格,並不是到了孟良崮戰役時才變得這麼謹小慎微的。


到了5月16日下午,當74師已經完全失聯後李天霞這時不敢再謹慎,把剩下部隊全部投入了救援之中(74師在5月16日下午6點被全殲),但是即便如此,83師也是5月17日才到達孟良崮現場。


對比74師左翼的整25師,可以投入解圍的兵力有五個團,打的還不如李天霞。



至於說李天霞最後有十幾根金條脫罪這件事,這事就是出自57團團長之口,但是此時他已經被俘,他是從哪裡知道這件事的呢?更何況從他自述看,他對李天霞意見是很大的,因此,我認為他的話不足為信。


1947年12月19日,國民黨方面對“李天霞作戰不力一案”審理終結。結論分別是:“經顧總司令湯司令迭電證明屬實,是該李天霞對於此次戰役尚無作戰不力之處……擬請從寬免於刑事處分”。


我個人意見,這個“免於刑事處分”的判決是適宜的。


蘭臺


李天霞是著名抗日將領,喜愛奇門遁甲,曾坑死張靈甫,還有一個兒子是《戲說乾隆》的導演。

抗日戰場上,最著名的國軍部隊當屬第74軍無疑,王耀武、張靈甫、俞濟時、餘程萬等名將都是出自其中。其實還有一個人的軍功和能力本都在張靈甫之上,但在後世卻名聲不顯,他就是李天霞。

李天霞,1907年出生於江蘇寶山縣(今上海寶山區)的一個富商家庭,少年時父母雙亡,家道中落,幸賴岳父徐盛江出手,才保住大半家產。李天霞自幼頑皮好勝,是當地有名的孩子王,常帶領一幫頑童扮演打仗遊戲。

稍長時,李天霞沉迷於研究催眠術和奇門遁甲之術,能將郭璞的《葬書》和楊筠松的《撼龍經》倒背如流,長恨自己無名師指點,只能熟讀而不得運用之法。據他說,抗日時領兵駐紮四川松潘,曾地一老僧指點,這才開竅,將奇門遁甲研究入門。

1925年4月,李天霞從上海乘船南下廣州,以第十七名的成績考入黃埔軍校第三期,與王耀武、戴安瀾等成為同學,畢業後參軍北伐。

李天霞性格爭強好勝,又精於謀劃,他的軍旅生涯前期可以說是非常順利的,1928年升營長,1933年升中校團副,次年升團長,1936年升任第51師少將副師長,時年僅29歲,而師長正是他的同學王耀武。

抗戰時期是李天霞軍旅生涯的巔峰。他當時任第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下轄305團(團長張靈甫)、306團(團長邱維達),先後參加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邵陽戰役、雪峰山會戰等,從1937年一直打到1945年,參加幾乎所有重要對日戰役。

尤其是上高會戰中,李天霞率51師激戰17天,重創日軍,被第74軍軍長王耀武上報為此戰第一功,獲第一號“陸海空軍武功狀”,之後還獲得四等“雲麾”、“寶鼎”等勳章。

1944年3月,李天霞晉升為第100軍中將軍長,次年在競爭第74軍軍長之位上敗給張靈甫,對此他一直耿耿於懷。他認為自己的職位比張靈甫高(李是正軍級,張是副軍級),資格比他老(李是黃埔三期,張是黃埔四期),軍功也不輸於他,而且更曾是他的直屬上級。這為後來的張靈甫之死埋下伏筆。

1947年國軍進攻山東時,湯恩伯率第一兵團孤軍先行,其下轄第74師又被師長張靈甫帶著狂飆突進,以至於在臨沂孟良崮陷入華東野戰軍的包圍。

當時湯恩伯命令李天霞的第83師(由第100軍改編)派一個加強團進佔桃花山(距孟良崮東南約10裡)。結果,李天霞一招瞞天過海,只派了其戰鬥序列中戰鬥力最差的第19旅57團的一個連攜帶電臺接近74師,發電報謊稱是全旅來援。並命令最靠近第74師的57團隨時可以撤退。但57團團長羅文浪為了戰後替李天霞背黑鍋,最後仍然主動與74師會合。

