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戰疫 從“封城”到“鎖國”

編者按:據世界衛生組織消息,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已突破了10萬例,受疫情影響的國家和地區數量破百。疫情在全球多點暴發並擴散蔓延,令世界公共衛生安全面臨極大挑戰。近日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告急。意大利也已採取封城等嚴格防控舉措。10日,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應約同意大利外長迪馬約通電話表示支持。疫情不講政治、不分意識形態。疫情無國界,是人類的共同敵人,需要國際社會團結應對。

據路透社報道,意大利總理朱塞佩·孔特於當地時間3月9日在電視演說中宣佈,為避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擴散,自10日起在全國範圍內實施封城。除可證明的工作、健康和緊急需求三種特殊原因,全國範圍內的民眾不得擅自離開所在地。此舉將限制全國6000萬人口的活動自由。

如此大規模的封鎖政策在西方國家歷史上可謂“前所未有”。

這決定意味著該國決策者們堅信只有採取“強硬”的全面封鎖措施,才能在應對疫情的戰役中取得更多勝算。如果意大利政策成功,那麼歐洲其他疫情增長速度較快的國家也可推行這一政策。

7日,意大利對疫情暴發中心倫巴第大區等附近的11個小城鎮約5萬人採取了隔離的手段。之後,意政府又宣佈關閉全國學校。8日,孔特宣佈封鎖倫巴第大區北部三大地區並限制1600萬人口的流動。

孔特宣佈的全面封城措施已於當地時間3月10日生效,至少要持續到4月3日。意大利此舉將切斷其全部公民的近乎所有自由流動。這項措施的出臺意味著意大利對新冠肺炎疫情進一步嚴陣以待。

據路透社9日報道,在已經採取了封城措施的北部,只要個人簽署了聲明文件,人們依舊可以登上飛機和火車。警察和其他執法人員會進行全面檢查。未經授權便出行的乘客將面臨罰款甚至是牢獄之災。

依據“鎖國”政策,全國範圍內的學校將至少被關閉至4月3日。幾乎所有公共活動都將停止。餐館將被要求在下午6點之前關閉。

意大利戰疫 從“封城”到“鎖國”

3月9日,在意大利羅馬,一輛空馬車在萬神殿外等待遊客。

全國封鎖舉措將給意大利人民的生活帶來嚴重不便,導致該國經濟進一步衰退,並將檢驗現代民主國家政府在和平時期的政策極限。

對於很多歐洲人而言,自由跨境出入是一項珍貴權利。孔特說:“為了國家,我們必須要放棄一些東西。” 他稱意大利國家醫療體制已經到了“岌岌可危”的境地。

許多意大利人已經開始接受當局和專家所敦促的行為規範,開始減少他們的社交生活,並削減除了基本任務以外的所有工作。意大利人民正普遍感到他們正面臨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最大的危機。

根據意大利新冠肺炎疫情中心消息,截至11日零時,新冠肺炎疫情已蔓延全國101座城市,確診病例增至10283例,單日新增死亡病例168例,累計死亡631人。

在新冠肺炎疫情例行發佈會上,意大利民事保護部門負責人、新冠病毒應急委員會專員博雷利何塞·博雷利·豐特列斯就為什麼意大利新冠肺炎患者的死亡率遠高於其他國家作出解釋。他說,意大利新冠肺炎患者死亡人數快速增長,死亡率不斷提高,主要因為意大利社會人口結構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

意大利戰疫 從“封城”到“鎖國”

3月9日,在意大利米蘭,一名女子戴著口罩。

只要能降低病毒致死率,幾個月的經濟社會動盪是可以忍受的。

據《華盛頓郵報》報道,米蘭維塔薩利特·聖拉斐爾大學微生物學和病毒學教授羅伯託·伯尼認為政府的新措施是必要的。他說:“整個國家都處於危險之中,只有病毒傳播速度減緩,整個國家才能繼續抵抗。否則,我們的衛生系統可能崩潰。”

意大利是在全球金融大出血的一天之後作出的決定。華爾街股票指數剛剛經歷了十年多來最嚴重的跌幅。對疫情的恐慌情緒導致股市震盪。股市震盪更是激發了人們對衰退的擔憂。

經濟放緩給意大利帶來的損害不僅包括供應鏈中斷、旅遊業損失,還包括企業倒閉、失業人數激增、貸款違約,以及意大利出現疫情之前就顯現的衰退態勢。意大利在過去的20年中經濟增長几乎停滯。

意大利是亞洲以外第一個出現疫情大規模暴發的國家。隨著德國、美國等國也已發生了越來越多的病例,意大利已經成為對抗病毒的實驗室。

“在其他(歐洲)國家中,傳染病的勢態與幾天前的意大利相似。”Corriere della Sera報紙的前主編Ferruccio de Bortoli說,“我認為這應該引起普遍的警覺,歐洲人要意識到在面對一個看不見的敵人,當然,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治療方法或疫苗。”

一些病毒學家說,在疫苗製造之前,只有通過社交隔離才能減慢病毒的傳播速度。意大利最初對小城鎮的封城措施確實減緩了病毒的傳播。

意大利監獄人滿為患。監獄暴亂是對當下意大利強力管制政策的最大抵抗行為。旨在減少病毒在該國監獄系統傳播風險的限制探視政策促使20名囚犯設法越獄。

獄警工會負責人吉納裡諾·德·法齊奧表示,這些限制措施在局勢高度緊張的地方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顆稻草”。

編譯:馬孝文 責任編輯:丁志濤 呂翎 綜合路透、《華盛頓郵報》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