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一本版式活潑、顏值高,知識豐富又有趣,還能互動的地學科普作品——《神奇的礦物世界》於2019年4月13日在“中國國際珠寶首飾展覽會”上精彩亮相。這是地質出版社策劃、中國地質博物館創作的《走進地質科學》系列青少年科普叢書中的首本面市讀物。這本書在此次展覽會上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吸引了眾多與會嘉賓和觀眾的關注。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神奇的礦物世界》由中國地質博物館楊良鋒研究員及其團隊創作。本書以通俗的語言行文,用圖解寫實的手法剖析,用貼近生活的實例釋義。作者首先從人們吃住用行中的礦物入手,通過一幅幅精美圖片和簡潔的生活語言,娓娓道出礦物與人類的關係,徐徐展示了礦物婀娜多姿、色彩斑斕的奪人神韻,層層深入地闡釋礦物的六大神奇之處。每一個部分都以思維導圖的形式開篇,秉持畫面優美與傳遞科學思維與科學方法兼顧。

在介紹科學知識的同時,還穿插了動手實驗、標本背後的地質學故事等內容;別具匠心地設計了三個特色欄目:“你知道嗎?”“小知識”以及“360°看礦物”,書後還悉心安排了兩個附錄:“名詞索引”便於檢索閱讀,“專業名詞釋義”收編了本書出現的專業名詞的簡明釋義。

極富亮點的是,本書結合數字技術,通過二維碼為讀者提供數字化、立體化的閱讀平臺,將18個精美礦物標本照片鏈接了“360°看礦物”二維碼,讀者可用手機終端掃描後,縮放、旋轉觀看礦物;近30個拓展知識鏈接,可拓展閱讀更多深度知識內容,而且作者團隊仍將持續更新前沿礦物學知識,可謂內有乾坤。

這種虛實結合的知識傳播方式,打破了傳統圖書和電子圖書的界限,紙質圖書猶如變成獲取豐富專業知識的入口。讀一本書,猶如進了一個博物館,動靜結合,寓教於樂,大幅度提升了地質學的普及效率。

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李廷棟評價此書:“《神奇的礦物世界》是《走進地質科學》系列青少年科普叢書中第一本面市的讀物,也是叢書的創新試水之作,作者在編著過程中,一方面採用“抽象理論具象化、微觀現象可視化、深奧知識日常化”的方法對學科原理、專業知識進行了解剖,極大地增進了讀者對地質學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遵循“簡單化不失系統性,趣味化不失科學性,通俗化不失嚴謹性”的創作原則,向讀者奉獻了既通俗易懂、生動有趣,又科學翔實、系統全面的科普讀物。”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科學院研究員李廷棟致辭

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劉樹臣致辭:“這本書應該說是中國地質博物館與地質出版社精心合作的結晶,也是公益性科普工作和商業性科普工作深度融合的典範……精巧的構思、通俗的語言、精美的照片、活躍的繪畫,吸引了廣大公眾的眼球,使它成為青少年探索地球科學知識的首要讀本。”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中國地質博物館副館長劉樹臣致辭

大地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彭健在致辭中提到:“《走進地質科學》系列青少年科普叢書之《神奇的礦物世界》讓人耳目一新……做好地質科普,要見物見人見精神。在這本書裡我也感受到了這7個字,既有創新的故事,也有很多精美的圖片。這在以前的科普讀物中是不多見的。除了這7個字,我們還悟到:地質科普,要講美、講學、講畏、講簡、講諧,即美學畏簡諧。美,仰觀天地俯察萬物宇宙之大,自然之美,地學之美,科學之美;學,求知問道,創新超越,探究真理之大學;畏,敬畏自然,保護地球,不懼險阻,格物致知之無畏;簡,簡約的生活方式,節約資源;諧,道法自然,生態文明,天人合一的和諧美。”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大地出版傳媒集團黨委副書記彭健致辭

《神奇的礦物世界》編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礦物就在我們的身邊,吃住用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礦物的蹤影,甚至我們身體的一些器官,如牙齒、骨骼、耳石,也離不開礦物的參與。她們不光有著婀娜多姿的形態、絢麗斑斕的色彩,而且有多種神奇的特性。瞭解神奇的礦物世界,不僅拓展地球科學知識,更能激發我們對世間萬物的認知和思考。

叢書主編、本書作者代表楊良鋒,針對“什麼是礦物,礦物與人類的關係,礦物的神奇特性礦物”這三個問題,層層剖析,暢談本書的創作過程及新書內容梗概,為現場觀眾帶來一場深入淺出的礦物學知識盛宴。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叢書主編、本書作者代表楊良鋒帶來的礦物學知識盛宴

《神奇的礦物世界》將會激發讀者對地球科學的興趣,拓展大家的礦物學知識,讓讀者在瞭解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時,深刻理解礦物的珍貴,進而增強對資源環境的節約保護意識。該書非常適合地球科學礦物寶石愛好者、中小學生閱讀與收藏!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叢書主編楊良鋒為讀者簽名留念


一本書,卻從光彩奪目的寶石展品裡脫穎而出

到會嘉賓與編創人員合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