孟良崮戰役的結果大家都知道了,整編74師被粟裕全殲,師長張靈甫也被擊斃,而且還搭上了李天霞的57團。此戰之後,李天霞被蔣介石下令“就地槍決”,幸虧湯恩伯這時候及時伸了把手,親赴南京去解釋,李天霞才被免於死刑,不僅如此,他甚至還得了一枚三等雲麾勳章。

1949年,李天霞率部在福建戰場被擊潰後,撤離至臺灣基隆。1950年,李天霞被以“不盡其應盡職責,臨陣退卻”的罪名投入監獄,判處12年有期徒刑,結果只關了半年就被放了出來,“調服軍役,戴罪立功”。

從此,李天霞心灰意冷,退出軍界,出任情報局顧問,專門傳授“奇門遁甲”“催眠術”。1967年2月,李天霞病逝,終年60歲。

李天霞的後人中,有一個兒子很有名,他就是導演李力安,曾拍攝《戲說乾隆》、《戲說慈禧》、《風雲之雄霸天下》、《劉伯溫傳奇》等著名影視劇。

李天霞曾說過:“軍人的事業在戰場上,部隊的光榮是打勝仗。”起碼在抗日戰場上,這句話他做到了。


漁樵講史


《紅日》中的李天霞與歷史上的李天霞還是有差別的

紅日中的李天霞和大多老百姓心目中的李天霞一樣,是一個慫包,一副小人得志十分陰險的樣子,在張靈甫被包圍在孟良崮的時候,李天霞為了保存實力,按兵不動,在徐州剿總顧祝同親自到李天霞部督戰,李天霞還擺出一副要殺身成仁,報效黨國,實際上卻見死不救。

對於張靈甫的失敗,也都歸結於隊友救援不利。

關於這件事,幾乎坊間都是這樣傳聞,縱橫村子裡面的四叔都能給我講上三天兩夜,歷史上真的是這樣的嗎?

捧張靈甫必須摔李天霞

其實這就是國人典型的一種思維,縱橫將其稱之為“捧摔思維”,想要捧一個就必須摔另一個,想要摔一個也必須捧另一個,在長平之戰中,幾乎只要是捧廉頗必摔趙括,想要摔趙括也必然捧廉頗,縱橫認為,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儘量不要去對比,趙括厲害不厲害是趙括的事,廉頗厲不厲害也是廉頗自己的事,不要混為一談。

現在國人對張靈甫多為捧,認為其在抗日戰爭中立下諸多功勞,後來在孟良崮殺身成仁,值得欽佩,老蔣對於張靈甫是極為宣傳,提倡這種犧牲精神,而我方則也大力宣傳,擊斃張靈甫是我軍走向勝利的一個重要轉折,孟良崮戰役擊斃張靈甫是寫在歷史教科書上的文字。

所以,張靈甫想要不出名都難,尤其是張靈甫帶的部隊整編七十四師,那真是國軍精銳中的精銳,作為衛戍南京的部隊,被稱為天下第一師,大家不要誤會了,這個整編七十四師,實際上並不是一個師,而是由軍整編而來,相對於其前身七十四軍,人數沒變,裝備加強,清一色的美式裝備,能帶領這樣一支部隊作戰,那在國軍中必須是響噹噹的人物啊!

那麼這樣的人怎麼能打敗仗,只能是被人出賣啊,被誰出賣?李天霞!

