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純音樂的,會是怎樣的人?

不愛濃妝愛淡妝


嘿嘿,這裡是小姚音樂記,很高興能在這裡回答你的問題。嗯···當看到這個標題時,我先是楞了一下,嗯??這個問題,怎麼感覺怪怪的,我們可以憑藉一個人喜歡怎樣的音樂而判定一個人是怎樣的嗎?我個人覺得,基本不行。平時我們說考察一個人時,還要長時間的從多方面入手考察呢,單憑一點基本是不準確的,但但凡是喜歡純音樂的人,從我接觸的朋友來總體分析,是會有以下幾方面特點的:

一、內心更純潔。大部分的純音樂給我們的感受都安靜、美好、潔白,那麼如果不是內心純潔的一個人,是體會不到純音樂所表現出的潔白美好的。

二、話相對比較少,但做的都是實在事,不虛浮。一個不夠踏實的人,聽純音樂彷彿會有一種怪里怪氣的感覺,所以就更說不上會是喜歡了,但反過來如果喜歡純音樂,那麼他會是一個比較踏實的人,那麼踏實的人做實在事,這是一定的。

三、心思會更細膩。平時我們聽一首歌,很多時候都是更注意到歌詞,而不是伴奏是怎樣的,而我們喜歡某一首歌,其實這首歌所表達的主題是基本確定,但純音樂就不一樣,聽者可以是在享受純音樂的同時,不斷地思考。

四、更有故事。當純音樂響起時,很多時候屬於我們的故事會一個個回放著。

五、更會是一個好人。之前看到過這樣的一句話“喜歡音樂的人都是好人”,我覺得有一定道理,這是說的喜歡並不是簡單的喜歡。純音樂是音樂中的音樂,所以按照推理來說喜歡純音樂的人更會是一個好人。

以上是我對這個有趣話題的看法,歡迎大家留言一起探討。


小姚音樂記


我是個從初中就開始習慣帶耳機的人。身邊一直經歷著形形色色同樣帶耳機的人,他們大部分聽的都是時下各大商業區播放的歌曲。


遇見的聽純音樂的人特別少,總結一下大概有哪幾類: 文藝青年,森女系,與世無爭的人,音樂家,打算讓自己靜下來的人,裝逼者,失眠的人類似等等。目前見過最多的是文藝氣息的青年男女,他們也可能是在社會巨大壓力下放棄抵抗的人。



說個具體的。我在高中時的同桌,MP3裡除了英語就是肖邦。我問他,這些鋼琴曲的意義是什麼。他不說,只說我理解不了。可是他連鋼琴曲的名字都說不出來,他可能連鋼琴都沒見過,我是真的理解不了。我這個同桌平時不愛說話,一說話就臉紅,也沒什麼朋友,偶爾跟我談歷史的時候挺興奮。學習中上等,後來考大學去了甘肅就再也沒聯繫過。前一段時間高中同學建了個群,瞭解到他在西藏支教,朋友圈裡發的照片有枯樹和荒山。我可能理解了——他理解不了樂理,但能理解意境。

還有一個人,竇唯,就是那個成仙的竇唯,現在只做純音樂。


轍ABC


我也比較喜歡純音樂,因為表達的意境可以全靠自己的想象,很舒服,我分享幾個比較喜歡的

  1. 《醉紅顏》:這是新水滸傳中武松為兄報仇殺嫂的背景音樂,最入戲的插曲,能把人帶入那種悲傷憐憫的感覺,很是扎心。

  2. 《Here We Are Again》:這是周星馳的經典電影《喜劇之王》中尹天仇跟柳飄飄說“我養你啊”,這段經典片段是的背景音樂,也被《喜劇之王2》延續使用,也被無數人爭相模仿,足見起經典程度。

