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為何黃金上漲乏力?

萬事皆空70


隨著全球股市回暖以及沙俄有望繼續談判的預期,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黃金隨之回落。不過,當原油和美股的暴跌之時,黃金也沒有起到對於恐慌情緒的避險作用,反而跟隨性下跌。

關注黃金兩次下跌前後,市場在恐慌情緒最大化後減持黃金,也可以從市場每次都在預測恐慌預期拐點的角度去考慮,如果從美股和原油逐步回暖的角度去考慮,黃金短線恐繼續回落,短線應暫時觀望。


ngh飛雪


美股暴跌,為什麼黃金上漲乏力?

其實這個問題如果換一種說法的話,我覺得可能更為通順,就是每股暴跌,為什麼黃金失去了避險的屬性?

這一次美股的暴跌,黃金居然也出現了大跌,很多人都不可思議,為什麼原來具有避險屬性的黃金居然會跌,真的是太恐怖了。

我們首先要明白黃金這個屬性,它是具有避險屬性的,它是具有保值的,基本上不會出現大幅度的波動。

為什麼黃金居然出現了大跌?美國股市不單單是有股票,它同時還有期貨等等一系列的有槓桿的投資工具,當美股出現暴跌的時候,這些具有槓桿的投資工具,他必須要再增加保證金。

而很多人把保證金的來源,其實就在於是黃金的購買,當保證金源源不斷的需要增加時,那麼黃金就出現了一種擠兌的風險。所以當美國股市在出現大跌的時候,很多人他們的保證金已經不夠了,不得不被迫的去賣掉黃金,然後去補充保障金。

從這個角度不知道你有沒有理解。


複利軌跡


美股暴跌,黃金上漲乏力,個人覺得原因在於以下四點:

一、黃金除了有抗風險的屬性外,黃金本身,也是一種資源,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指數跌,黃金基本也跌。所以,近期指數一路下行,從黃金的商品屬性來看,黃金價格受其商品屬性的影響也會上漲乏力。

二、黃金實物雖然有一定的避險能力,但是並非說他是完全抗風險一直漲,只是主要表現在他的硬通貨方便。無論是紐約金連續,國內的滬金連續,黃金T+D,本質上來說還是會受市場的投資情緒影響。

三、美元是黃金的定價貨幣,所以無法忽視美元走勢對黃金價格的影響。假定黃金本身價值沒有發生變動,而一旦美元下跌,那麼黃金價格相對美元而言自然會表現為上漲。所以美元走勢和黃金負相關,而自2018年3月以來,美元指數已經從89漲到95.5,黃金價格受此影響持續走低,上漲乏力。

四、黃金投資屬性,美元和黃金是可以相互替代的投資工具。通常投資人在進行價值投資時,取黃金就會舍美元,取美元就會舍黃金。通脹率、美元匯率都在影響黃金的需求,而且,美聯儲加息,對黃金價格的影響也是負面的!

總結:外圍疫情嚴重,經濟不明朗,各種不確定性,加上黃金本身的各種屬性,致使在美股暴跌,黃金上漲乏力!


行事財務助手


難怪特朗普那麼害怕普京。

原來普京真是美國的掘墓人。

普京對出手時機,把握精準,下手兇狠,四兩千金,十年佈局,一著制敵。

無比強大的美國股市,美國金融帝國,竟然沒有什麼反抗的被摔的一地稀碎。

普京和沙特一場石油爭吵,談笑間美國資產就灰飛煙滅了。滄海桑田,真是讓人歎為觀止!

這就是黃金不漲的原因,石油降價,股票崩盤,美債熔斷,接下來銀行,投行大量倒閉,資金鍊斷裂,至暗時刻將至……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前,一切都是在稀碎中! 美元和美元資產不會說謊,它會誠實的告訴你它是什麼。

中國繫好安全帶,坐看世界天崩地裂![祈禱][祈禱][祈禱]保佑中華子民!天佑中華!