不得不說的張靈甫和李天霞之間的關係

實際上整編七十四師從1946年5月開始整編,1947年5月份既被全殲,整編七十四師在張靈甫手下也就帶了一年。

張靈甫是七十四軍最出名的一個長官,卻不是該軍的靈魂人物。

在戰場組建的七十四軍,以老蔣的親信俞濟時為第一任軍長,下轄51師和58師,其中王耀武是51師師長,李天霞是副師長並且兼任153旅的旅長,下轄兩個團,一個是張靈甫305團,一個是邱維達306團。這個時候,張靈甫還是李天霞的部下。

但俞濟時也並不是七十四軍的靈魂人物,七十四軍的靈魂人物是王耀武,王耀武是黃埔三期畢業,打仗那真是一把好手,李天霞也不含糊,在抗戰中一直都是七十四軍的中流砥柱,1939年擔任51師師長,1943年升任七十四軍副軍長,1944年晉升為第100軍軍長,第100軍當然比不上七十四軍,然而,抗戰後期也是打了幾仗。

也就是說,在抗戰時期李天霞始終都處於師級職務上,而張靈甫是從團長開始幹,大部分時間是團長和旅長,抗戰後期成為副師長,並且逐漸攆上李天霞,但是要說七十四軍打的硬仗,其實都是在前期。所以,將七十四軍的抗戰功績給張靈甫根本就說不通。

但是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王耀武很欣賞張靈甫,選擇了更聽話的黃埔四期張靈甫當接班人,而把三期的李天霞逐出了七十四軍,放誰也不能願意啊!這裡面就是李天霞和張靈甫交惡的原因。

孟良崮戰役責任全在李天霞嗎?

李天霞有了這口氣,所以在孟良崮戰役的時候賭氣不救張靈甫,於情於理,看似說得通啊!

實際上,這根本就不符合人之常情,李天霞即使在看不上張靈甫也不會見死不救,因為,整編七十四師這個系統說白了,是李天霞的根,裡面很多人都是他曾經的部下,如果李天霞是一個特別感性的人,會因為厭惡張靈甫而不救整編七十四師?

根本原因,只能賴張靈甫自己,張靈甫是抗戰結束後才當了整編七十四師的師長,以前根本沒指揮過這麼大的戰役,因此,在行動上,張靈甫必須聽從李天霞的安排,當時李天霞的100軍改編為整編83師,但是張靈甫不服李天霞,因此要求脫離李天霞的指揮,劃入整25師黃百韜的指揮,黃百韜不是嫡系,指揮不了張靈甫,本來整25師整74師整83師是互為犄角的關係,大兵團交替推進,結果張靈甫仗著部隊火力先進,根本不把解放軍放在眼裡,孤軍深入,犯了兵家大忌。