  3. 《致愛麗絲》:這首曲子從小就被放置到各種玩具,音樂盒裡,可見其的受歡迎程度,鋼琴所獨具的銀色,將所述情感表達的淋漓盡致

  4. 《悲愴第三章》:這是一首很有氣勢的一首曲子,之前我在哪個地方聽到這個節奏時,廢了好大的功夫才找到這個曲子的名字

  5. 《克羅地亞狂想曲》:這首曲子具有很好的意境,整體比較有流暢驚喜的感覺,使人信心大作,讓人心情變的很舒服

  6. 《the mass》:準確的說並不是一首純音樂,但是這是我目前為止聽過的最有氣勢的一個曲子,將蓄勢待發,將臥薪嚐膽的感覺表達的很到位,牆裂推薦

  7. 《Purple Passion》:這是用小提琴所創作的一首經典名曲,節奏代入感都超級強,是你不由自主的舞動起來,很是神奇

  8. 《yeah》這也是一首節奏很隨意,但是給人一種想要一聽而盡的感覺,說唱和現代音樂結合,評分也是很不錯。

  9. 《功夫-背景音樂》周星馳的《功夫》的受歡迎程度不言而喻,這段音樂是周星馳打敗火雲邪神之後的背景音樂,給人一種凱旋而歸的感覺

  10. 《kung fu 1》這段音樂也是《功夫》裡面的,但是在抖音,短視頻裡使用的頻率超級高,這是斧頭幫聚集時的背景音樂,給人一種盛氣凌人的感覺。

我是音享小哥,和你一樣喜歡音樂,每天都會分享一首好聽的音樂

音享小哥


您好,我是音樂領域的優質作者,如果在音樂方面有任何的問題,歡迎和我多多交流。

我們知道現在人越來越多的喜歡聽音樂,音樂是他們靈魂的寄託。在悲傷的時候可以聽音樂,在快樂的時候也可以聽音樂。音樂已經融入進了我們的生活。

我認為喜歡聽純音樂的人,有以下幾種。第一種肯定是那一種比較擁有藝術細胞的人。他們喜歡聽輕音樂帶給他們的另外一個世界,他們在聽音樂裡總能聽到一些東西。有的輕音樂可以讓他們更加的舒服。有的輕音樂是用鋼琴彈奏而成的,有的輕音樂是用一些樂器。

可能有的人聽起音樂來尋找一些靈感,這樣有助於他們樂器方面的提升。這一類人就有可能是音樂家。

第二種就是生活失意的人。這種人他在生活上受到了很大的阻礙和挫折,只有聽起輕音樂來,他們才會感到非常的輕鬆。輕音樂可以放鬆人們的心情,舒緩人們的緊張氣氛。有時候他們可能睡不著覺,也就是非常的失眠。聽起輕音樂來,非常有助於睡覺。這不像一些流行音樂,聽的越來越有精神。所以如果你睡不著的話可以聽一些輕音樂。

第三種是單純的喜歡純音樂喜歡這個類型的音樂。這種音樂能夠讓人靜下來,慢慢的欣賞音樂所帶給你的感受。如果生活充滿壓力,音樂的世界是最美麗的。


以上就是我對該問題回答內容,歡迎大家在評論區多多留言。


電音吧


純音樂和歌曲最大的不同在於:歌曲通常已經設定好了主題。而純音樂,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音樂我更喜歡純音樂,帶歌詞的音樂聽的是別人的人生,純音樂聽的是自己的人生。純音樂不會帶給聽著信息,但會在聽著的內心構成無數種可能。感受純音樂中內涵的心情,聯想自己,成為自己人生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純音樂對於有些人來說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段音樂,可能具有不同的心情。純音樂可以帶來無窮的想象,也可以營造一個非常具體的場景。影視劇中,有太多自帶BGM的人物和場面。一首歌曲,創作者通過詞曲,把要表達情感明明白白地直接呈現出來,而純音樂則不盡然。

有的說喜歡純音樂的人孤獨、內向,我覺得不盡然。純音樂有歌詞所不能表達的意境,正所謂意想之美,你可以隨著純音盡情遨遊在音樂的海洋,盡情聯想,同一首純音樂不同的人能聽出不同的意境!所以我說喜歡純音樂的人情感豐富、細膩,對音樂敏感、熱愛!




