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昨天,大眾終於正式發佈了ID系列電動車型的第二款量產車型——ID.4。在平平外表的外表下,ID.4具備為大眾鋪平電動化之路的能量嗎?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單看名字,“ID”就已經以西式語境的口吻發散地隱喻了這個系列量產車的設計思路:在歐美消費者眼中,智能設計(intelligent design)、個性化(Identity)這些詞彙都很容易與它產生強聯繫,而後綴一個數字的做法又與大眾在戰後一段時間起家時的命名規則類似,很容易讓人聯想到新生。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和名字中帶有“ID”二字的其他大眾電動車型一樣,ID.4同樣基於大眾MEB平臺打造,結構上的靈活性為它帶來流暢簡潔的側面,長軸距則保障了足夠的車內空間。從某種意義上說,隔壁本田的“MM”理念似乎被它歪打正著地來了出廣告,只是主角變了而已。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與去年11月大眾在國內放出的預告版車型——ID.初見(上圖)相比,ID.4的外觀設計幾乎沒有什麼變化,或者說這次發佈乾脆就是I.D.初見換個塗裝而已。大眾表示,ID.4將有常規和Coupe兩種車身造型風格,這倒是很符合前面提到的個性化一詞。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單看大眾暫時放出的規格配置,ID.4在三大主要市場的地位可能會稍有不同。視版本不同,ID.4在WLTP規程下最大500km的續航對於歐洲市場絕對綽綽有餘,但在面積大、通勤距離長的中國和北美,這一點並沒有太多優勢,兩個市場如今也有不少具備這個技術能力的新勢力。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或許是出於能量效率方面的考慮,ID.4的早期量產版本將只提供後驅版本,這和剛剛發佈不久的奧迪e-tron S“大部分情況不動用前電機”的做法有異曲同工之妙。當然,隨著時間推移,“更強大的四驅版本”也將問世,不喜歡後驅SUV的買家可以等到那時再做定奪。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另外,和奧迪e-tron一樣,ID.4也在強調整車壽命的“碳中立”,即終它從生產到報廢的一生,其碳排放都能被生產自己的茨維考工廠的各種措施,以及大眾為其提供的可再生能源充電抵消。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聽起來只是在走被驗證過的舊路?理性來想,這可能正是ID.4為鋪平大眾電動化道路所做的最大貢獻:考慮到價格問題,ID.4想走量自然要比定位即旗艦的奧迪e-tron容易得多。因而,在力推電動化的歐洲和國內汽車市場大環境下,彰顯環境保護的做法自然會引來更多政策上的青睞和優待

ID.4真的來了,它能成為大眾新體系的又一塊基石嗎?

一旦有市場政策保駕護航,大眾自然可以放開手腳盡情研發自己想做的電動化車型,

這對於目標市場,以及大眾本身,無疑是一次雙贏。換句話說,如果ID.3是為大眾開闢了一條新路,那ID.4就是加大大眾押寶勝算最有力的籌碼。最後多提一句,ID.3和ID.4已經確認會分別被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國產化,ID.4預計年內就能引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