智慧指針


理論上講,美股暴跌,華爾街看衰美國經濟,美元弱勢,黃金應該上漲,反之也成立,但是這種理論上關係是建立在理性經濟人這種假設之上的,問題的是華爾街的投資者並非理性的經濟人。

2月28日黃金下跌,是股市暴跌之下,股票賬戶追加保證金導致的被動下跌。

最近三天的下跌,源於投資者認為美股或即將接近底部區域,美聯儲的動作或將很誇張,經濟基本面或迎來階段性的企穩反彈,其美元走強可期。

但是黃金本輪的上漲邏輯並沒有改變。

本輪黃金上漲的邏輯是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美元結算貨幣地位和美元的信用逐漸削弱,而這兩因素帶來的不確定現在無法預判。

疫情在海外各國蔓延,意大利,日韓、伊朗確診人數節節攀升,引發投資者避險情緒升溫,而有越演越烈之勢。

從技術角度看,黃金週K線上升趨勢明前強勁,最近三天的調整連趨勢線都還未觸及,不影響中期趨勢。

總之,黃金上漲乏力是基本面擔憂疊加技術性修正,不改中期趨勢!

我是溯源歸一,極簡投資踐行者!

溯源歸一


美股的上漲和下跌理論上來說與黃金的走勢呈負相關的關聯,但是這種關聯並不是絕對的。

首先在2月28日和上週五美股暴跌的時候,都曾經出現黃金跟隨下跌的情況,這種情況來自於由於美股的暴跌導致金融機構現金流短缺,為了補充頭寸只能夠賣出黃金來換取資金,因此黃金出現了下跌。這是黃金價格與市場上的貨幣流動性成正比的標準結果。

而在最近黃金價格出現了暫時的橫盤和回調則是來自於美聯儲降息預期的波動。

一方面來說之前黃金短暫的快速上漲,來自於市場上的回購資金更為充分,黃金很容易出現過熱的上漲,但是現在由於美股市場的動盪,導致流動性僅僅足以解決市場上短缺的頭寸,防止流動性危機的發生而不足以繼續推動整體資產價格。黃金的價格就被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所決定。

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後,黃金的價格基準線在1630附近,那麼當美聯儲降息,75個基點,黃金的價格就會上升到1680附近,但是在此之前黃金的價格又降息預期來決定,最近由於市場情況相對好轉,美聯儲的降息預期下降到以50個基點的降息為主,因此黃金價格徘徊在1650~1660之間。

因此黃金的進一步上漲還需要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增加,或者美聯儲真正降息之後,才會出現現在的價格是不穩定的結果。


諮詢師天生


通常來說,黃金走勢與美股是相反的,美股下跌黃金大概率會上漲,但實際上不一定完全按照這個邏輯發展。

資本市場原本都是有交集的,資金在不同市場中互相流動,撤出美股的資金可以跑去買黃金,拋售黃金的資金也可以用來購買美股,資金的流動性決定了市場的繁榮。

這也是出現2月28日,黃金和股市一起下跌的主要原因。由於美國股市大跌,多頭為了填補多頭倉位,拋售黃金將資金取出拿去填補美股倉位,最終導致美股大跌,黃金也跟著下跌。

當一個市場出現嚴重的流動性風險的時候將會影響其他市場,美國股市是全球最大的資本市場,因此一旦美國股市出現流動性短缺的風險,將會導致其他市場也出現流動性風險,泥石俱下。

而後隨著美聯儲降息釋放流動性之後,黃金也開始有所反彈,甚至一度超過了1700美元,現在黃金價格穩定在了1630美元左右。

通常來說美聯儲降息實際上是不利於黃金的,但是由於市場釋放了流動性,黃金價格迴歸理性。



覺得我的回答有價值的話,請點個贊吧。


修行路上的韭菜


美股暴跌,按理說黃金應該暴漲。

但是黃金的地位和作用並不是表面的避險那麼簡單,美元和黃金脫鉤以後,實際上美元已經是紙,並沒有實際價值,而黃金白銀做一般等價物有幾千年歷史,被刻意打壓就是這最近50年的事,可以說黃金天然威脅到美元的統治低位,因為美元是雀佔鳩巢,這個位置本來就是黃金的,美元掩人耳目巧取豪奪魚目混珠,但假的始終是假的,只要石油價格一回落,美元的一大支柱就要崩塌,美元就出現了危機。

面對美元的危機,美國會全力做空黃金,如果不按住黃金,美元甚至美國的全球統治低位將受到挑戰。之前將近50年美國做空黃金都是順利實施的,但是這兩年已經到了百年來最危險的時刻,黃金已經快要按不住了。

