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地下二層,推窗見景"的“房子”,堪稱世界建築奇蹟


《安家》:


電視劇《安家》中的房店長給韓大哥找到的"地下二層,光線通透,陽光明媚,推窗見景。"的房子-----深坑國際公寓,在現實生活中是有原型的,它是位於上海佘山世茂的深坑酒店,這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人工海拔最低的五星級酒店,被美國國家地理頻道稱為"世界建築奇蹟"。

《安家》:

青山綠水間掩映著一座"高樓"矗立於深坑之中,飛流而下的瀑布與深坑巖壁相融合,形成懸崖峭壁的自然景觀,陽光照射下,優美的環境,大自然的寧靜清透,空中花園、奇幻美景,讓人歎為觀止。


然而要建造這樣一座豪華酒店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十幾年前的原址只是一處深達88米、直徑280米,約五個足球場大小的巨型的採石坑,這曾是一個歷史難題,多少年來人們一直探尋著,讓深坑融入綠水青山的方法,現在環境優美、設計經典、綠色環保的五星級豪華酒店在這裡橫空出世,將地球的一道"疤痕"變成了人類建築史上的瑰寶。

《安家》:


《安家》:


深坑酒店項目在建築學上被稱為"反向施工",整個工程面臨的難題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可謂"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項目總指揮沈建,初到採石坑時,見到坑底一潭清水,水面上漂著一個破舊的竹筏,荒涼之感油然而生,他甚至懷疑,在這樣一個地形複雜、怪石嶙峋的深坑中,真的能將設計師的幻想變成現實嗎?

《安家》:

負向施工的經驗幾乎為零,如何將人員和幾萬噸的混凝土送達坑底?怎樣防止氾濫的河水倒灌進坑?坑內建築的消防、防水、抗震等等一系列問題,都是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挑戰。


這個挑戰光建造方案論證就長達7年之久,實際建造更是難於登天。


《安家》:


開工之初的垂直運輸問題,就讓工程師們傷透了腦筋,由於是坑內施工,項目所需建築材料必須由坑外運送至坑內,然而深達百米,坑內四壁都是懸崖峭壁,如何搭設塔吊和電梯就是一大難題。


《安家》:

面對這個無可借鑑的難題,工程師們經過冥思苦想,決定大膽嘗試在崖壁上尋找著力點,利用塔吊高聳的塔身作為垂直電梯的立柱,為了確保安全,工程師們光就電梯轎廂在上下移動時對塔身造成的拉力計算,就算了兩個多星期。


有了精確的數據,80多米高的塔身終於被牢固的安放在基座上,兩道15米長的拉桿,與巖壁緊緊相連,四座轎廂一次可搭乘32人上下往返的垂直電梯,建造完成,這為整個創造歷史的工程開了一個好頭。


《安家》:


原本"S"型傾斜彎曲的建築設計,對具體施工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而凹凸不平的坑底,怪石嶙峋的崖壁間,實現設計師描繪的構想,絕非易事。


主體建築要求必須完全貼合在彎曲的崖壁上,工程師們根據巖壁的走勢和坑底的高低起伏,繪製絲毫不差的施工圖,量體裁衣對最初的設計做收放調整,數據必須精準無誤。

《安家》:

但想要在空間狹小,地形複雜的深坑裡做建築,閃轉騰挪於方寸之間,好比在螺螄殼裡做道場,難度可想而知。


經過數月的勘測計算,現場實地考察,測量,最終一個三維立體工程設計模型圖得以完成,足以讓主體結構和不規則巖壁天衣無縫的融合在一起。


《安家》:


如何將建造深坑酒店的七萬立方混凝土,快速高效的運抵坑底用於澆築,這看似簡單的輸送卻讓項目負責人感到無比頭疼,雖然年青的工程師們想到了一溜到底的解決方案,但由於高度落差實在太大,瞬間落下的混凝土會分崩離析,失去本身性能,無法澆築。


