飼料企業工人薪資方案的設計

每個飼料廠工人最關心的是什麼?當然是收入了。飼料企業的工人覺得收入比附近其他企業工人多一些,這樣心裡就有一種自豪感和幸福感,也會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可要好好地幹,小心的幹,負責任的幹,如果丟了這個工作可不好再找收入這樣高的工作了。如果和附近企業的工人收入相當,心裡面也就“平靜”了,就那麼回事吧,這活馬馬虎虎差不多而已。如果收入比附近其他企業工人少一些,心裡會經常考慮:混吧,等哪一天有好機會那就絕不會猶豫的離開。

飼料企業工人薪資方案的設計

工人的薪資可以說是飼料企業的大事,關係到工人工作的積極性和責任感,說大了有時候能夠決定的企業的生死存亡。所有的飼料企業工人薪資都有個標準和算法,其目的也都很明確,無非就是讓工人能夠覺得自己的付出得到相應的回報,而且,企業也能夠得到發展,這是一個雙贏的設計。但是,很多飼料企業的管理者在做薪資方案設計的時候沒有很好的結合當地的收入水平、工人的工作效率、企業的發展狀況等,導致方案失敗,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工人的工作不負責任和大量流失。

飼料企業工人薪資方案的設計

對於一些產量小的飼料企業來說,因為訂單少,產量少,達不到計件的標準,所以正常工作時間內就可以完成任務,一般採用保底或者固定工資這種情況比較多。正是因為訂單少,所以工人的崗位也就不是固定的,除去中控和制粒外,其他人一般什麼活都幹,甚至中控把料放進成品倉後幫助去出料,或者打開上料的提升機後,幫助上料。裝卸的活也是大家一起動手,總共十個八個人,也沒什麼計較的,沒活的時候組織聚餐、培訓等工作,這樣的小團隊在小企業很常見。

飼料企業工人薪資方案的設計

那些產量大,而且比較穩定的大企業來說,採用計件工資的比較多,有整體計件的,也就是生產一噸多少錢,參加生產的人員平均分,或者根據崗位的差別分。也有單獨崗位計件的,就是上料一噸多少錢,出料一噸多少錢等。其中根據崗位差別計件的比較常見,完全體現崗位定位和多勞多得的原則。因為產量夠大,所以工人不必擔心沒活幹而掙不到錢。但是純計件工資也有其弊端,譬如追求產量而忽略質量,這樣就需要在計件工資裡設定一部分質量考核。

飼料企業工人薪資方案的設計

淡旺季分明和訂單量不穩定的飼料企業很多都是採取保底工資的形式,譬如一些水產飼料生產企業,一般五月份開工,十一月份基本沒活了。這樣在空閒的時間裡工廠會給工人放假,工人可以回家,或者出去打打零工,工廠會給工人發放基本工資或者保底工資,雖說看似工廠吃虧了,從招人、留人、用人的角度看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中最好的選擇。保底工資的標準一般都不高,也就是達不到計件標準的情況下,為了留人不得不使用的一種形式,使用一般是短時間內有效的。

飼料企業工人薪資方案的設計

在薪資方案中薪資結構尤為重要,一般由基本工資、計件工資、崗位工資、工齡工資、加班工資、考核工資等部分組成,最重要的是有一個增長機制,因為人工成本每年都不斷的上升。有的飼料企業一個工資標準五年甚至十年不變,這樣能夠留住人才怪呢。做薪資方案的目的不是變相的增加或者限制工人收入,主要制定一個合理的激勵措施用薪資來體現而已。好比卸車純計件,一噸五塊錢,他平均一天卸六十噸,一月掙九千,沒什麼大不了的,這是他三十天沒有休息日憑力氣幹出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