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控制住慾望的人,才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 出門在外光鮮亮麗,卻不敢邀請心儀的朋友來家裡吃頓便飯.........
  • 早起出門,快要遲到了卻怎麼也找不到自己要的東西.........
  • 辛苦一天晚上回到家想好好休息,卻發現早上翻找東西弄亂了整個房間.......
  • 作為職場人士可能對於這樣的場景並不陌生,甚至是常常困擾著我們的問題。你以為是自己不會安排時間,其實是你不會掌控自己的慾望,從而導致,一系列的失控。


    可以控制住慾望的人,才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追求優雅而又從容不迫的一生,擁有有質量的一生,我想這是我們大多數人一生的追求。像奧黛麗赫本一樣優雅、楊瀾一樣知性、董卿一樣智慧等等,其實大家或多或少都曾幻想過擁有這樣的人生。


    人一生中呆的最長的地方就是自己的房間,房間的狀態最能體現一個人的生活狀態,而生活就是一天又一天的生活組成。如果過不好現在的每一天,又何談過好這一生呢?


    我們不需要去模仿別人的一生,但是肯定也想擁有自己的有質量的一生。但是質量是是先質而後量,當下的我們卻時常容易搞混,先追求了量,而後,並沒有從中選出高品質的東西,因此也就常常就擁有不了質。


    但已經是先追求了量,那又該如何呢?日本著名的雜物管理師,“斷舍離”的創始人山下英子女士,用“斷舍離”的概念和方法改變了許多人的生活方式,甚至是整理好雜亂無章的人生。


    作為雜物管理師,對於雜物的管理都有自己的一套高效而又簡單的方式。在《斷舍離》一書中,更是從實際出發,教你從物質到精神的斷舍離,作者更稱這是“讓你的人生從每一天開始’怡然自得’”的一個方法。


    “斷舍離”並不是追求所謂的極簡主義,也並不僅僅只是’丟棄’就完成了。我非常贊同作者說的“斷舍離並不是單純的處理雜物、拋掉廢物,而是在充滿閉塞感的人生長河裡喚醒’流通’的生命氣息。


    作者從源頭上開始如何“阻斷”,從現有的物質如何“捨棄”,從心理和處世中如何“離執”都用簡單有效的方式方法,幫助你整理好你的房間,你的生活,乃至你的人生。


    可以控制住慾望的人,才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斬“斷”物慾,讓你的人生更加精簡而精彩!


    對於房間裡所有的物品,首先要做的不是“棄”,而是從源頭上減少物品進入你的房間。斷不了‘買買買’,就只會有不斷的‘丟丟丟’。


    偶然想起來整理的時候,最多的感嘆就是’我買的這個都沒用過!’或是’我怎麼買了這麼多一樣的東西?’,要麼就是’我居然還有這個?’。其實這一切都是來源於最初的購買慾望。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來做呢?


    • 首先我們要在物品的種類上控制自己,不要去買一些其實並不是必須要買的東西。


    或許有很多人都是說,各種活動,雙十一,雙十二,國慶大促,年貨節等等等等,那麼便宜不買就是吃虧呀!但是買了之後,更多的也只是發揮了佔地方、生灰和增加垃圾量的作用。


    東西和朋友其實是一樣的,在於精而不在於多。


    只一味的追求多,最終只會失去真正關鍵時刻能夠發揮作用的,長久的,有質量的東西或者說朋友。


    我們生活在一個物質豐富,誘惑很多的時代。但就如這本書的推薦人著名演員陳數所說,“要學會欣賞物品而不去佔有”。當你減少去購買一些不必要的東西時,你也就能夠發現,自己真正需要的、適合的是什麼樣的,什麼樣的又才是真正的高品質的東西。


    可能你說你控制不住自己,那在每次控制住自己的購買慾之後可以將那一筆你本來可能用出去買一個質量不高或是本可以不買的那筆錢攢到一起,最後你會發現那是一筆你想都沒有想過的金額,用來買一件你嚮往已久的名牌大衣,包包,鞋子或是某套化妝品等。


    這時候你的快樂不僅僅有夢想實現的成分、有斷舍離的實踐成就感,還能夠很大程度的滿足你的消費慾。這是遠遠超過你當初的那一點滿足感,還省去了事後無盡的惱怒和後悔,以及扔一堆廢品時所花費的力氣。


    當你開始學會控制住慾望的時候,也就已經開始可以控制住自己的人生了。


    • 其次,不光是在種類上要控制,在購買的數量上同樣的需要控制。


    很多人可能都會有這種經歷:當初買的時候覺得’應該需要這麼多吧!’,或是’多準備點,就算多了以後也可能再用的上’。其實,最後往往我們用不到那麼多或是不會再用到了。


    買東西和雕刻是一個道理,都要留有餘地。


    瞭解過雕塑的人都知道,最開始眼睛雕小,鼻子留大,因為最後還可以有餘地來不斷進行修改。因為眼睛可以從小雕到大,卻不能從大雕到小;鼻子可以從大雕到小,卻不可以從小雕到大。如果一開始就想著一次性的解決好,除非你是超級大師,否則最後產生出來的只會是廢品。


    可以控制住慾望的人,才能夠掌控自己的人生


    買東西也是這樣,要麼是你能夠對量的把握非常精準,不然就留點餘地,買了少你可以再買,但買多了,可就不一定可以退了,那麼多餘出來的就會是廢品。


    你所覺得的日後再用,其實往往是不會再用了的。生活的質量一天天在提高,我們也智慧追求那些質量更好的東西。不用說太多,翻一翻你的櫃子,一定有你說以後再用卻再也沒有碰過的東西。


    如果不能夠很好的把握自己需要多少,那就以目前急需的數量為基準去進行購買就足夠了的。日常生活必需用品,如牙刷毛巾等,可以根據週期和自己的個人習慣,多備一個人或是兩個人的用量就好。其他非必須用品,目前需要一個買一個,需要多少買多少就足夠了的。時間久了,對於需求量的估算也會越來越準確,而房間的“日後再用”品也就會越來越少。


    我們是不喜歡失控的東西的,例如工作、計劃等。在自己可以掌控的範圍,自己也是會更加又信心的。

    古人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那麼同樣,一個房間都掌控不住,怎麼來掌控自己的人生?


    所以,讓我們從掌控自己的房間開始來掌控自己的人生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