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南方網評:政策助力,讓“城歸”幹勁十足

如果將海外留學回國發展的人群稱為“海歸”的話,那麼經過城市磨鍊和積累的返鄉創業者可以稱為“城歸”。發展種養殖業、開辦農家樂、做農村電商、幹汽配物流……回到廣闊家鄉,“城歸”大有可為。近日,國家發改委等19部門聯合印發《關於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明確提出到2025年,打造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返鄉入鄉創業產業園、示範區(縣),全國各類返鄉入鄉創業人員達到1500萬人以上,帶動就業人數達到6000萬人左右。

為家鄉振興賦能,為個人夢想打拼。從“外出務工潮”逐步轉變為“返鄉創業潮”的背後,是更多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逐步實現。“方便照顧家庭”“發展潛力巨大”“政策扶持給力”——從各方面情況來看,“城歸”成為時代的現象,背後不乏實質性的推動。從經濟發展的辯證角度看,東部沿海地區、特大城市的產業更新換代,需要騰挪出更多高端供給側發展的空間,而城鎮化的方興未艾,更催生了中西部地區、中小城鎮的風生水起。釋放了契機,帶動了需求,看到了願景。作為與時代同頻共振的“城歸”一族,自然是“春江水暖鴨先知”。

“窪地效應”,是“城歸”返鄉創業帶來的最直接效應。帶動就地就近轉移就業、活躍縣域經濟、推動產業承接和梯度轉移……人才是產業的第一要素,它代表著經濟發展的深層價值取向。隨著“城歸”帶來的人才流、資金流、技術流成為源頭活水,必將滋潤出一域經濟的生動局面。“富民,不止富一地之民;興業,著力興貧地之業。”值得期待的是,有著反哺情節的“城歸”,將主動承擔起當地經濟循環造血的一部分責任,更可樂見的是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國家戰略在基層實施的落腳。這樣的“以點帶面”,珠玉著實是不少。

任何事務要有可持續的發展,形成合力是秉軸持鈞的關鍵。“城歸”回得來、留得住都在情理之中,但如何“幹得好”,就不僅僅是“一個人在戰鬥”的維度。雖然是生於斯長於斯,不過一些“城歸”返鄉創業難免會“水土不服”,包括資金、服務和資源等方面,還需要更多的補齊和加強。對此,《關於推動返鄉入鄉創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就從加大財稅政策支持、創新金融服務、健全用地支持政策、優化人力資源、完善配套設施和服務等方面給出實打實的支持措施。有覆蓋面,也有針對性。這樣的政策禮包,讓“城歸”大喊解渴。

政策助力,讓“城歸”幹勁十足。經濟蓬勃發展是大勢所趨,政策利好同樣是一種因勢利導,這是從“知”到“行”的關鍵一躍。在家鄉希望的田野上,“城歸”把返鄉創業的種子撒在一起發展、一起致富的土壤上。給予它潤物無聲,它就能開花結果、更能碩果累累。(南方網謝偉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