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句古文(6)

中華五千年曆史文化,留下的經典浩如煙海,哪怕窮其一生也不能盡讀。於我等普通人,如能每日學習些許古人智慧,以古通今,惕厲自省,已是善莫大焉!現今節選出不足百字短文,學習既短小省時,又能增廣學識。人生就是一場修行,分秒不敢懈怠,與君共勉!


每日一句古文(6)


【古文】子曰.不得中行而與之.必也狂狷乎.狂者進取.狷者有所不為也.

【譯文】孔子說:“與人共事,能找到思想不左不右,言行不激不隨的人,那是最理想的;若是找不到,就寧願找偏激一點、清高一點的人了。偏激的人,起碼他還有活力,有追求;清高的人,至少不會無所不為、太不要臉。”


每日一句古文(6)


【編者語】孔子最欣賞中行,就是行中道,不左不右。但中行絕不是無個性無原則地“跟風”,這從孔子對狂狷的態度看得出來。除了中行,孔子便寧取狂狷,深惡痛絕的卻是鄉愿。何謂鄉愿?朱注云:“謂謹願之人也,故鄉里所謂願人,謂之鄉愿。”那麼,孔子為什麼要深惡痛絕地稱“謹願之人”為“德之賊”,而寧願找偏激清高的人呢?因為鄉愿是“同乎流俗,合乎汙世”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