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古代以科學取士,以當時中國人的智慧會發明機器嗎?

別山居士


只要提供環境,中國人啥都能做出來。

最典型的情況是宋朝。宋朝並不以科學取士,而是以科舉取士,但就是這樣,宋朝科技是當時世界最領先的;宋朝整個的科技發明與應用,是最接近於近現代社會的。

下面我以史實中的宋朝情況和科技發展為例做一個說明。

宋朝的“自由”社會,促進社會分工,促使科技獲得發展

宋朝雖然給人感覺文弱不堪,但是它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社會自由度高。基本相當於西方自由主義時期,只要不違法,你想幹啥都可以。朝廷也不限制人的自由,每個人都可以自由遷徙、擇業。

  • 當農民當膩了,你可以去城裡找工作,就跟現在農民進城一樣。

  • 當花匠當膩了,你可以改行開飯館,開當鋪。

  • 在汴梁呆膩了,你可以遷移去江南生活。

  • 凡人當膩了,你可以出家去當僧人或者道士。

  • 你擁有言論自由,可以談論皇帝和高官,民間戲曲多以諷刺高官為樂;

  • 你擁有出版自由,可以出版印刷你自己的高論;

  • 你擁有結社自由,可以組織興趣團體,邊境居民還有武裝結社的自由。

等等。

擁有人身自由,人當然會按經濟的運行規則行事,這是社會獲得分工、科技獲得發展的前提。

社會分工細化,說明社會經濟對細化產品有需求,那麼依靠相關分工行業生活的人才願意去改進、鑽研,最終相關技術才能獲得提高、具體工具才能得到發展和升級。

當時的人們自動按照社會的需求去做各種行業。據記載,當時的社會分工達到了400多個門類,已經相當驚人了。北宋的汴梁、南宋的臨安,市井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說已經非常近現代了。

自由的宋朝,成就了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發展的頂峰。

中國對世界貢獻最大的四大發明之中,有三項(火藥、指南針、活字印刷)是出現在宋朝。這些發明對整個世界的歷史進程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農業是整個社會的基礎,宋朝農業發展也很好,這帶動了整個社會經濟的繁榮,手工業因此高度發展,商業非常繁榮,最終這些共同促進了科技的大發展。

宋朝在紡織、印刷、兵器、制瓷、造船、冶金、土木建築等行業都比前代有了長足的發展,創造了許多世界第一的記錄。同時宋朝的天文學、數學、農學、醫學等領域也得到了大發展。

這些發展進步當然離不開人才的推動。宋朝湧現了一大批優秀的科技人才和流傳後世科學著作。沈括就被譽為中國科技史上最卓越的人物,他寫的《夢溪筆談》堪稱中國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宋朝時的中國是當時世界上科技最發達的國家。

宋朝領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哪些呢?

具體的我僅僅舉兩個領域的例子。

1、紡織技術和紡織機械。

宋朝絲織技術有了很大提高。單州(今山東單縣)的薄縑,每匹重僅百銖(百銖合4.125兩),望之如霧。而且此時已經出現紡織手工工場。

要說到機器,那當屬著名的紡織機械“水轉大紡車”,這也是宋朝發明的。如下圖:

這就是用水做動力驅動紡織機工作。你看,主動輪、從動輪、傳動軸、轉換機構等等,一應俱全。照這個趨勢,很快該發明變速箱了。

水轉大紡車不僅在當時是世界最先進的,而且過了近500年後還傳到了英國,成了推動英國工業革命的一個助力器。

這是怎麼回事呢?

請看下圖,英國的“阿克萊紡織機”:

這個技術傳播路徑是這樣的:

16世紀至18世紀初,歐洲的耶穌會士(天主教傳教團的一支)來華傳教,他們收集了中國的知識書籍,繪製了大量紡織機圖畫寄回了法國(現在仍存在巴黎國立圖書館)。1735年出版的杜赫德編撰的《中華帝國通志》,詳細地刊載了中國紡織機的插圖。這些圖完全是從徐光啟《農政全書》中描摹下來的。

英國阿克萊水力紡紗機是在1769年“發明”的,因此,學界普遍推斷中國的水轉大紡車對阿克萊的發明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因為兩者的構造和原理極其相似。

在英國工業革命的歷程上,阿克萊紡紗機比著名的珍妮紡紗機更勝一籌,效率更高。阿克萊紡紗機還促使英國出現了第一家實行工廠制度的水動力棉紡廠。

2、鍊鐵技術和領先世界的鼓風技術。

宋朝的鍊鐵爐,已經採用豎爐,其內形已接近了近代鍊鐵高爐,有爐腹角和爐身角,成為兩端緊束、中間放寬的腰鼓狀,這種爐型有利於爐氣合理分佈,改善爐況,延長爐齡,是豎爐發展的重大改進。同時,爐子的內襯還使用了耐火材料。總體而言,宋代的鍊鐵豎爐採用的新技術是對豎爐發展的重大改進。

冶鐵技術進步的一個重要標誌是爐溫的提高,而爐溫提高的重要條件是,要有好的鼓風設備。冶金用鼓風器也在宋朝出現了。宋朝人發明了“活門式木風箱”,取代了落後的皮囊鼓風機。

這一項鼓風技術比歐洲同類技術要早五、六百年。再加上精製的木炭,據說當時的爐內溫度能達到1500度以上,這也是很了不起的。

(王禎《農書》記載的水動力風箱,有曲柄、有槓桿,把水輪的圓周運動變為往復運動)

結束語

宋朝不以科學取士,僅僅是保持了很充分的“社會自由度”這一項,就讓古代中國的科技井噴,技術與機器普遍領先了世界400-500年。

沈括以文人身份進入仕途,最高做到了三司使(宋朝中央主管財政最高長官),但他一生不忘鑽研科學,成為了“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因此,一旦以古代王朝科學取士,像宋朝那樣自由的社會再持續個二百年,以中國人的智慧,別說發明機器之類了,恐怕中國早就進入近現代社會了。

李約瑟說,宋朝中國是最接近近代社會的時期,但是很可惜,蒙元入主中國打斷了這一切。這是中國的不幸吧。

---凌煙閣論史---歡迎你贊評轉+關注哦!


