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劍客平評 三劍客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春節前,老同學找到我,親戚想當兵,希望我能幫幫忙。

興許是知道我當過兵的緣故,病急亂投醫,以為在部隊上認識人,能出把力。

雖然,明知道自己對這樣的請託毫無辦法,但礙於老同學的面子,還是給在外地武裝部工作的老領導打了電話。

瞭解下情況總還是可以的。

當老領導得知我這位同學的親戚只有初中學歷,而且年齡偏大時,直接就告訴我,這是不可能的事情。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老領導說,現在徵兵的對象主要是大學生,初中學歷的,也有可能,但比例只有1%。

百裡挑一。是人都明白,老領導是客套。

更不要說,那位同學的親戚超齡了。

記得劍客君當兵那會兒,對年齡、學歷雖然有要求,但卡得並不是特別嚴。

很多十五六歲,改個年齡就當了兵。

記得當時新兵連一個戰友,由於年齡小,到了大澡堂子都不好意思跳進去泡澡,怕戰友們笑話他。

也有20多歲,結了婚去當兵的。

家裡有老婆孩子拖著,根本沒有辦法在部隊長幹。

學歷的問題,也和年齡差不多,彈性很大。

大多數都是初中學歷,還有一些真實學歷水平只有小學。

新兵連就有幾個不識字的戰友,只會寫自己的名字。考條例,只能由戰友讀給他聽,然後背出來。

當兵兩年,其中的一大收穫就是學會了識字,會寫信了。

而在那個年代,找個熟悉的人,弄一張高中畢業證並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情。

印象中,政審根本就不看學歷。

而如今,老領導告訴我,現在如果不符合條件就不能在徵兵網上完成註冊,而完不成註冊,就沒有辦法報名。

▲劍迷們可以關注三劍客後通過菜單欄進行兵役登記

也就是說,如果不符合條件,就連報名的資格都沒有,想要當兵,連門兒都沒有……

這個網絡系統多好。

要是20年前也有這個,很多人的命運或許都將改變。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

徵兵的問題,歷來都是引人關注的大事、要事,干係重大。

只是沒有想到,短短20年時間,已經發生了這麼大的變化。

年初,國家發佈徵兵新政策,改每年一次為兩次徵兵。

只是由於突然發生的疫情,今年的春季徵兵不得不推遲,合併到秋季。

瞭解軍史的人都知道,上一次,一年兩徵還是1990年。

由於特殊原因,當年3月份和12月各徵了一次兵。

也就是說,今年以前,只要說自己是春季兵,就是1990年的。

當年的春季兵,大都50出頭,年過半百了。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我的老班長,就在這個月幹滿整整30年,一級軍士長就要退休了。

與他一起入伍的戰友,提了乾的,當旅長也都好幾年了。

翻開軍史,我軍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徵兵,應該是起源於1931年的“擴紅”

當時,中國工農紅軍在反對國民政府軍事“圍剿”中,消滅了大量的國民黨軍隊,但也造成了自己不少的損失。

為了擴大紅軍,解決兵源問題,從1931年開始,中共中央和中央政府先後發出了一系列擴紅指令和號召。

出臺瞭如《擴大紅軍問題決議案》《中國工農紅軍優待條例》《中央執委會關於擴大紅軍問題訓令》和《關於優待紅軍家屬的決定》等一系列有關擴紅的政策和決議,許許多多獲得土地、取得人身自由的工農群眾紛紛加入紅軍隊伍。

戰爭年代,兵力補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徵兵被放在了極端的位置上。無論是起義的國民黨軍士兵,還是被俘的日軍官兵,都是為我所用的對象。

解放戰爭中,我軍的很多汽車駕駛員、醫生,以及著名的東北老航空的底子都是被俘的日軍官兵。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近年來,隨著軍隊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僅僅是能跑能跳能吃苦已經很難適應發展需要了。

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青年入伍,於是在徵兵的時間上作了調整,將以前的冬季兵改成了秋季兵,至此校門和營門對接上了。

但是,部隊每年一次的徵兵,使老兵在年底或9月份集中退伍後,新兵不能及時補充導致的戰鬥力“斷檔”問題始終沒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記得那些年,每年老兵退伍以後,緊接著骨幹被抽到新兵連去帶新兵,再加上幾個休假的,整個連隊空蕩蕩的,連站哨的都有點輪不過來的感覺

而如今,實行春秋兩季徵兵,這個問題就能得到很好的解決。

當然,從長遠和科學的角度來看,年度徵兵的次數,在滿足一定的條件下,還可能在未來會繼續增加。

說到這裡,也給那些有參軍入伍打算的青年提個小小的建議,那就是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眼睛。

部隊招人新變化,不期而至

劍客君的老領導說,體檢不合格的應徵青年,大多數都是因為視力不達標。

另外,也順便說兩句題外話。

近日,在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教育部副部長翁鐵慧表示,今年研究生招生規模將同比增加18.9萬人,碩士研究生計劃增量將重點投放到臨床醫學、公共衛生、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等服務國家戰略和社會民生急需領域,以專業學位培養為主。

幾年以後,報名應徵的隊伍裡,很可能就會有今年入學的研究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