這才是張靈甫失敗的根本原因,並不是李天霞不聽從指揮,首先張靈甫這個人就是最不聽指揮的人。

在救援方面也並非李天霞見死不救,實際上粟 裕在打算包圍張靈甫的時候,就做好了阻擊整25師和整83師的救援。如果,粟 裕連這點把握都沒有,就敢玩包圍。


史論縱橫


現在人們對張靈甫的評價是非常兩面化的,有人說他忠勇,也有人說他是莽夫之勇,而每當人們談到張靈甫的時候,李天霞被提及的次數是最多的。



因為李天霞和張靈甫的恩怨、因為他在孟良崮戰役的時候並沒有盡力地營救張靈甫,所以人們對他的評價一面倒向了惡面,他成為了人們口中本事尋常、小肚雞腸的無能鼠輩。

據李天霞曾經的手下回憶,李天霞經常會在打仗的時候帶著女人一起同行,每次在打仗的空閒之餘,就會在軍隊中大搞男女關係。

當時雖然國軍各方面的軍紀都說不上太好,但是如李天霞這樣的事情在國軍中卻是幾乎沒有的,所以當時李天霞的名聲在傳出去後,幾乎變成了國軍中的一件笑傳。



李天霞的軍事能力和戰功

當然,我們看待一個人、看待一件事情是不能片面去看待的,李天霞這樣的將領雖然好色,但並不影響他在抗日戰場上的英勇。

這種感覺就如同東北原本的土匪們兇殘無比,但不影響他們加入抗日義勇軍抵抗日軍侵略的事情一樣,是一樣的道理。

要論在抗日戰爭中的戰績,李天霞可以說得上是甩了張靈甫一個層次,在各種戰功方面,李天霞的功績也是要比張靈甫高許多的。





王耀武我們都知道,是74軍的第二位軍長,也是74軍軍史中戰功最為輝煌的軍長。

在抗日戰爭中,李天霞的地位一直都是僅次於王耀武的。

王耀武當師長的時候他是王耀武手下的副師長,王耀武當軍長的時候,他是王耀武手下的師長兼74軍的副軍長,在最開始的時候,張靈甫甚至在李天霞手下當過一段時間的團長。


李天霞參與了很多次戰役,其中有淞滬會戰、徐州會戰、武漢會戰、上高會戰、長沙會戰、雪峰山戰役等等多場戰役。

74軍作為當時國軍部隊中機動性、戰鬥力最為頂尖的部隊,他們當時參與了幾乎大半的正面戰場,在這個過程中,李天霞都是有參與在裡面並建立下許多不菲戰功的。

其中在上高會戰的時候,李天霞就獲得了第一號海陸空軍武功狀,正是因為他在上高會戰中指揮部隊立下了大功,這才獲得了這樣的殊榮。


李天霞沒能擔任74軍軍長的原因

如果按照當時74軍三位師長的資歷、戰功來評定的話,在王耀武上升集團軍司令後,最有可能接替他74軍軍長位置的人就是李天霞。

不過當時因為陣營的問題,導致了王耀武沒有打算把74軍軍長位置傳給李天霞。


蔣介石手下有八大金剛,這八大金剛都是他曾經在當黃埔軍校校長時手下的黃埔軍校教官們。

在蔣介石成為了全國名義上的首領後,這些教官們的地位也開始水漲船高起來,當時人們把其中權勢最大的八個人並稱為了八大金剛。

王耀武的靠山就是當時八大金剛之首的何應欽,而李天霞則有別的靠山,他的靠山是當時八大金剛之一的錢大鈞。

74軍是王耀武用盡心血培養出來的,他的所有榮耀都是伴隨74軍而生的。

像這樣對他意義重大、戰鬥力又非常強大的軍隊,他是不會隨意交給別人接管的,更何況是李天霞這樣有著另外靠山的手下呢。

當然陣營只是王耀武沒有選擇李天霞的一個原因,除此之外,王耀武還有兩個不喜歡李天霞的地方。

一個地方是他也不太看好李天霞的私德,李天霞私生活的混亂讓他不是很喜歡。

還有李天霞經常在戰場中仗著自己有靠山的擅自作主、抗令不尊也是王耀武不喜歡他的另一個地方。

當時王耀武最看好的人是張靈甫,張靈甫對王耀武非常忠誠,又極為勇猛,不過因為張靈甫當時的戰功遠遠比不上李天霞、也無法壓過其他師長。

所以王耀武就上報蔣介石把李天霞這位最可能成為74軍軍長的副軍長調到了另一支軍隊中,成為了另一支軍隊的軍長,也把當時另一個軍隊的軍長調到了74軍擔任軍長。


