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運剛:為保衛集體利益英勇犧牲,年僅13歲


英烈事蹟|何運剛:為保衛集體利益英勇犧牲,年僅13歲

何運剛,1964年出生於重慶市梁山鎮農村。他的父親出身貧苦,對新中國懷有強烈的熱愛之情。當他剛剛背起書包上小學時,父親就不止一次地撫摸著他的頭,教育他說:“孩子,窮人在舊社會吃盡了人間苦,是共產黨領導我們翻了身,當家做了主人。你可要聽黨的話,聽老師的話,好好讀書,不能忘本呀!”何運剛每次總是默默點點頭。這在他幼小的心靈裡激起了對黨的無比熱愛和奮發向上的學習動力。


清晨,何運剛牽牛出門,忘不了在口袋裡揣著課本。他把牛拴在一邊,便和同學們一起做操、跑步;回家就騎在牛背上看書。下午放學回家,在寬敞的田野裡放牛,他用四根繩子把牛鼻繩兒接得長長的,牛在遠處悠閒地吃草,他坐在地上專心地看書、做作業。他喜歡數學,能夠獨立完成作業,從不照抄別人先他做完的作業。


進入梁平中學時,何運剛的入學測驗成績不大好,他沒有灰心,把小學數學課程全部複習了一遍,每天還堅持預習新課。當他功課沒弄懂、作業沒做好,同學們催他去玩時,他總是認真地說:“讀書莫畏難嘛,我要攻關!”成績來自勤奮,第一學期中期考試結果,除了語文進步較慢,其餘各科成績都有顯著提高。後來,他的數學成績達到89分,英語92分。


和許多小朋友一樣,何運剛最愛看描寫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電影、書籍。劉胡蘭、黃繼光、江姐、劉文學……他崇敬這一個個金光燦燦的名字,熱愛這些為人民而死、雖死猶生的英雄,更努力用實際行動學習英雄。看完電影《雷鋒》的第二天早晨,在上學的路上,何運剛看到工人叔叔拉著滿滿一車麵粉,便約了3個同學去幫忙推車子。路過學校門口,一個同學說:“走,到學校去了。”何運剛說:“上課還早,再推一段嘛。”在他的帶動下,大家幫工人叔叔一直推到糧店。


何運剛家附近,有好幾個孤寡老奶奶,78歲的劉奶奶無兒無女,軍屬郭奶奶家裡也只有她一個人。何運剛時常去幫她們擔水,劈柴,買東西。


上勞動課,何運剛自己的任務完成了,總要去幫助別人做。學軍時,他衝上了山頭,又轉回來幫後面的同學背揹包。送肥路上,若有河溝擋道,他總是把小同學一個個背過河。玩耍時,一個比他大的同學把腳劃破了,他拚盡全身力氣背其上醫院。晚上看電影回來,他知道有同學眼睛近視,便細心地招呼:這裡有水,這裡有溝。一個同學蒸飯的米灑了,他把自己的米分出來。一個同學拿到看電影的站票不高興,他把自己的坐票換給他……何運剛在同學心目中就是這樣的人。


何運剛常常對同學們講:“我要學黃繼光,敢拿胸膛去堵敵人的槍眼!”“我要學劉文學,情願死也要跟階級敵人鬥!”


1978年1月15日晚,北風呼嘯,雪花紛飛。流竄犯陳永祥從墊江縣東印勞改農場潛逃,當晚竄至群益大隊的瓦窯邊,偷生產隊的喂牛稻草,準備在窯洞裡過夜,被看守瓦窯的呂明壽、呂明喜及四娃3個小朋友發覺,便到喂牛戶何運剛家報信。何運剛立馬趕來抓流竄犯。不料陳犯已逃跑。於是,他們分頭追趕。何運剛追上陳犯,緊緊抱住他的腿,高喊:“來人啊,捉到強盜了!”陳犯用手捂何運剛的嘴說:“你再喊,我就整死你。”於是兩人開始搏鬥起來。陳犯殘忍地將何運剛活活卡死。


不久,殺害何運剛的兇手陳永祥在重慶逮捕歸案,依法判處死刑,立即執行。


1978年5月,四川省革命委員會追認何運剛為革命烈士,共青團四川省委和省教育局授予他“少年英雄”稱號。教育部、共青團十大籌委會向全國發出了學習少年英雄何運剛的通報。1983年8月4日,民政部給他家發了烈士證明書。梁平縣人民政府為他立了碑。1987年梁平中學在校園正中建造了一座名為“少年英雄何運剛”的塑像。1995年8月,中共梁平縣委、縣政府批准:梁平中學何運剛塑像和陳列室為首批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溫馨提示:更多相關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中華英烈網(ID:zhonghuayingliewang)

投稿須知:投稿請將作品以附件形式(建議將郵件主題命名為“作品形式+標題+投稿人姓名/單位/地址/聯繫方式(手機/QQ/微信)”)發送至郵箱[email protected],詳情請點擊 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