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分享一下我的合肥行。說來有趣,總能淘到哈爾濱到合肥的特價機票,也就順勢開啟了兩次皖南行。來合肥,不能不去包公園看看。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公園前身是包河公園,位於合肥老一環南環外,庖河區蕪湖路。包公園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包公園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包公園的景點聯票為50元。說到這裡,總想吐槽,既然包公園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免費開放的社會效果不是更好嗎?人微言輕,僅當參考吧。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今天要說的是清風閣,清風閣佔地33畝,東鄰包公墓園,西接包公祠,清風閣景區主要有功德廣場、清風閣、陳列館區三個部分。本圖攝於主建築清風閣頂層觀景平臺上,雖為新建的園林式仿宋建築群,但也是氣勢磅礴,氣象萬千。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從大門經明月亭和魚沼飛樑就來到了功德廣場,廣場的兩側是廉雨軒和暢風齋。本圖為廉雨軒。廉雨軒是包公文化展的序言部分,以文字和史料圖片為引,讓遊人走近這位歷史上最著名的清官。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一路看風景,這人文風景更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了。前言中寫道:包拯是北宋名臣,因孝親、勤政、清廉、剛正著稱於世,被人們尊稱為“包公”。他的事蹟在民間廣為流傳,已成為鐵面無私的代表、公平正義的化身。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南宋著名史學家鄭樵所撰《通志·式族略》中記載:“包式,出自申式,楚國大夫申包胥之後,以字為氏。宋朝包拯為樞密副使,廬州人。”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氏始祖申包胥為春秋時期楚國大夫,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吳國軍隊大舉進攻楚國,三戰三捷,勢如破竹,奪取了楚國首都郢城。申包胥赴秦,乞兵援救。不料秦哀公卻坐觀虎鬥,不願出兵。申包胥日夜哭求,“七日七夜不絕其聲”,秦哀公終被其誠意感動而出兵救楚。楚復國後,申包胥拒不受賞,隱居山中。後世子孫取“包”為姓,稱為包氏。包公是申包胥第三十五世孫。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父親包令儀,生年不詳,卒於約1030年,字肅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也就是1012年,任惠安(今福建惠安)縣令,三年後回京,先後被授朝散大夫、行尚書虞部員外郎、分帥南京(今河南商丘)上護軍、南京留守等職。晚年致仕移家合肥城內居住。去世後追贈為刑部待郎、太保。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拯世系表。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該介紹一下我們的“包青天”了。包公名拯,字希仁,諡號孝肅,宋代廬州人(今安徽肥)。生於宋真宗鹹平二年(99),卒於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享年六十四歲。包公從小讀書刻苦,二十九歲考中進士甲科,因父母年事已高,便降官侍親,“十亡”,直至三十九歲才正式步入仕途。包公一生仕宦二十六年,經歷宋真宗、宋仁宗兩朝,累官至樞密副使,贈官禮部尚書。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公的孝道,後世最津津樂道。包公是宋仁宗天聖五年(1027)進士,本可早日步入仕途,但因父母年事已高,且不願隨包公遠離故土,故為盡孝兩辭官職,待雙親去世後又墓旁守孝,前後共計十年。包公此等孝親之舉深得朝野好評。包公少時受儒家忠孝文化震陶,從政後移孝作忠,鞠躬盡瘁,曾自述“臣生於草茅,蚤從宦學,盡信前書之載,竊慕古人之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義之分”。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公故里的圖文介紹。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拯仕履表。宋代官制比較複雜,有官、職、差遣之分。官以寓祿秩、敘位著,相當於行政級別,表示祿位、品級的高低;職以待文學之選,是榮譽性質的虛銜;差遣以治內外之事,是實際職務,最為重要。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公去世。據《孝肅包公墓誌銘》記載,包公去世時官銜為:宋故樞密副使(差遣)、朝散大(散官)、給事中(官)、上輕車都尉(勳)、東海郡開國侯(爵)、食邑一千八百戶(實邑)、食實封四百戶(食實封)、賜紫金魚袋(賜)、贈禮部尚書(贈官)。有沒有繞糊塗了?

包青天的至孝,辭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園裡的故事

包公上對宋仁宗直言切諫,革除弊政,不徇私情,成為當時有名的“勁正之臣";下對民眾憐憫體恤,為民請命,深受百姓愛戴,有“包青天”之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