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劍客”給A股騰飛保駕護航

“三劍客”

A股騰飛保駕護航

——A股有望大開大合、大浪淘沙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 董登新教授

近日,新三板動靜不小。3月6日,新三板再發布實施兩項業務指南文件,一是“新三板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業務指南1號-申報與審查”;二是“新三板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資者公開發行並在精選層掛牌業務指南2號-發行與掛牌”。至此,新三板公開發行的業務規則已全部發布實施,這將為下一步新三板轉板機制的落地實施提供重要的制度準備。

與此同時,3月6日,證監會就“關於新三板掛牌公司轉板上市的指導意見”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0年4月5日。新三板轉板機制是指新三板掛牌企業可以不經過IPO通道、直接轉板至滬深交易所掛牌。可以預料,一旦新三板轉板機製得以實施,則意味著A股市場的包容性及市場化改革將再上新臺階。

眾所周知,2019年,IPO註冊制率先在上交所科創板試點,運行平穩有序,成效顯著,並贏得了市場的普遍認可與歡迎。2020年3月1日生效實施的新證券法,正式賦予註冊制合法地位,並全面取代核准制。今年註冊制將優先在創業板推行實施,下一步在中小板和主板全面推行註冊制。

註冊制是中國資本市場發行制度的一次革命。註冊制以信息披露為核心,它是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改革的綜合結晶。它首次創設了包容的、多通道的IPO標準;它首次將IPO審核權下放給證交所;它首次允許輕資產、未盈利、特型股權結構的企業IPO;它不僅真正實行了IPO定價市場化,而且也真正實行了IPO節奏市場化這是A股市場成立30年來最重大的一次改革。

在“科創板+註冊制”的全新市場環境下,

退市制度也進行了大刀闊斧地改革:它首次取消了“暫停上市”;它首次取消了“恢復上市”;它首次取消了“重新上市”;它首次讓“一元退市標準”走上歷史舞臺、大顯神威!這一全新的退市制度的威懾性,已超前發揮了明顯的市場預期效應,超級垃圾股紛紛走下“神壇”,乖乖地列隊進入“一元股”行列,等待著投資者“用腳投票”,將它們無條件地趕出市場。這是多麼令人激動的神奇場景!從此,再也沒有“皮包公司”買殼、借殼,再也沒有牛散、賭徒參與炒殼、賭殼,這是市場化改革的力量,也是註冊制帶來的市場預期。

近一年來,已有8家超級垃圾股悄無聲息地通過“一元退市標準”被股民趕出股市!這是股民的覺醒,也是制度的完善,更是市場的進步。

剛剛生效的新證券法,也廢除了“暫停上市”,這意味著也廢除了“恢復上市”,因為既然沒有了“暫停上市”,當然,也就不存在“恢復上市”了。如此一來,退市週期大幅縮短,退市效率直線上升,超級垃圾股及殭屍企業將無處藏身,財務造假犯罪成本巨大,保殼、炒殼、賭殼遊戲將成為歷史笑話!一元退市標準將大放光彩,投資者對垃圾股“用腳投票”將是一種“跑得快”的愉快遊戲。

過去,只有垃圾股退市後,單向轉板至新三板掛牌,但沒有新三板的優秀企業直接轉板至滬深交易所掛牌,這是不對等的,也是不符合國際慣例的。

今天,新三板分層為基礎層、創新層、精選層,形成了掛牌優秀企業有序的晉級機制,並允許精選層掛牌企業公開發行(非定向)股票,同時,允許精選層掛牌企業不通過IPO通道、直接轉板至滬深交易所掛牌,這是新三板市場的一次質的飛躍,它不僅會極大地提高新三板的市場地位和投資人氣,而且再次極大地拓寬了A股在IPO通道以外進入滬深交易所掛牌的新渠道。這一非IPO掛牌的模式成本更低廉,效率更高,更有利於科創板和創業板便捷、快速擴容,充分滿足實體經濟和投資者的客觀需求。

