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限罩令」自保 網購難上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蔓延全球,在亞洲、歐洲以至美洲,各地均出現口罩搶購潮,不少國家及地區為確保滿足本地需求,近日相繼宣佈限制或完全禁止口罩出口,其中更包括韓國、泰國及歐洲等港人網購口罩的熱門地點,不少集運商都因此宣佈暫停轉運口罩或醫療物資,令港人從海外蒐購口罩變得日益困難。

韓國

疫情初期港人搶購得最多的莫過於韓國口罩,但自從韓國於2月26日開始限制醫療物資出口,規定業界最多出口1成口罩,最少5成供應國內使用,韓國口罩出貨量已經大減。當局昨日再頒佈新修訂的《傳染病預防管理法實施條例》,賦予政府權力,在疫情蔓延期間禁止口罩等醫療物資出口,違者最高監禁5年或罰款5,000萬韓圜(約32.6萬港元)。雖然出口已受限制,但當地供應仍未穩定,有生產商估計20日內便會耗盡口罩原材料,總統文在寅週三要求將口罩視作戰略物資囤積,又為缺罩情況道歉。

泰國

泰國是港人口罩來源地之一,繼早前管制口罩價格、產量及出入口量後,泰國政府再於週二通過完全禁止出口口罩,將每月生產的3,500萬個口罩全數供應給當地醫院及零售商。泰國商務部早前限制,超過500個口罩出口需事先申請,部分企業因此改為每次出口499個、分多次運送,令政府最終推出新措施。

德國

德國確診數字已超過500宗,當地口罩早已售罄,內政部長週三公佈禁令,除口罩外,手套、防護服等防疫物資亦不可出口,以確保醫護人員有足夠裝備,只在部分情況下可獲豁免,如「國際援助任務」等。港人常用的集運公司ShipBao之後便在網上公佈,公司的德國倉暫停接收和轉寄醫療物資包裹。

法國

法國總統馬克龍週二簽署法令,接管當地現時已生產及未來生產的口罩,以分配予醫護人員及患者使用,變相限制口罩流向海外,集運公司同樣無法再轉運法國的口罩。財長勒梅爾則針對防疫物資炒賣情況,要求消費者及反詐騙監管機構展開調查。

捷克

捷克的網購較少港人接觸,不過當地同樣禁止防疫物資出口,政府宣佈不可出口防護面具、國內亦會限制銷售。

俄羅斯

俄羅斯週二起禁止出口17種防疫物資,包括口罩、膠鞋套、手套、消毒搓手液、防護服等,生效至5月底,不過私人用途攜帶出境則不在此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