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宋華,1962年生於江蘇徐州。1988年進入南京藝術學院美術系,師承江宏偉教授。現為上海市閔行區群眾藝術館國家高級美術師 ; 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作品曾多次參加由中國美術家協會舉辦的美術大展,許多作品被中南海、美術館、博物館收藏。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秋籟無聲》

讀宋華的花鳥畫常有這樣的感受,那不是西畫花卉的強烈視覺刺激,而是素雅清淡中的一種悠閒與庸懶,那些畫面中隨時隨地都會散逸出濃濃的中國文化的氣息。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搖醉秋風》

你讀他的作品《煙花三月》、《夜夜涼風香滿家》、《雨中留得蓋鴛鴦》、《秋風掠過雨濛濛》、《秋風野水寒》、《碧水金荷》、《霜風暗引芙蓉香》、《昨夜依稀荷花夢》等等,僅畫題本身就具有唐詩的凝重和宋詞的婉約。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密處也尋香》

他畫面最多的是碧荷、牡丹、葦葉、野雁、水鳥,這些騷人墨客筆下難以離開的寄託之物,它們自然也成為宋華營造畫面意境的“言情物”。宋華不是用詩詞的語句而是用詩詞的形象表達並提升了他那詩人一樣敏於世事的心靈與情感。從這一點說,他的作品具有濃郁的東方文化的氣質和格調。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一任東風催花開》

當然,這樣去描述宋華的工筆花鳥畫未免失之籠統,尚缺少繪畫語言的分析,還不能更加清楚地看到他的藝術探索在當代中國畫發展中所處的位置。而當代中國工筆畫正在從對傳統逸品文人畫的疏離中,建立新的審美規範和視覺體驗,這也是中國工筆畫大變革、大發展的時代。這種演進無一例外地將強化和純化視覺語言放在首位,在審美品格上,不約而同地用深沉雄健替代纖柔婉約,用謹嚴縝密反叛空疏蕭散,用斑斕絢麗遠離清逸淡雅。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新夷花開亂芙蓉》

在這種對工筆畫現代意識的解讀中,宋華始終把自己設置在傳統與現代的連結點上。一方面,他的作品有限度地變散點透視為焦點透視,把傳統花鳥畫那種讓禽鳥、花卉、枝葉和背景描繪相互拆散隔斷的觀察方法,回覆到一種幻覺真實的介面,再現了種種特定視角下的自然生態環境。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小滿時節》

因此,它在構圖上具有特寫鏡頭那種切割畫面的形式結構,在再現的意義上具有環境渲染和環境描寫的寫實特徵。另一方面,他又沒有完全消解勾勒線條的作用。雖然這些勾勒有時完全遁隱在體面造型的表達裡,抑或淡逸在似有若無的渲染中,但這些細均有力的線,無疑是他與傳統保持血脈相通的筋脈。宋華的作品與那些徹底變革者之間所保留和呈現的古典精神,除了高古、尊貴、典雅的氛圍把握之外,就是他將這種傳統的線條有限度地自然糅入那些現代語言中。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多少春風》

他對於水彩、油畫和版畫等不同平面藝術審美趣味的借鑑,大大豐富了畫面的色彩感,畫面節奏也從自然的和聲中分離出來,顯得簡潔、明快、對比與和諧,大面積的渲染替代了古典留白,體面感的造型替代了雙勾填彩,嵌入具象之內的平面構成替代了自然形態的折枝程式。顯然,一切傳統工筆畫的圖式都在解構和重整。具體地看,他的中國畫分成了三種類型:一是新工筆體,二是兼工帶寫,三是亞麻布底的重彩。而這三種類型幾乎含概了當代工筆畫的三種發展趨勢。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野荷白羽》

所謂“新工筆體”,則側重於吸納寫實的造型語言和現代營造意境的方式,傳統雙勾線條退居次要地位,突現了色彩造型的表現力。譬如宋華的《雨》,其意境的營造在於底面的反覆渲染和反覆沖洗,“雨”感是通過雨色、水霧等環境的狀寫呈現出來的,而不是傳統的留白意會或假定。在同樣注重環境描寫的《秋聲》、《雨後》、《秋風野水寒》和《昨夜一場霜》裡,“秋色”的秋野不只是近景工筆描寫的殘荷秋草,還有中景勾寫出的蜻蜓野草及遠景秋色蔓延的池塘山野。而《濃春醉牡丹》置牡丹於夜深月色中,水露輕盈,花苞待放,欲綻還閉,晶瑩剔透,既有狀物寫實的技巧高度,又有擬境抒情的浪漫情懷。《風雨欲來》則將白雀棲息在飄搖的葦葉叢中,白雀剛剛棲枝收翼的神情和葦葉、葦枝在風雨欲來前夕的蒼茫與亂舞,都表現出“新工筆體”在環境渲染上凸顯出的獨特魅力。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春曉》

“兼工帶寫”雖是傳統的樣式,但在宋華的作品中也被賦予了現代的形式意味,這主要指水色的運用和簡潔的畫面處理。譬如《葦邊閒情》的近景處理,純以水墨寫出,具有水彩畫水色的透明感和筆觸的爽利感,與此構成反差的則是水鳥的毛片被畫得絲絲入扣,其尋食的專注、警覺都刻畫得細微深入。《風雨欲來》也是這樣。不僅白雀毛片的絲絲入扣和水意筆韻的輕鬆隨意構成了對比,而且白雀神情的悠閒凝眸也和葦葉在風中的舞動形成反差,從而將“兼工帶寫”的藝術語言自然地轉換成美學意境。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素影》

所謂“亞麻布底的重彩”,應是宋華在工筆畫領域多年的藝術探索和獨創。多年來,宋華一直在工筆繪畫中尋求渾厚沉著的美學境界,以此來反撥輕飄柔媚、奢侈華麗的單薄感和富貴氣。用亞麻布替代宣紙,是他試圖用材料的改變轉換美學意蘊的一種探索。亞麻布色調厚重而豐富,水色在亞麻布上渲染同樣能夠產生水墨的韻味,而其其質地的厚重與用筆勾勒的凝澀則是宣紙難以達到的。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藕花秋雨香》

在宋華的作品中,用亞麻布形成色彩的沉著厚重,是他的一大藝術特徵。比如《小憩》,先用油畫棒勾枝,再以淡墨、淡彩渲染,唯有水鳥工筆重彩——這裡產生豐厚的色層,實是借用油畫語言豐富了工筆花鳥的表現力,它們對於意境的烘托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草薰風正香》

用灰藍的水色在亞麻布上輕輕刷過的《懷春》,巧妙的氣孔留底構成朦朧的水氣,它與近景的土紅色不僅形成冷暖色調的對比,而且增強了景深感,此是筆寫意工;而恣肆蕭散的葦葉和水鳥則是慢工細刻,雖工猶寫,畫面清淡、飄逸,一股春晨料峭的寒風從畫面奪路而出。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繡球花開蝶尋春》

再如他的《爽秋》,因為亞麻布的使用和水色在亞麻布上形成斑駁漫漶的質地,而為他的畫面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感,不論翠鳥的藍色還是石榴的紅色,都因這種滄桑感而顯得古雅與古拙。再加之畫面具有構成性的飽滿構圖,使作品在古意之中透露出現代的氣息。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醉臥秋江》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紛紛紅枝初夏來》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婷婷風韻勝春華》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蘆花淺水邊》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古樸雅麗|宋華的工筆花鳥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