正因為他這一番複雜的操作,在抗戰結束後,張靈甫才獲得了成為74軍軍長的機會,也因為當時74軍已經整編成74師了,所以張靈甫實際上成為的是整編74師師長。

李天霞和張靈甫另一個恩怨

很多人覺得李天霞之所以沒在孟良崮戰役中救張靈甫是因為這次的恩怨,但是除此之外,他們卻還有著另一次的恩怨,那就是內戰中孟良崮發生前不久二人爆發的衝突。

在當時和我軍打仗的過程中,張靈甫所帶領的74師已經成為了蔣介石手下的五大戰力之一,有著非常強大的軍事素養、也有著非常精良的武器。


當時在張靈甫的帶領下,74師如同一隻脫籠的猛虎,準備撕咬一切他所看到的綿羊。

不過因為蔣介石不太放心張靈甫的獨自作戰能力,所以把他劃到了李天霞的手下,讓李天霞協調管轄他作戰。

又因為張靈甫不太看得起李天霞以及過於自信的原因,他主動要求脫離了李天霞的指揮,轉而讓上頭把他安排給了黃百韜指揮。

正所謂打人不打臉,雖然張靈甫覺得自己做的沒錯,但是對李天霞來說,張靈甫的行為無異於狠狠扇了自己臉上一巴掌,這讓天霞極為惱怒了起來。


張靈甫的敗亡以及李天霞逃過一死

張靈甫在受到黃百韜的指揮後,他同樣沒有聽黃百韜的命令,我覺得他之所以會主動調到黃百韜的手下,可能是覺得黃百韜對自己的掌控力比較小、自己能自主做出更大的決定,因此才會把自己調到黃百韜手下的。

孟良崮戰役是他自己制定的,他因為深深自信於自己的實力,所以他就制定了孟良崮的作戰計劃。

他帶著自己的部隊上了孟良崮,想在這裡守株待兔,吸引我軍的包圍,然後再通過孟良崮四周四十多萬的軍隊把我軍包圍、一舉而殲。

不過在他的計劃實施後,因為我軍的防禦頑強,所以他還沒等到援軍來援,就在我軍20多萬大軍的包圍下被消滅了。

這次戰役爆發前,上頭曾經讓李天霞派一個團的兵去支援張靈甫,不過他卻只准備派了一個營的部隊過去。

雖然當時的團長並沒有按照李天霞的命令在裡面做手腳,但這件事情還是被蔣介石知道了,當時痛失左膀右臂的蔣介石怒火沖天地馬上下令就要把李天霞給槍斃了。

要不是當時有不少的將領幫李平霞說好話、以及李天霞確實在救援張靈甫的過程中表現得非常“賣力”,要不然他的小命可能早就沒有了。

所以說這就是真實中的李天霞,他並非是無能之輩,他的軍事素養是非常高的,雖然他實際中的名聲確實說不上太好,但也絕不是各種影視劇中既無德、又無能的鼠輩,對於他的抗日貢獻我們還是要肯定的。


孤客生


孟良崮上虎賁垮,千里馳援李天霞。

非李拼死不相救,奈何兔子有高達。

一部《紅日》火了整編第74師師長張靈甫,順帶讓大家知道了作壁上觀的整編第83師師長李天霞,那麼真實的李天霞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李天霞畢業於黃埔軍校第三期,與王耀武同期,而張靈甫畢業於黃埔四期。第74軍成立之後,王耀武是第51師師長,李天霞是該師副師長兼第153旅旅長,張靈甫是第153旅下轄的第305團團長。南京保衛戰時,李天霞的第153旅奉命把守城牆。武漢會戰時,時任第29軍第40師師長時,在廬山的戰鬥中給予日軍重創。

抗戰中,李天霞戰功比較顯赫,榮獲過陸海空武功狀、四等雲麾和寶鼎勳章、飛虎旗、三等寶鼎勳章。抗戰勝利後又獲得了勝利勳章、忠勤勳章。



李天霞是第74軍的老人,李以為第74軍軍長的位置非他莫屬,但是第74軍軍長則是張靈甫。在抗戰初期,張靈甫是自己的下級,如今與李天霞平級,而李天霞則調去了第100軍當軍長。第100軍根本不能和第74軍相比,李天霞從此和張靈甫結下了樑子。李天霞為人比較跋扈和狡猾,而張靈甫頭腦比較簡單,性情比較憨厚,對王耀武比較聽話,這是王耀武不提拔自己的同學李天霞而提拔自己的部下、四期畢業的張靈甫當第74軍軍長的原因。

