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好“三農”重點工作 如期實現全面小康

——縣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精神解讀

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要實現兩個目標,做好今年“三農”工作至關重要。

3月13日,我縣召開縣委農村工作暨脫貧攻堅會議,安排部署2020年全縣“三農”及脫貧攻堅重點工作,確保脫貧攻堅戰圓滿收官,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一、主要預期目標

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4.3萬畝、總產量達到4.2萬噸;全縣所有行政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70%以上行政村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創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14個;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縮小,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9%;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率達到60%以上;持續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效,405戶902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二、打贏脫貧攻堅戰

堅持現行扶貧標準,穩定實現扶貧對象“兩不愁、三保障”,高標準全面完成剩餘脫貧任務。

【關鍵詞】防止返貧

保持脫貧攻堅政策總體穩定,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紮實開展脫貧攻堅“回頭看”強化產業扶貧、就業扶貧、消費扶貧。加大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力度。利用“洛陽智慧扶貧系統”,加強對脫貧戶和邊緣戶的動態監測,及時採取有效措施防止返貧致貧。加強已脫貧村及貧困人口跟蹤監測管理,做好後續幫扶。

【關鍵詞】長效機制

加強解決相對貧困問題頂層設計,建立解決相對貧困的長效機制,推動減貧穩步轉型。堅持補短板、守底線與謀長遠、抓全面相結合原則,加強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對接。

三、補齊“三農”短板

【關鍵詞】基礎設施

村莊規劃編制全部完成。新建、改建農村公路100公里,20戶以上具備條件的自然村通硬化路率達到85%以上,全縣鄉鎮和行政村通暢率、行政村通客車比例均達到 100%。農村集中供水率達到90%,農村自來水普及率穩定在90%以上,飲水安全100%達標。農村4類重點對象危房全部清零。開工建設1座110千伏變電站、1座35千伏變電站,完成40個行政村電網改造提升。行政村4G網絡實現全覆蓋,適時推進5G網絡建設。倉儲物流站點全覆蓋,50%的行政村建立倉儲物流門店。

【關鍵詞】農村教育

新建、改擴建農村義務教育寄宿制學校16所,改善鄉村小規模學校30所。推進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教育全覆蓋。實現普通高等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學位同步增加。每年選派10名縣城教師到鄉村支教。每個鄉鎮辦好1至2所標準化公辦中心幼兒園。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平方米以上。

【關鍵詞】醫療衛生

鄉鎮(管委會)標準化衛生院、行政村標準化衛生室實現全覆蓋。加大縣級醫院重點專科建設。做好重大疾病和傳染病防控。繼續對農村適齡婦女免費開展宮頸癌和乳腺癌篩查。鞏固“互聯網+醫療”,提高遠程醫療就診率。

【關鍵詞】公共文化

全縣所有行政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全部達到“七個一”標準。建設一批有特色的鄉愁博物館、民俗館、村史館;培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打造牡丹小鎮、鐵路小鎮等一批有歷史記憶、地域特點的特色文化旅遊小鎮。組織開展高質量文化惠民活動,年惠及群眾20萬人次以上。

【關鍵詞】社會保障

適當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農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參保率達到90%。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年不低於4450元。累計完成農村幸福院改造130所。完成903名貧困重度殘疾人居家無障礙改造任務。

【關鍵詞】人居環境

創建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示範村14個。全縣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全縣所有行政村實現垃圾有效治理,20%以上村莊推動垃圾分類處理。梯次推進農村生活汙水治理,全縣農村生活汙水處理率達到60%以上。持續開展村莊清潔和綠化行動,行政村硬化、綠化、亮化、美化整治目標達到60%以上。

【關鍵詞】生態環境

強化水源地保護、河庫及小微水體監管治理。完成造林綠化4.13萬畝,森林撫育8.5萬畝,全民義務植樹72萬株,建成2個森林特色小鎮,發展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5家,發展林下經濟3萬畝,林業工程帶動貧困人口務工就業2500人次以上。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率達到80%以上,受汙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達到90%以上,化肥農藥利用率達到40%以上,農膜回收率達到80%以上,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四、促農持續增收

【關鍵詞】穩糧生產

確保全縣糧食種植面積達到14.3萬畝、總產量達到4.2萬噸。加快總投資2000萬元的河南省糧食儲備庫雙堂倉庫續建項目建設,確保糧食儲備規模不低於2萬噸。著力提升糧食生產效益,小麥和主要秋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以上。落實糧食生產各項補貼政策,保障農民種糧基本收益。

【關鍵詞】農產品保供

抓好“菜籃子”工程,強化鄉鎮(管委會)抓落實責任。抓實現有規模養殖企業恢復生豬生產,實現100%自給目標。推進水產綠色健康養殖。加強蔬菜、肉蛋奶、糧食等生活必需品的生產供應。

【關鍵詞】結構調整

年度新增食(藥)用菌1000萬袋以上、總規模達到2000萬袋以上,種植規模達到70萬畝,建設產業基地100個,力爭年產值達到30億元。年度新發展獼猴桃種植1000畝以上、鮮切花1000畝以上,全縣中蜂養殖達到4萬箱。持續推動“欒川印象”品牌做大做強做精,力爭年營銷收入達到3000萬元以上。

推動溝域經濟擴面提質,市級溝域經濟示範區達到7條,力爭溝域經濟總產值達到5億元以上。

市級以上農業產業龍頭企業達到4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達到1100家、家庭農場達到25家。全力推進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努力爭創國家有機產品示範縣。新培育發展4個A級鄉村旅遊景區,總數達7個;新培育發展6個鄉村旅遊特色村,總數達到14個;新培育發展1個鄉村旅遊創客示範基地,總數達3個。培育建設淘寶村1個。

【關鍵詞】現代農業

建設縣級商貿服務中心1個,提升改造鄉鎮商貿服務中心3個,市場體系覆蓋100%的鄉鎮(管委會)村,“萬村千鄉”商品統一配送率超過60%。

【關鍵詞】就業創業

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2000人。吸引2000人下鄉創業,對符合條件的返鄉創業人員,給予最高不超過40萬元的創業擔保貸款。年度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優先保障返鄉創業用地。加快鄉村振興人才基地建設,全面提高農村實用人才生產技能和綜合素質。 (黃若若、羅代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