個人認為,美國短期內可能還會繼續拼死做空黃金,但是未來黃金的漲勢不可限量,畢竟,世界是黃金的,人心也是嚮往黃金的,黃金一定會王者歸來。

黃金的璀璨光芒不可阻擋。


蕭峰666


一個經濟邏輯“避險是短期邏輯,通脹是長期邏輯”。

價格上漲必須依靠的是資金買入,沒有資金推動的市場,價格上漲不會持續太久。

黃金也不例外,所以當市場人們資金充裕,但是看到某一個行業大幅度下滑,為了保證自己的資產不縮水,去買黃金進行資產保值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這一切的大前提都是——“有錢”!

當市場危機發生到一定程度,開始影響市場流動性的時候,也就發生了“流動性收緊”,這個時候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最終的經營目標不再是“利潤最大化”,而是“負債最小化”,前者在經濟下行的大背景下肯定不現實,邊際收益太低,這個時候的目標就一個——活下去。所以,把一切能夠影響到自身發展的“負債”連同潛在“風險”全部都去除掉,是最根本也是最直接的目的。

其實,資本市場上最大的中介——銀行,它起到的作用僅僅是一箇中介流動和資源調配,在風險來臨初期,它幾乎不承擔任何風險。所以,也是源於市場這方面的共同認知,所以,這個時候人們“錢包”會越來越小,任何其他消費都會逐漸收緊。而所謂的日常我們所熟知的“資金避險”的行為也會發生恰恰相反的行為——贖回。

人們之前在黃金市場投入的資金為了應付“負債”而開始進行贖回,不選擇避險買入,反而開始為了償債、應對流動性風險開始賣出,人們需要錢,就這麼簡單。所以黃金市場的拋壓反而越來越嚴重,這種情況下,黃金價格和股市價格表現的就是一同下跌的局面。而挽救價格的就是解決當前所面臨的“流動性危機”,那麼我們所熟知的方法就是——降息。

美國不僅僅採取了降息,甚至採取了量化寬鬆,直接向市場大量投放貨幣,市場貨幣流動性一下子起來了,黃金和股市的價格也就跟著起來了。


喵說財商


已經回答過一個類似的問題了,但總有人問這種問題,而且腦袋感覺轉不過來彎,就再回答一次吧。

黃金能避險,黃金和美股是反向走勢,這些說法都是扯淡。沒有任何金融品是天生避險的。所謂的“避險”,就是一種東西(或人)的信用值,要遠大於它(他)可能帶來的風險。

打個比方,你特別好的朋友從你借100元,你應該會借吧。如果從你借30萬,你也有30萬,你敢借嗎?因為在你的心裡,你早就把他的信用值和他可能的風險標好價了。

再比如在饑荒時,你是囤十斤糧食還是十斤黃金,肯定是十斤糧食,因為糧食在那個時期的信用值比黃金高。

就連人人喊打的P2P,如果能夠做到放貸對象的信用值遠大於他所帶來的風險,而且信用評估和風控的成本很低,那就是非常好的商業模式。比如騰訊的微粒貸,放款金額很小,又掌握你大量的社交和消費數據,那放貸的風險就很小,利率也不高。

回到黃金,黃金現在就是和股票、比特幣本質上沒啥差別的一種資產。說黃金能避險,是因為在金本位下,黃金的信用相當於國家信用,國家的儲備都是以黃金為主,是最高級別的信用。但金本位解體後,黃金的信用除了市場上的供求關係外,沒有任何東西做支撐。它只是在大環境動盪時,資金炒作的一個工具。

在2007-08年的次貸危機時,黃金價格同樣是在2007年三季度到2008年一季度大漲。但從2008年3月初開始,由於流動性危機和經濟大衰退的擔憂,黃金價格一路下跌,持續到10月份。同期美股也暴跌。

現在的問題就是擔心流動性危機和經濟大衰退,所以資金都湧向美國國債,導致價格上漲,收益率持續下跌,不斷創歷史新低。

而黃金只不過是(機構)投資者利用大眾恐慌心理以及所謂的避險資產概念而進行炒作的工具。它就像夜壺,需要的時候用一下,賺點就跑。不需要的時候就扔一邊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