除此之外,李天霞比較好色。打仗的時候經常帶著姘頭,即使是在一線的時候,只要一有時間就搞女人,辦公時還經常拉著女人的手。由於經常玩弄年輕女性以致身體虧損,走路時經常彎著腰,像個老蝦米,李天霞又被人稱為“李天蝦”。


歷史軍魂


實話實說,李天霞是國民黨精銳部隊第74軍的主要代表人物,他在抗日戰爭中所立下的戰功不小,然而李天霞並非因此而出名,他之所以被很多人所惦記,還是因為他在孟良崮戰役中對張靈甫的“見死不救”,兩人的恩怨也就此被無限放大,成為人們所談論的熱門話題。

想要知曉這段過往,首先要知道李天霞的生平。

李天霞,字耀宗,出生於1907年,江蘇省寶山縣縣城(今上海寶山區)人,他的家裡條件不錯,父親李靄亭是開米行的,生活在優越環境中的他,從小就自我感覺良好。也是因為家庭富裕,他自小接受到了良好的啟蒙教育。

李天霞從小就跟隨母親移居到了上海,在上海讀書期間,李天霞就經常性地出入各種娛樂場所,玩得不亦樂乎。他還結交到了一大批社會上的朋友,因為是“仗義疏財”,在上海海寧路一帶頗有名氣。

1925年,受革命思想影響,李天霞報考了黃埔軍校,成為第三期學員,被編入入伍生團第七連。1927年,李天霞曾跟隨國民黨軍隊攔截過南昌起義部隊。1928年,他被任命為整編3師15團3營營長,駐守在上海。

1933年,李天霞升任為保定編練處第6團中校團副,第二年,他又成為了補充第一旅3團上校團長。之後,李天霞奉命參加了對紅軍的第五次“圍剿”,之後,對長征中的紅軍進行了圍追堵截。

1936年,李天霞就任為第51師副師長,當時師長是後來赫赫有名的王耀武。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第51師和58師合編為第七十四軍,由俞濟時出任軍長,王耀武繼續任職第51師師長,李天霞仍任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當時所轄的305團團長就是張靈甫。

淞滬會戰打響後,李天霞所部參與了和日軍的戰鬥,在戰鬥中傷亡極其慘重。之後,李天霞所部又參加了南京保衛戰,在與日軍奮戰後突出重圍,而不久後,南京被日軍攻陷,毫無人性的日軍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

1938年,李天霞率領所部參加了徐州會戰以及之後的武漢會戰,在戰鬥中給予日軍不小的打擊。1939年,李天霞升任為第七十四軍51師師長,率領所部與日軍在江西高安展開激戰。1941年,時任軍長的王耀武率領第七十四軍所屬三個師51師、57師、58師,參加看上高會戰。

這場戰爭最終是國軍打贏了,李天霞所率的第51師在戰鬥中表現極為勇猛,給予日軍重創,然而51師本身也是受到了極為慘烈的損失。戰後,第七十四軍受到了國民政府的褒獎,被譽為是抗日鐵軍,同時李天霞所屬的第51師被授予了第一號“陸海空軍武功狀”,李天霞本人也是得到國民黨當局的嘉獎。

1943年,李天霞升任為第第七十四軍副軍長,兼貴州鎮遠師管區司令,第二年,他又被調任為第100軍軍長,率領所部參加了“長衡會戰”、“邵陽戰役”。也是在同年,張靈甫升任為第七十四軍副軍長兼58師師長。

1945年,李天霞被晉升為陸軍少將,同年,他率領所部參加了“雪峰山會戰”。這是國民黨正面戰場上與日本軍隊的最後一次大會戰,最終國軍取得了勝利,李天霞載譽而歸。同年,李天霞被安排入重慶陸大甲級將官班第三期受訓。

當時,李天霞本以為先前施中誠由第100軍軍長平級調任第七十四軍軍長的一幕,會出現在自己的身上,然而當年,張靈甫升任為第七十四軍軍長兼南京衛戍司令,並從此成為蔣介石的親信心腹人員。這也為兩人恩怨找到了一個由頭。