Amber


我就是一個非常喜歡純音樂的人,每天晚上我都會聽純音樂睡覺,當然有時也會失眠。O(∩_∩)O哈哈~

其實我本身就非常喜歡聽音樂,只是說晚上睡覺總不能聽重金屬睡吧,那得天天失眠。我除了聽純音樂還喜歡聽搖滾,最喜歡黑豹,《無地自容》《don't break my heart》都是經典。

我覺得吧,人是多面的,不是說喜歡聽純音樂的人,就一定是安靜的人。這樣太片面了。看過白巖松的書,他說喜歡古典音樂,同時,他又對搖滾有很深的感情,我也是這樣的人。有顆躁動的心,敢於去挑戰困難。


與你一起聽世界


純音樂和歌曲最大的不同在於:歌曲通常已經設定好了主題,不外乎人生、情愛、獨處、際遇、玩樂、離愁等。唱白明確,中心突出,會讓聽者不由自主地被帶到歌裡去,成為單純的聆聽者,陷入歌曲設置好的情節和情緒之中。而純音樂,充滿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較於其他種類的音樂我更喜歡純音樂,帶歌詞的音樂聽的是別人的人生,純音樂聽的是自己的人生。純音樂不會提供任何信息,但會在每個人的心中映照出遠超作者想象的多樣可能。感受曲子中包蘊的景象和情緒,投射自己,昇華情景,作獨一份的詮釋,成為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這是純音樂不可替代的地方:每段音樂,都可能是一個人、一個場景、一段劇情、一截人生。

純音樂可以帶來無窮的想象,也可以營造一個非常具體的場景。影視劇中,有太多自帶BGM的人物和場面,網友戲稱為“扛著錄音機出場的男人”。許鏡清的《雲宮迅音》電音一出,孫悟空便踩著雲掄起棍子滿天飛,威武不羈的大聖風範盡出,這比直接唱“猴哥猴哥,你真了不得”有畫面感得多。BGM裡固然有羅家英版唐僧“only you”、古惑仔“叱吒風雲/我任意闖萬眾仰望/叱吒風雲/我絕不需往後看”的經典歌曲背景,但純音樂的經典更多:梳著油頭的發哥拈出撲克,抬頭一笑,盧冠廷的《賭神》從發哥身後凜然響起。無需過多言語,觀眾摩拳擦掌:大場面到了,大人物來了,大招要開了,反派要完了!在我的bgm下沒人能打敗我。

我特別喜歡國外的一個配樂公司Two Steps From Hell,中文譯為咫尺地獄,或兩步地獄。它專門為大片製作磅礴大氣的氣勢音樂。聽Two Steps From Hell的El Dorado,有一種從低谷爬到高峰的快意。聽star sky有一種一種女天使降臨世間拯救世界既視感。女神站在高山之巔,聖詠這和平和凡世絕美,眾生頂禮,勝利就在眼前。聽heart of courage讓人有一種悲愴而又充滿力量的感覺,開頭的壓抑和中間合唱的氣勢反差巨大,給人極大的心靈震撼。但two steps from hell最有名的音樂當屬Victory 這首音樂已經被國內用的爛大街了,文字描述的氣勢是在有限,總之震懾靈魂,激盪血液,悲壯,熱血!

歐美的純音樂多是大交響樂團大製作,如漢斯季默大師的作品能激發人心中的鬥志,此外還有immediate music,audio machine。日本則有無人不曉的久石讓、燃曲之王澤野弘之、壯闊大氣的川井憲次,以及宗次郎、吉田潔、梅林茂、坂本龍一、林友樹、梁邦彥等。中國則有泰斗級配樂家趙季平、新世紀音樂代表人物林海、為《舌尖上的中國》系列配樂的阿鯤(聽到他的音樂,全國人民都會自動流口水),以及中國香港的胡偉立、陳勳奇、黎允文等頗具大俠風範的配樂大師們。

