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方向、晝長、夜長、影子長度)

知識點

  • 1、日出、日落方向

季節不同、南北半球不同,日出日落的方向存在著差異,主要有如下幾種規律: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東北日出、西北日落;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東南日出、西南日落;③春分/秋分時正東日出、正西日落;④正午時,從北半球看時,太陽位於正南方;從南半球看時太陽位於正北方,從赤道看時太陽位於正上方。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日落方向、晝長、夜長、影子長度)

圖1 不同季節的日出日落方向(北半球)


  • 2、晝長、夜長

晝夜長短與太陽直射點的移動有關,太陽直射地球哪個半球,那個半球的所有地區便晝長夜短,且越往極點,晝越長夜越短。晝長夜長的主要規律如下:

①夏半年(春分-夏至-秋分)太陽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所有地區晝長夜短,且越往北晝越長夜越短,北極點附近地區出現極晝現象;

②冬半年(秋分-冬至-春分)太陽直射南半球,南半球所有地區晝長夜短,且越往南晝越長夜越短,南極點附近出現極晝現象;北半球所有地區晝短夜長,且越往北晝越短夜越長,北極點附近出現極夜現象。

③春分/秋分時太陽直射赤道,世界所有地區晝長=夜長=12小時。

已知晝長,可以計算出日出日落時間,計算公式分別為:①日出時間=12:00-晝長÷2,晝長越長,日出越早;②日落時間=12:00+晝長÷2,晝長越長,日落越晚。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日落方向、晝長、夜長、影子長度)

圖2 不同季節晝夜長短的變化


例題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日落方向、晝長、夜長、影子長度)

圖3 例題

答案:C、D

精講精析:(1)分析正午太陽的方向。①此時為北半球的冬季(12月),因此太陽東南升起、西南落下、正午在正南方;②在正午12點以前,太陽位於東南方;正午12點以後太陽位於西南方。因此太陽位於連雲港-淮安東列車的東南(行駛方向的左側)、淮安東-徐州東的東南和西南(因為跨過了12點,太陽方向發生了改變)、徐州東-淮安東的西南(行駛方向的右側)、淮安東-連雲港的西南(左側)。因此綜合來看,D5685次列車前進方向的右側,大部分時間會被太陽直射。

(2)分析影子長度和日落方向。①12月16日~12月26日,中間包含了一個冬至(12月23日),因此太陽直射點先向南移動到南迴歸線,再向北移動。徐州位於34°N左右(北迴歸線以北),因此從12月16日~冬至,太陽直射點向南移動至南迴歸線,徐州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逐漸增大,太陽高度角逐漸減小,樹影不斷變長;冬至-12月26日,太陽直射點從南迴歸線向北移動,徐州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差逐漸減小,太陽高度角逐漸增大,樹影不斷縮短。即樹影先變長後變短。②整個旅途中,徐州都是東北日出。其中在12月16日~冬至,日出越來越偏北;冬至~12月26日,日出越來越偏南。

(3)分析日出時間與晝長。①日出時間=12:00-晝長/2,從12月16日~冬至~12月26日,徐州的晝長先縮短後增長,因此日出時間先變晚後變早;②冬季北半球的所有地點晝短夜長,緯度越高,晝越短夜越長。徐州的緯度比宿遷高,因此徐州的白晝時間更短。


總結

  • 影子長度的變化

本節的例題,主要考查了日出日落方向、日出日落時間、晝夜長短和影子長短,其中影子的長短變化主要與太陽高度角α有關,影子長度=物體高度÷tanα,即太陽高度角越大,影子長度越小。假設某旗杆位於北迴歸線以北,則一年當中旗杆影子的長度變化規律為:

①冬至-春分-夏至:太陽直射點從南迴歸線逐漸向北移動,到達北迴歸線,在這個過程中,太陽直射點距離旗杆越來越近,旗竿的太陽高度角越來越大,影子長度越來越短;

②夏至-秋分-冬至:太陽直射點從北迴歸線逐漸向南移動,到達南迴歸線,在這個過程中,太陽直射點距離旗杆越來越遠,旗杆的太陽高度角越來越小,影子長度越來越長。

高中地理——每日講1題(日出/日落方向、晝長、夜長、影子長度)

圖4 旗杆影子長度示意圖

【每晚20:00,每日一題,學好地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