1946年,第100軍整編為83師,李天霞就任為整編83師師長,開始率領所部參加內戰。1947年,李天霞兼任第一縱隊司令官,由湯恩伯所轄,在魯南地區與解放軍部隊展開交戰。當年5月,湯恩伯曾命李天霞部隊掩護張靈甫所率的第七十四師長,李天霞卻只是派出了小部分部隊與74師會合,最終張靈甫部隊在孟良崮為解放軍部隊所殲滅。

孟良崮戰役後,蔣介石曾下令將湯恩伯撤職查辦,李天霞就地槍決,然而之後湯恩伯經過申訴後,得以倖免,李天霞也只是被送到了南京軍事法庭受審。之後,情節極富戲劇性,李天霞到了南京就得到了保釋,而且在當年6月被授予三等雲麾勳章,並於半年後再次復出,就任為第一綏靖區副司令官,兼泰靖揚指揮官。

再來看,李天霞這次針對張靈甫的“見死不救”。

從職務上來講,李天霞職位比張靈甫高,從資歷上來講,李天霞也比張靈甫老,從先前歷史來看,李天霞調任第七十四軍軍長也情有可原,而卻是讓張靈甫捷足先登,無非就是張靈甫當時的後臺為甚得蔣介石寵幸的王耀武,而李天霞的最大靠山只是錢大鈞。

對於這種職務安排,李天霞心裡當然是不服氣的。當然,就此認定為,李天霞因為當年沒有當成第七十四軍軍長,對張靈甫產生嫉妒而“見死不救”,就有些武斷了。

從當時的形勢來看,即使李天霞積極配合張靈甫,也未必就能夠扭轉戰局,最多的還是會以失敗告終。

李天霞沒有全力援救張靈甫,自然是有著保存實力的考慮,也有著眼於整個大局的想法,並不是純粹出自於對張靈甫的各種不滿。

李天霞後來還出任了第37軍軍長,第73軍軍長,1949年,李天霞率領73軍駐守福建平潭,為解放軍所攻克,被迫逃亡臺灣。1950年,國民黨臺灣當局對李天霞的失職進行了審判,後在各方周旋下,李天霞由無期徒刑判為有期徒刑,後又被減免。

1951年,李天霞放棄軍職,隱居鄉間。1955年,李天霞轉而從商,卻是大大虧本。1958年後,李天霞又愛上了賭博,致使家財虧空。1960年,手頭緊張的李天霞鋌而走險,對人實施詐騙,而被判入獄1年8個月。

1962年,李天霞被釋放出獄,從此過上了比較窘困的生活。1967年,在過完60歲生日沒多久後,李天霞因病在臺灣去世。他死後,倒是很風光,當時臺灣島內叫得上號的各界政要,對他的死紛紛表示哀悼,或是出席葬禮,或是贈送輓聯,可說是給足了面子。

答疑人:今日頭條年度歷史自媒<夜狼文史工作室>特約撰稿人:菊花茶


夜狼文史工作室


孟良崮上靈甫垮,世人皆罵李天霞。李天霞是黃埔軍校的畢業生之中天資比較出眾的一個,只是身上的戰功一多,整個人就飄了起來,忘記了黃埔軍校門口曾經赫然寫著的兩行大字:生怕死莫入此門,升官發財請往別處。

李天霞在抗日戰爭的時候功勞還是比較大的,南京保衛戰之中,他擔任51師副師長兼153旅旅長,在這場戰役之中,李天霞奮勇抗敵,登上牆頭作戰,城破後帶著153旅撤回浦口之時只剩下2000人,那時候的李天霞在鐵軍74師之中是出了名的代表人物,還是張靈甫的上司。從1927年到1936年,李天霞從排長一路升到師長。他一直覺得74軍軍長勢在必得,十分得意。