經過不斷的實踐改進最終確定用了"之"字形管道輸送混凝土。


但好景不長,剛剛看到的一絲希望,又被新的問題澆滅-----混凝土堵管嚴重,極不好清理,大家像被潑了一盆冷水,一籌莫展。


一次次的實驗失敗,使工程陷入了困境。


《安家》:

混凝土專家經過無數次調整的是砂石、水泥、以及添加物的配比實驗,終於得出了適合一溜到底的完美配比。


重新配比的混凝土通過八十多米高的坑頂沿"之"字型的管道,勻速滑落,其強度、硬度,完全符合最初的設計要求,而輸送量也足以應付澆築高峰期的使用量。成功的攻克了混凝土易離析、高落度損失大、易堵管的技術難題。


《安家》:

本就傾斜的鋼管,如果混凝土澆築不均勻嚴密,造成的安全隱患,很有可能使整個建築變成一個豆腐渣工程,前期所有努力將付諸東流。


然而要檢測230根巨型鋼柱,如果依靠老工人敲擊鋼柱聽聲音的虛實,來辨別鋼柱內混凝土的密實度,時間長、質量難以保證,顯然用這樣傳統低效的方式來排除風險是不規範的,又一個新的難題考驗著工程師的智慧。


將紅外探測技術引進工程建設,是一項創新之舉,但問題在於受外部氣溫的影響,不同時間,不同季節,測試出的熱成像數據都不一樣,這使工程師們非常沮喪,但又必須找到一個合理的中間值。

《安家》:

經過一年時間上百次數據測算,工程師們終於得到理想的紅外線測試參數,與密實度完全吻合。骨架合格,意味著主體建築能安全的矗立在巨坑中,風雨不倒。


《安家》:

但挑戰還遠遠沒有結束。


設計師要在酒店頂部建造一個八千多平方米,比足球場還要大的屋頂花園,這個形似翅膀一樣的奇特結構,只有一個鋼架支撐點,如何能保證地基在受力後不會位移坍塌?


酒店的頂部的重心幾乎落在了垂直巖壁上,給下面破碎的火山岩,造成了巨大的壓力。然而四分五裂的碎石帶還不是最遭的,岩石的內部風化才是安全最大的隱患。

《安家》:

為了應對預期未來可能會發生的地震等自然災害,工程師通過壓力測試複製百年內可能出現地震的擠壓力,一系列測試證明一種叫安山岩的岩石硬度極強可以做基石。


於是建設者們決定將六千多根錨索和錨杆,埋入巖體內部,曲張力很強的鋼筋錨索,把破碎的岩石錨固起來,從而將風化的岩石緊緊包裹起來,形成整體合力的岩石基座,能抵禦五十年一遇的地質災害。


《安家》:

整個建造過程,如同取經般歷盡了九九八十一難,中八建局的工程師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攻克了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關,

從來沒有人在負八十米的地下完成過這種建築物,這裡幾乎每一個施工項目,都申請的了專利,其中超過一半是新發明,建設者們不斷挑戰自我,優化施工方案、縮短工期、節約成本等等偉大的舉措。深坑酒店項目取得了5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

《安家》:


十二年磨一劍,這對於每一位建設者而言都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歷程,他們遊走在艱苦的環境中,默默堅守,孜孜以求;他們用不服輸的韌勁創造鬼斧神工的神奇建築;他們精雕細琢,如同打造藝術品一般,最終完美呈現了這座堪稱世界奇蹟的偉大建築。


什麼是大國工匠。就是"大勇不懼、大術無極、大巧破難、大藝法古、大工傳世、大技貴精、大道無疆、大任擔當",他們用勤勞的汗水、精湛的技能、創新的智慧,注重細節追求完美,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推動人類歷史不斷向前!


致敬中國建設者!


《安家》:

本文資料參考紀錄片《中國建設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