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作為步步驚心的劇迷,看過不少《步步驚心》的劇評,有人說若曦愛過八爺,跟了老十四,

但是四爺才是拿了她魂魄的人;

也有人持相反的意見,認為若曦最愛的是八爺,有奮不顧身的勇敢,也有小鹿亂串的慌張,甚至有想改變歷史的念頭,而四爺只不過是後期八爺奪嫡失敗的無奈之舉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可這兩者,我都持不同的看法,若曦既不愛八爺,你不愛四爺,她最愛的自己!

不知你看懂了沒有?若曦在皇帝多個兒子之間糾結,跟多人交好,並不是因為她生性水性楊花,也不是單純的重情重義,只是她在處處權衡利弊,為自己著想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每個人生性都是自私的,而若曦想要在這個朝代活下去

跟八爺交好,是因為那是可以在這個偌大的紫禁城中第一個護她周全的男子;跟四爺交好,是因為這是在偌大的紫禁城最後一個能夠護她周全的男子

所以說,相對於八爺和四爺,若曦更愛的是自己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放棄八爺

對於若曦放棄八爺的突然,可能就連作者桐華也說不清楚。隱忍、抉擇,愛過、傻過,卻突然的放棄了

從感性上來說,是完全說不通的;但是從理性上來說,卻是有跡可循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作為女主人公若曦的內心獨白是這樣的:如果現在跟八爺相愛,我們還有16年的時間,那我為什麼不願意和他在一起呢?是因為只有16年的時光,還是因為愛得不夠

但是這段的內心獨白,在我看來是女主若曦在為自己的權衡利弊開脫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初到清朝的若曦靈魂大概在二十四、五歲的樣子,還有這少女的純真與不管不顧

但是到了抉擇和八爺在不在一起的時候,已經在二十七八歲的樣子,這個年紀的女孩,不僅考慮到情愛,更要考慮到未來生活

就像現在的女孩結婚要房要車,若曦開始權衡八爺在歷史上的結局,最終選擇離開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接近四爺

  • 努力遷就、討好四爺的愛好

在離開八爺之後,若曦開始向一向與四爺交好的十三爺,打聽四爺的愛好,導致四爺對她更加密集的關注

後來更是在奉茶的時候,根據四爺的口味來選擇,這些小細節,無不體現若曦的良苦用心,就連八爺都注意到了

想要在這個紫禁城活下去,就要跟權利至高位的人交好,康熙、雍正都是她的第一之選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 在太子想娶若曦之時,若曦讓四爺娶自己

無疑,那時的若曦並不愛四爺,只是她深知自己在這個朝代,她的婚事由不得自己做主,便開始將希望寄託於四爺的身上

讓她嫁給一個不學無術的爛人太子,不如嫁給四爺,但若是隻是為了活著,若曦完全可以讓十三爺娶了自己,或者十四爺娶了自己,但是她都沒有這麼做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所以她只是想要自己過得好一點,更重要的是,她想要接近權利至高位的人

從多次若曦,在康熙的面前出盡風頭,就可以看出若曦骨子裡是忍受不了平凡的人生

《步步驚心》:不是八爺、不是四爺,若曦最愛的是她自己!

不過也正是因為女主不是瓊瑤電視劇中為愛不顧一切的女子,男主也不是那種愛美人不愛江山的痴情種

每個人物的設定都多了一份真實,甚至自私,才成就了步步驚心的經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