王耀武師指揮官講究的是能夠獨當一面的戰術修養與殺伐果斷的決心,而李天霞在上高的表現證明他本人在這方面並沒有合適的天份,他指揮的51師確實以勇敢堅強的作戰精神執行上級交付的作戰任務,但是當任務需要李天霞個人的獨斷專行的時候,李師長就現得不知所措,這使他的51師被日軍兩個大隊絆住,無法參加最後的圍殲。加上李天霞的個人作風不好,王耀武對不下的品格操守非常嚴格,在這一點上來說王耀武就將他排除在外。所以在競爭74師軍長的時候讓,王耀武最終將74師交給了張靈甫。

有人覺得這件事可謂是李天霞軍旅生涯的轉折點,讓他墮落起來。其實李天霞最終放棄當年進入軍校時候的理想,成為一個貪財怕死的腐敗分子,很大一部分原因還是在於自己的思想不夠堅定,換句話說,他並非是才德並具良將之才。

李天霞出生之時家庭環境就比較富裕,幼年的時候天資比較高,所以一直非常自負。這種人對於權勢高的人會非常崇拜,但是一但手下的張靈甫爬到他頭上去,他的內心就會非常扭曲。


年輕的時候,李天霞就仗著家裡有錢肆意出入聲色場所,這些少年時期養成的陋習即使進了軍隊也沒有改掉,成為他非常顯著、非常容易被人利用的一個缺點。在他覺得被王耀武“拋棄”之後,李天霞並沒有更加努力提升自己讓王耀武后悔,而是完全消極對待公務,玩起了女人。另外李天霞還剋扣士兵的軍餉,以此填充自己的口袋。

這這樣的李天霞和當時還在前線奮勇作戰的張靈甫比起來,根本就不值一提,沒過多久,李天霞的副軍長都變得有名無實,被眾人逐漸淡忘了。

1946年4月,張靈甫決定帶著整編74師固守孟良崮,湯恩伯下令李天霞帶軍迅速向張靈甫靠攏。而李天霞當時在想什麼呢?他在想曾經自己在南京的一個情婦,被盛傳和張靈甫有染。在他心中,張靈甫是搶了他官位又搶了他女人的敵人,他千萬個不願意去幫他。

為了保存自己的兵力,李天霞僅僅派了57團去協助。後來張靈甫戰敗,74師覆滅,李天霞花了大把的金條平息事端,讓湯恩伯替自己說話,李天霞逃過一死。剛剛免了牢獄之災的李天霞即使到了國軍潰敗的節骨眼,還在因為自己的風流債到處收拾人。

李天霞揹負著罵名和老蔣一同去了臺灣,在臺灣,他依舊過得十分自在,花著大把的錢又舒舒坦坦地活了二十多年。

以上


木劍溫不勝


一將功成萬骨枯,孟良崮戰役,就算李天霞怎麼努力,也挽救不了74師的敗局,粟裕下決心打這一仗,已經充分考慮到戰場上各種變化,也下定決心,不過我方損失多大,都要全殲整編74師,原因很簡單,消滅了74師,對其後的解放戰爭有很多的益處,作為國民黨軍隊中的精英中的精英,居然被人圍殲,對其它國民黨軍隊來說,心裡陰影肯定很大。

也因為在全殲74師的時候,我軍傷亡很大,所以粟裕將軍去世後,特意吩咐把自己的一半骨灰,埋在孟良崮,陪伴那些浴血奮戰而犧牲戰友。


行攝清遠


李天霞對曾經是自己部下的驕橫的國軍七十四師師長張靈甫見死不救,客觀上起到了幫助華野消滅張靈甫七十四師的巨大作用,僅從這個意義上講,李天霞對共產黨所作出的貢獻是十分巨大的!如果當時李天霞能夠像胡璉那樣率部拼死突破華野阻擊援助張靈甫,華野就不可能消滅張靈甫,反而有被國民黨軍反包圍的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