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分享一下我的合肥行。说来有趣,总能淘到哈尔滨到合肥的特价机票,也就顺势开启了两次皖南行。来合肥,不能不去包公园看看。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公园前身是包河公园,位于合肥老一环南环外,庖河区芜湖路。包公园是为纪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建,包公园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风阁、浮庄等景点组成。包公园的景点联票为50元。说到这里,总想吐槽,既然包公园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廉政教育基地,免费开放的社会效果不是更好吗?人微言轻,仅当参考吧。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今天要说的是清风阁,清风阁占地33亩,东邻包公墓园,西接包公祠,清风阁景区主要有功德广场、清风阁、陈列馆区三个部分。本图摄于主建筑清风阁顶层观景平台上,虽为新建的园林式仿宋建筑群,但也是气势磅礴,气象万千。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从大门经明月亭和鱼沼飞梁就来到了功德广场,广场的两侧是廉雨轩和畅风斋。本图为廉雨轩。廉雨轩是包公文化展的序言部分,以文字和史料图片为引,让游人走近这位历史上最著名的清官。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一路看风景,这人文风景更需要静下心来,慢慢品读了。前言中写道:包拯是北宋名臣,因孝亲、勤政、清廉、刚正著称于世,被人们尊称为“包公”。他的事迹在民间广为流传,已成为铁面无私的代表、公平正义的化身。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南宋著名史学家郑樵所撰《通志·式族略》中记载:“包式,出自申式,楚国大夫申包胥之后,以字为氏。宋朝包拯为枢密副使,庐州人。”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氏始祖申包胥为春秋时期楚国大夫,楚昭王十五年(公元前506),吴国军队大举进攻楚国,三战三捷,势如破竹,夺取了楚国首都郢城。申包胥赴秦,乞兵援救。不料秦哀公却坐观虎斗,不愿出兵。申包胥日夜哭求,“七日七夜不绝其声”,秦哀公终被其诚意感动而出兵救楚。楚复国后,申包胥拒不受赏,隐居山中。后世子孙取“包”为姓,称为包氏。包公是申包胥第三十五世孙。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父亲包令仪,生年不详,卒于约1030年,字肃之。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也就是1012年,任惠安(今福建惠安)县令,三年后回京,先后被授朝散大夫、行尚书虞部员外郎、分帅南京(今河南商丘)上护军、南京留守等职。晚年致仕移家合肥城内居住。去世后追赠为刑部待郎、太保。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拯世系表。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该介绍一下我们的“包青天”了。包公名拯,字希仁,谥号孝肃,宋代庐州人(今安徽肥)。生于宋真宗咸平二年(99),卒于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享年六十四岁。包公从小读书刻苦,二十九岁考中进士甲科,因父母年事已高,便降官侍亲,“十亡”,直至三十九岁才正式步入仕途。包公一生仕宦二十六年,经历宋真宗、宋仁宗两朝,累官至枢密副使,赠官礼部尚书。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公的孝道,后世最津津乐道。包公是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进士,本可早日步入仕途,但因父母年事已高,且不愿随包公远离故土,故为尽孝两辞官职,待双亲去世后又墓旁守孝,前后共计十年。包公此等孝亲之举深得朝野好评。包公少时受儒家忠孝文化震陶,从政后移孝作忠,鞠躬尽瘁,曾自述“臣生于草茅,蚤从宦学,尽信前书之载,窃慕古人之为,知事君行己之方,有竭忠死义之分”。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公故里的图文介绍。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拯仕履表。宋代官制比较复杂,有官、职、差遣之分。官以寓禄秩、叙位著,相当于行政级别,表示禄位、品级的高低;职以待文学之选,是荣誉性质的虚衔;差遣以治内外之事,是实际职务,最为重要。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宋仁宗嘉祐七年(1062)五月,包公去世。据《孝肃包公墓志铭》记载,包公去世时官衔为:宋故枢密副使(差遣)、朝散大(散官)、给事中(官)、上轻车都尉(勋)、东海郡开国侯(爵)、食邑一千八百户(实邑)、食实封四百户(食实封)、赐紫金鱼袋(赐)、赠礼部尚书(赠官)。有没有绕糊涂了?

包青天的至孝,辞官侍候父母十年,合肥包公园里的故事

包公上对宋仁宗直言切谏,革除弊政,不徇私情,成为当时有名的“劲正之臣";下对民众怜悯体恤,为民请命,深受百姓爱戴,有“包青天”之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