凌煙閣論史


中國古代科學注重經驗,也就是會用但不追求實踐和原理。這也是為什麼近代以後中國科學落後於西方的原因,我們要尊重客觀事實。

如果探討古代能不能發明出機器,那麼首先要明白機器的定義。

機器是由各種金屬和非金屬部件組裝成的裝置,消耗能源,可以運轉、做功。它是用來代替人的勞動、進行能量變換、信息處理、以及產生有用功。按照這個意思來說利用大自然的能量替代人工作的就是機器,比如水車、風車、磨坊不管是風吹的還是驢拉的。所以,按照這個定義古代早就出現了機器。

但,近代真正意義上的“機器”,卻是在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逐步被髮明出來。落後的封建生產關係和小農經濟的束縛、重農抑商的思想、專制的封建政治的阻礙、閉關鎖國的政策成為科技發展的阻礙。體制的問題會阻礙科學的發展,即便古代以科學取士,等科學人才進入體制內依然會受制度的約束,久而久之會變得和其他官員一樣。





刺蝟的vlog


我們在研究歷史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都是以科舉為重,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古代中國人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發明。

你要說以當時中國人的智慧能夠發明出機器嗎?我想,如果有科學取士,機器很有可能會被髮明出來。

相信我,看過這些圖片後,你可能也會有和我一樣的感覺。

首先是指南車,該發明大約出現在西漢時期,擁有非常精密的內部結構,所有的齒輪、形象都有明確的規格。該車的大部分操作都是通過齒輪實現。

然後是地動儀。東漢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上過課本的,雖然其是否真的能夠準確的預測地震有爭議,但其在當時是非常精密的科學儀器是沒有爭議的。

然後是鼓風箱。喜歡看古裝劇的人應該對這樣東西都非常熟悉,就是有一個木棍(或其他材質的東西)拉呀拉,以保證燃料充分燃燒。

然後是紡織設備,我們都知道工業革命的重要起源之一就是珍妮紡紗機。可實際上,中國在很早的時候就有了紡織設備了。

還有船隻,我們對中國古代造船技術的瞭解大多數來自“鄭和下西洋”,傳說鄭和下西洋的寶船極大,有百丈(有爭議),但是,在晉代時期,中國就有了當時最先進的“水密艙壁”技術——將船艙分為多個獨立空間,某一船艙進水不會波及到其他船艙,可以降低沉船率。

哦,對了,水運儀象臺也是非常精妙的發明。它是北宋時期發明的重要天文觀測儀器。將齒輪、樞輪、計時器等設備結合,結構非常複雜。它以水為動力驅動,可以說是節省人力的傑作——這和現代機器不是非常類似嗎?

至於火藥、火銃、印刷術之類我們耳熟能詳的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在中國古代並不是特別重視科技的基礎上都有如此精巧的發明,如果把科學當作取士,那精妙的發明會有多少就更不必說了。畢竟,大部分聰明人都去玩兒科舉了。

當然了,我相信一定有人會說思想和理論基礎不足。然而,理論會指導實踐,實踐同樣會促進理論的發展啊!誰說重視實用性就不能促進先進思想的誕生呢?這兩者的關係就如同雞生蛋、蛋生雞一樣。

所以啊,如果以科學取士,我相信很多機器都會被髮明出來的。

我是伏生說歷史,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歡迎點個贊或點個關注~


伏生說歷史


我覺得會的,古代中國創造輝煌燦爛的文明。四大發明極大的推動世界的發展,後來統治者為了維護家天下的利益,以科舉制束縛住天下人,使全天下優秀的人才都去研究文章,才有機會出人頭地,是古代制度的問題限制古人在科技方面的發展,如果古代不是以科舉為最最重要的上升體系,中國古人一定能創造輝煌的科技,機器肯定是沒問題的,是古代的引導體系有問題!


乘沃


我覺得有點難度,因為沒有理論基礎,在當時的社會以理智仁義信為主導,說白了就是文科生,強調的是思想,而且缺乏開創性,就好像我們發明的火藥,僅僅是為了生火更為方便,完全沒有向戰爭武器方面考慮,所以有些困難。


南朝灬


中國的“奇技淫巧”和西方工業文明的機器設備不可同日而語。


我確實無話可說


中國是以人御物,不是以物奴人,


謀世123



戰狼88893181


嚴格來說中國古代沒有產生科學的土壤,科學的方法論認識論在我國古代從不存在,墨家曾經離扣開科學的大門很近,但官本位和重農抑商的觀念使墨家沒有任何市場,早早的就沒落了!

但我們應該也有機會認識接近科學,那就是在張騫通西域後,應該會有商人把歐幾里得的幾何原本帶到中國,不過應該也不會引起人們的注意並去學習掌握。

所以樓主這個以科學取士這個前提就是不存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