一旦新三板轉板機制落地實施,那麼,中國多層次股權市場互聯互通的“閉合”機制就大功告成。全國各地的四板市場直接給新三板源源不斷地輸送新鮮血液,經過新三板的進一步孵化,再轉板或IPO至滬深交易所;反之,滬深交易所的超級垃圾股退市後,直接轉板至新三板,新三板摘牌企業也可以轉板至地方四板市場。如此循環往復,上通下達,互聯互通,形成一個有機統一的多層次股權市場。

如此一來,“IPO註冊制 + 轉板機制 + 一元退市法則”,三個制度完美地組合在一起,它們所產生的化合作用將會是威力無窮的質變:A股市場從此不再是小家子氣的“脆弱”,它會變得更包容、更開放、更有韌性和活力A股市場的大進大出、大開大合、大浪淘沙,指日可待,市場優勝劣汰及資源配置功能再會充分發揮作用。這是一個成熟市場應有之義。

落後的印度股市,其掛牌公司數量是中國A股上市公司數量的兩倍,它的大進大出令A股市場望塵莫及。1992年印度股市廢除核准制,全面推行註冊制,取消行政定價,大幅提升了市場的包容性,市場化程度也大幅提高。比方,1993年至1996年四年間印度兩大股市總共有3552家上市公司新增掛牌,平均每年新增上市公司近900家。

例如,2017年底,孟買證交所上市公司數為5616家,而2018年底其上市公司減少至5066家,當年退市公司數與IPO數相抵後,

上市公司數一年淨減少550家!這就是印度股市的“大進大出”、吞吐自如,氣勢磅礴!無人鬧事、無人遊行示威!這就是印度股市的博大胸懷及巨大的包容性!這是A股市場自愧不如的地方!

發達的美國股市,曾經歷了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快速擴容和大進大出。1999年至2000年期間共有803家公司完成IPO。在IPO擴容最快的1992年至1999年期間,美國股市年均IPO家數超過500家,其中,1996年IPO家數為845家。

1990年代後期開始,首現每年退市家數大於IPO家數,美股步入批量退市期,為此,美國三大股市上市公司總數開始出現持續淨減少。1995年至2005年期間,美國股市年均退市家數超過了500家,其中,1998年和1999年是退市的高峰期,這兩年的退市公司均超過了1000家,其中,私有化退市約佔一半,另一半則為強制退市。這就是美國股市的“大進大出”、大浪淘沙、優勝劣汰的市場機制。

相比之下,目前我國A股市場的退市效率仍很低下,30年來A股上市公司已達3800家,但強制退市公司總共只有50多家。A股退市制度形同虛設,其根本原因很直白:“因為上市難,所以退市更難”。

然而,今天的A股市場,包容開放的IPO註冊制將全面取代核准制,再加上新三板轉板機制即將開通,A股“上市難”將成為歷史、成為過去,上市將變得更加便利、高效;與此同時,“退市難”也將成為笑話,退市將變得更高效、更簡捷,更具威懾性。垃圾股的殼資源將成為“時代棄兒”,分文不值,這為投資者“用腳投票”的“一元退市標準”大顯神威提供了市場環境和群眾基礎。這是投資者的勝利,也是市場的巨大進步與成熟!

“有出有進”才叫優勝劣汰,只有這樣的市場,才是健康的。可以預料,A股退市公司家數將會呈現逐年快速增加的趨勢。目前,A股市場ST股票多達140多隻,其中,有40只ST股是一元股,這40只ST股基本上都是超級垃圾股,也是典型的殭屍企業,2020年至少有20只ST股有望被投資者“用腳投票”(一元退市標準)趕出A股市場。如果以後每年IPO家數達到兩、三百家以上,那麼,每年至少應該有二、三十隻垃圾股退市。只有這樣的市場,才會有大開大合、大浪淘沙的從容和胸懷。

我們堅信,A股“三劍客”(或稱三駕馬車):註冊制 + 轉板機制 + 一元退市標準,將給中國股市包容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程度的提升注入新動力並保駕護航!

不過,下一步,A股“去散戶化”仍是一個艱鉅任務,也是一個未知的過程,但卻是未來的大方向、大趨勢。可以預料,到那時,A股市場將是真正的既大又強,國際範十足,魅力四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