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國有企業私有化,你怎麼看?

有負年華


是指引入競爭,打破壟斷國企壟斷,給民營公司、外資公司或個人等非國家控股的企業或個人一個競爭的機會,使得市場能夠達到充分競爭。衡量國有企業私有化的一個標準,是看這家“國有企業”的產權關係,如果國有股份和其他股份比較起來,不在這家改制後的企業佔有主導地位,甚至完全沒有國有股份,這家“國有企業”就可以被稱之為國有企業私有化的一家企業。

形式

第一,國有企業上市,通過證券市場出售一部分國有資產給個人。這一做法雖然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就開始了,但到九十年代才形成高潮。儘管在上市過程中,一部分企業同時增發股票以融資,但所有的上市公司都把原有的一部分國有資產以股票形式出售給私人,實現部分的私有化。國有企業在證券市場上上市並且分階段出售國有股份,是國際上對國有企業實行私有化的通行做法。中國自然也不例外。

第二,國有股減持給個人。它和第一種形式相聯繫,是分階段私有化的通行做法。中國政府雖然在前兩年宣佈暫停國有股減持,但實際上各上市公司減持國有股的現象始終沒有停止過。

第三,mbo,管理者購買自己管理的企業。國有企業私有化的一個重要方式是直接出售給特定的購買者。中國出售的大部分國有企業,雖然沒有用mbo的名稱,但政府強調企業出售時,管理者要得大頭,尤其是原國有企業的法人代表要持大股,所以,中國出售國有企業的主要方式雖然是向企業管理者和職工出售,但由於企業管理者佔大部分股份,所以它是一種變形的管理者自購企業mbo。

第四,出售給他人。這也是中國出售企業的一個方式。但它的重要性比較小。一般情形下,政府為了宣傳,或者企業確實無人肯買,才會採用這種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