喜歡純音樂的人情感細膩且富於幻想,感官敏銳而性格內儉,對人生對事物有獨立見解,不隨波逐流,更不人云亦云。一首歌曲,創作者通過詞曲,把要表達情感明明白白地直接呈現出來,而純音樂則不是這樣。如果,把歌曲比作河流,聽眾順河道兩岸行走就能欣賞河水川流,那麼,純音樂則猶如湖海,浩瀚無際變幻萬千,聽者的思想與情感在音樂旋律盡情遨翔,心律與呼吸隨節奏而起伏。同一首純音樂,因為沒有詞意的先入為主束縛,千百人有千百種欣賞角度,欣賞結果也大相徑庭。

有的說喜歡純音樂的人孤獨、內向,我覺得不盡然。純音樂有歌詞所不能表達的意境,正所謂意想之美,你可以隨著純音盡情遨遊在音樂的海洋,盡情聯想,同一首純音樂不同的人能聽出不同的意境!所以我說喜歡純音樂的人情感豐富、細膩,對音樂敏感、熱愛!


湖北阿張


音樂表達情緒,純音樂表達純粹的情緒。純音樂猶如多變的水流,千迴百轉地衝擊心田,勾引思緒。

子夜裡,喜歡純音樂。因為創作需要安靜,不能被歌曲打擾了思緒。創作也需要導引,發散思維的菌絲。純音樂就非常理想了。

當然創作時思緒從來不在純音樂上,它是“白噪聲”,但毫不單調。我喜歡被一團情緒包圍著寫作。我認為從像聽純音樂這種比較普遍、比較正常的愛好中看不怎麼出一個人的內心。而且純音樂也有很多,也有好聽的和不好聽的,如果是特別抓耳特別好聽且符合一個人的音樂口味的純音樂的話,平時不聽純音樂的人也會喜歡聽吧。同理,再喜歡聽純音樂的人面對製作粗糙的純音樂時,也應該提不起什麼興趣吧……扯偏了。

但從普遍來說,喜歡純音樂的人應該是很享受沒有詞只有旋律可以自由自在按照作曲者的思想或者自己的理解盡情思考的吧,沒有詞的束縛。也正因為沒有歌詞,所以純音樂對旋律的要求會更高。

總結來說,喜歡純音樂的人心思應該會更多,比較願意思考


音樂是電影的靈魂


喜歡純音樂的人,怎樣的人都有,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高有矮、有肥有瘦、還包括各種不同性格的人都有……等等 數之不盡,這樣的問題,你不覺得提得有點連自己都摸不著頭腦嗎?

我不知道你自己喜不喜歡純音樂,我只知道純音樂就是歌曲或音樂組成的首腦級成份,它在歌中就象中央級首要領導人的組體一樣重要,也象火車的火車頭一樣重要,因為,沒有毛澤東就沒有共產黨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純音樂就是歌最重要的普,沒有普就不成歌,普是歌組體的最重要分子,普在歌中就如高樓的水泥鋼筋一樣。

又,再比方,純音樂是歌的普,就象豬的骨架、內臟、瘦肉 一樣,問你,喜歡吃瘦肉排骨、豬雜的人,會是怎樣的人?這時,你應該明白了吧,喜歡吃這些的人,有分什麼人的嗎?就算我沒牙也喜歡排骨的味道,喝個湯吃個汁總可以吧,所以,喜歡的人,不排除那一種人都有人喜歡。

說到純音樂,特別是電子琴純音樂,它可發揮各種、任一種樂器的發音 包括人聲發音和電音發音,它可把原音樂、歌 演奏得錦上添花,使音樂更動聽,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b61b0003305acc15b682\

孤狼寒山


呵呵,感覺這個問題有點搞笑。喜歡純音樂的人,他也是人啊。😄😄只是我們每一個人欣賞音樂的角度不一樣。喜歡不一樣。當然也可以怎麼說,什麼樣的心情聽什麼樣的音樂。一般純音樂。我喜歡在早上聽,早晨聽。早晨聽起來感覺舒服,心情爽。當然純也分很多種。有西方國家的,也有我們中國古代的。也有現代化的。其實有時候我們聽這個純音樂。真的感覺挺好聽的。它能給人一種釋放心中的壓力。如果是晚上聽的話。它能夠把一個人靜靜的帶入夢鄉。進如夢境。也可以說是一種催眠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